摘要:话说大明成化十三年的黄山脚,汤口镇樵夫程大山背着柴刀往鲫鱼背上爬。
哑嗓汉得焦尾琴
话说大明成化十三年的黄山脚,汤口镇樵夫程大山背着柴刀往鲫鱼背上爬。
这汉子虎背熊腰,偏生喉咙像塞了团破棉絮,说句话能惊飞三山五岭的雀儿。
镇上娃娃编了童谣笑他:"程哑嗓,砍柴郎,开口吓跑老山魈。"
这日梅雨下得蹊跷,程大山在始信峰半腰砍枯松,
忽听得云海里传来七声"铮铮"响,脆得像玉珠滚银盘。
他循着声儿往石缝里扒拉,竟拽出半张焦尾琴。
琴尾火烧纹里嵌满青苔,十三徽位俱全,偏生半根弦也不见。
更奇的是,琴腹刻着行蝌蚪文,倒像他爹临终前攥着的竹哨花纹。
当夜宿在山神庙,程大山梦见炼丹峰顶坐着个白须老翁,面前摆着面夔皮大鼓。
鼓槌落下时,莲花峰的云雾就跟着抖三抖。
惊醒时怀里的竹哨竟结了层霜,寒气顺着指头往心窝里钻。
他鬼使神差把冰弦往琴上一搭,那焦尾琴竟发出声龙吟似的长鸣。
石猴跪献千年果
自那日起,程大山夜夜蹲在迎客松下摆弄焦尾琴。
说也邪门,这无弦琴经他树皮似的手掌一抚,竟真淌出潺潺流水声。
第一夜琴响三更天,有头山鹿衔着灵芝跪在青石板上;
第二夜琴过五更梆,三只石猴捧着蟠桃作揖献果。
"程哥这是通了仙窍咧!"货郎张二揣着山果嘀咕。
他半月前淋雨害了痨病,全仗程大山送的灵芝吊着命。
这日他盯着程大山喉结突然怪叫:"你脖子上怎生黑线!"
话音未落炼丹峰传来闷雷响,震得药罐子"咣当"摔个稀碎。
程大山摸向喉间,果然触到条蜈蚣似的凸起。
他想起昨夜抚琴时,冰弦突然烫得像烙铁,琴尾火烧纹里渗出丝黑血。
赤脚道跺破天机
镇上来了个赤脚道士,破袍子补丁摞补丁,偏生脚底板白得像玉。
这人在程家柴房前连跺三日脚,第四日扯住程大山衣襟:
"好汉可知轩辕黄帝在此炼丹?那焦尾琴是镇山的法器!每弹一曲,黄山龙脉就短寿百年!"
程大山刚要分辩,忽见琴身浮出人影。
三十年前山洪夜,他娘为救货郎家的崽子,
被张二爷爷失手推落的焦尾琴砸中天灵盖。
血溅琴尾时,火烧纹里闪过同样的蝌蚪文。
道士指着琴腹厉喝:
"此乃黄帝亲刻的《镇岳咒》!你每借一分灵气,喉间便多道锁魂纹!"
恰在此时,炼丹峰传来地裂声,惊飞满山的短尾猴。
七月半弦断人危
七月十五子时,程大山正在鳌鱼峰下烧纸钱,忽听得"嘣嘣嘣"三声裂帛响。
低头见琴弦断处渗着黑血,喉间黑线已爬到下巴。
他咳出半口血痰,抄起焦尾琴就往莲花峰顶冲。
赤脚道士举着桃木剑追来:"快用你那竹哨补弦!"
话音未落,桃花溪底传来百鬼哭嚎。
嘉靖年间抗倭的七十二义士,尸骨竟在黑水里翻着白骨手掌。
原是他们怨气化形,要掀了黄山龙脉泄愤。
程大山这才明白,那夜梦中擂鼓的白须老翁,正是耗尽灵力镇压怨灵的山神。
如今自己借走灵气,恰似抽了镇妖塔的顶梁柱。
焚骨血续千秋音
程大山咬碎祖传竹哨,七截青茬生生扎进指缝。
血珠子顺着冰弦滚到琴尾,漫过当年他娘溅血的位置。
霎时间鳌鱼峰顶雷云翻涌,琴声裹着霹雳在云海里炸开。
赤脚道士眼见倭寇骷髅化作飞灰,跺脚唱道:
"痴汉子哎!舍命换的《凤求凰》,够黄山再稳千年岗!"
晨光破晓时,程大山已化作石人立在鳌鱼背上,
焦尾琴长出七十二根松针弦,每根针尖都凝着露水。
如今游人过"琴仙石",总说能听见云中传来清越弦音。
采药的老汉赌咒,说每当天狗食月,石人指缝就会渗出血珠,
那松针弦便自弹自唱:"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来源:崆峒书生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