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哮喘日特别关注:吸入治疗,真能改变哮喘患者命运?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6 18:57 2

摘要:哮喘,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如同隐匿在暗处的健康杀手,时刻威胁着全球数亿人的生活。据统计,全球约有3.58亿哮喘患者,中国患者数量也超过了4500万 ,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漫长的哮喘治疗历程中,吸入治疗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控

哮喘,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如同隐匿在暗处的健康杀手,时刻威胁着全球数亿人的生活。据统计,全球约有3.58亿哮喘患者,中国患者数量也超过了4500万 ,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漫长的哮喘治疗历程中,吸入治疗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控制哮喘的重要手段。而在第27个世界哮喘日,主题聚焦“让吸入治疗惠及所有哮喘患者”,这不禁让我们深入思考:吸入治疗,究竟能否成为改变哮喘患者命运的关键?

哮喘的症状表现多样,常见的有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这些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对于儿童患者而言,哮喘反复发作不仅带来身体上的病痛,还可能干扰学习、运动和睡眠,严重时甚至影响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 。

若哮喘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还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轻中度哮喘可能演变为重度哮喘,增加致残和死亡的风险,进而导致气道重塑,产生长期的气流受限,甚至发展为肺功能不可逆的损害,最终演变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许多慢阻肺患者追溯病史时,往往发现早年有未被诊断的哮喘症状,哮喘的慢性炎症若未及时干预,会逐渐导致气道结构改变,最终发展为不可逆的气流受限 。

在吸入治疗普及之前,哮喘患者的治疗选择相对有限,且存在诸多弊端。口服药物是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但药物需要经过胃肠道吸收,再进入血液循环,最后才能作用于肺部。这一过程不仅起效缓慢,而且药物在全身分布,容易产生较多的副作用 。例如,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满月脸、水牛背、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

静脉注射药物虽然能够更快地将药物输送到全身,但同样存在全身副作用大的问题,而且需要患者前往医院进行注射,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 。此外,传统的治疗方式对于哮喘的长期控制效果并不理想,患者的哮喘症状容易反复发作,生活始终笼罩在哮喘的阴影之下 。

吸入治疗的出现,为哮喘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吸入治疗是一种通过吸入药物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药物通过吸入器或喷雾器等装置进入呼吸道,直接到达肺部,以达到治疗效果 。这种治疗方式具有诸多显著的优势。

吸入治疗的药物能够直接作用于气道,迅速缓解哮喘症状。与口服药物相比,吸入治疗避免了药物在胃肠道的代谢和肝脏的首过效应,药物能够更快地到达病变部位,起效时间大大缩短 。例如,在哮喘急性发作时,患者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进行吸入治疗,通常在数分钟内即可缓解喘息、气急等症状,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

吸入治疗的药物剂量通常比口服或静脉用药小,药物直接作用于肺部,局部药物浓度高,而全身副作用少 。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为例,其通过局部给药,药物剂量仅为口服制剂的1/10至1/20,可显著降低全身副作用风险 。长期规范使用低剂量ICS不仅不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还能减少急性发作时全身激素的使用 。

哮喘本质上是慢性气道炎症,吸入治疗能够持续抑制气道炎症,预防哮喘发作。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与长效β₂受体激动剂(LABA)的联合应用,能有效抑制嗜酸性粒细胞(EOS)介导的炎症反应,并缓解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抗炎治疗中的黄金组合 。即使在哮喘无症状时期,坚持吸入治疗也能持续控制气道炎症,防止哮喘反复发作 。

尽管吸入治疗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全球范围内,有相当比例的哮喘患者对吸入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吸入装置操作错误的情况。在中国,70%-80%患者存在吸入装置操作错误,甚至39%的医务人员也无法正确演示吸入器使用 。错误使用吸入装置会使药物肺沉积率暴跌70%,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例如,一些患者在使用干粉吸入器时,没有掌握正确的吸气方法,导致药粉无法有效进入肺部,白白浪费了药物 。

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来说,吸入治疗的费用可能成为他们接受规范治疗的障碍。此外,在一些偏远地区或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吸入治疗药物和装置的可及性也有待提高 。部分患者可能无法及时购买到所需的吸入药物,或者无法获得专业的吸入装置使用指导 。

对于重度哮喘患者而言,常规的吸入治疗可能无法满足他们的治疗需求。这类患者的哮喘症状更为严重,发作更为频繁,且对药物的反应性可能较差 。目前,虽然创新生物制剂的出现为重度哮喘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但这些药物价格昂贵,且尚未广泛普及,许多患者无法从中受益 。

为了让吸入治疗真正改变哮喘患者的命运,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突破当前面临的困境 。

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哮喘患者的教育,提高患者对吸入治疗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发放宣传资料、一对一指导等方式,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吸入装置,提高治疗依从性 。同时,鼓励患者记录哮喘日记,定期监测肺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优化医保政策,将更多的吸入治疗药物和创新生物制剂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负担。此外,加强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吸入治疗药物和装置在偏远地区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可及性,确保每一位哮喘患者都能方便地获得规范的治疗 。

科研人员应加大对哮喘治疗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吸入治疗装置的创新和改进。研发更加便捷、高效、易于操作的吸入装置,提高药物的肺沉积率和治疗效果 。同时,加强对创新生物制剂的研究和开发,为重度哮喘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 。

吸入治疗作为哮喘管理的基石,无疑为哮喘患者带来了改变命运的希望。然而,要让这一希望成为现实,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患者教育、优化医保政策、推动技术创新等措施,我们有信心让吸入治疗惠及所有哮喘患者,让他们摆脱哮喘的困扰,重获自由呼吸的生活 。在这个世界哮喘日,让我们共同关注哮喘患者,为他们的健康加油助力 。

来源:药葫芦娃医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