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中国设计中心“MUSTANG | 驭梦新生”校企合作作品亮相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7 00:40 2

摘要:福特中国设计中心与CDS交通工具设计学院携手发起的MUSTANG | A GRAND TOUR OF RE-IMAGINATION(MUSTANG | 驭梦新生)校企合作课程三强作品实物模型亮相上海车展福特展台。来自全球各地院校的汽车专业学员们所展现出的无尽想

福特中国设计中心与CDS交通工具设计学院携手发起的MUSTANG | A GRAND TOUR OF RE-IMAGINATION(MUSTANG | 驭梦新生)校企合作课程三强作品实物模型亮相上海车展福特展台。来自全球各地院校的汽车专业学员们所展现出的无尽想象力,既是对美式传奇跑车Mustang经典传承的致敬,更是对这一传奇跑车IP固有界限的大胆突破。

“MUSTANG | 驭梦新生”校企合作课程

“MUSTANG | 驭梦新生” 校企合作课程以福特Mustang为创作灵感,鼓励优秀年轻设计人才发挥个人想象力,勾勒出心中独一无二的Mustang跑车。课程自去年12月启动以来,共吸引来自海内外22所院校、25名年轻设计专业同学参与其中。在2月项目中期评审中,8名优胜者诞生并获得前往上海福特中国设计中心实地研学的机会。

学员在福特中国设计中心实地研学

学员在福特中国设计中心实地研学

3月中旬,同学们正式走进福特中国设计中心开启为期一周的沉浸式全流程设计研学。在福特中国设计师们每日一对一的指导下,同学们逐步将创意草图转化为三维数字模型,并在项目后期评审阶段借助VR虚拟现实设备上完成三维交互体验,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的方方面面,为更深度的作品优化打开思路。

VR虚拟现实技术完成三维交互体验

学员在福特中国设计中心参与最终评审

在最终评审中,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刘思卓、德国普福尔茨海姆大学谢亦安以及天津美术学院赖裕顺三名同学的作品脱颖而出,正式进入实体模型制作阶段。

刘思卓作品Mustang Mach-S Concept

刘思卓作品Mustang Mach-S Concept实物模型

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刘思卓看来,Mustang作为美国文化中重要的象征符号,代表了对自由的无限渴望,而公路无疑是自由精神的核心载体。也正因如此,刘思卓将设计方向瞄准了“Shooting Brake猎装车”这一独具魅力的车型之上,一个更适合于公路旅行的概念也非常符合“MUSTANG | 驭梦新生”这一主题。在查阅历史资料发现早期Mustang曾在设计阶段考虑过猎装版本后,刘思卓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刘思卓的作品“Mustang Mach-S Concept”兼具跑车的极致性能与大空间功能性,视觉上在保留Mustang速度与力量感的同时,巧妙融入猎装车特有的优雅气息,营造出狂野与精致、张扬与优雅并存的设计美感。

谢亦安作品Mustang Super Utility Concept

谢亦安作品Mustang Super Utility Concept实物模型

来自德国普福尔茨海姆大学的谢亦安的思路是大胆跳脱出传统Pony Car的范畴,在平衡好传承与创新的同时,力求让自己的作品“Mustang Super Utility Concept”多一些功能性和实用性。受到Utility Coupe 概念的启迪,谢亦安巧妙地将轿跑车的优雅流畅与皮卡的实用特质相融合,把这一极具突破性的设想,创新性地在 Mustang 车型上进行呈现,促使不同车型设计形态相互碰撞、交融。“Mustang Super Utility Concept”不仅是对 Mustang 在外观形态上的全新塑造,更是对 Mustang 精神内涵的一次别开生面的诠释。谢亦安的作品从视觉上带来强烈的俯冲感,紧凑的车头与驾驶舱带出硬朗的车顶线条,车尾部分短促而富有力量感,纯电动布局为后部货厢预留出充足空间,实现性能与功能的双向平衡。

赖裕顺同学作品Mustang Hyper Tandem Concept

赖裕顺同学作品Mustang Hyper Tandem Concept实物模型

天津美术学院赖裕顺的作品则深度体现了Mustang作为美式传奇性能跑车的代表,它所承载的赛道基因与运动精神。在这个创意的故事线中,从迪通拿到勒芒,再带纳斯卡赛场,Mustang是无数荣誉光环叠加于一身的绝对王者。进而赖裕顺的脑中浮现出一个关键词 —— Mustang Forever,他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升华Mustang的赛道精神,而他的解法则是通过驾驶者技艺的传承来赋予Mustang传奇永恒的色彩。作品“Mustang Hyper Tandem Concept”极具想象力地采用类似于战斗机上的串联式座舱设计,前后双座布局为见习车手与传奇车手构建纽带,预示着Mustang永恒不止的传承精神。夸张且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比如进气道部分与战斗机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充分展现了Mustang面向未来的突破和进化,最终还辅以个性化涂装增强车辆的野性及独特性。

“很荣幸本次校企合作吸引到众多优秀的年轻设计人才,福特中国设计中心是一个拥有从客户洞察到实体模型制作的全流程设计中心,所以我们考量的不仅是创意,还同时关注同学们对于汽车设计各个环节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锻炼机会。”福特中国及国际市场集团设计总监Max Wolff表示,“CDS的学员们拥有出色的创造力,展现了踏实努力的工作态度和追求卓越的专业精神,这些也都是行业未来所需的宝贵特质。”

福特中国及国际市场集团设计总监Max Wolff

获奖作品深度解析

Super Utility Concept(德国普福尔茨海姆学院)

这位德国大学同学的作品可以说是突破边界的典范。他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尝试:把Mustang的运动基因和我们福特另一个经典的皮卡元素融合在一起。更特别的是,他还借鉴了澳洲特有的一种小众车型Ute的设计特点。大家第一眼看到这个设计,肯定还是能认出Mustang的感觉。但仔细看它的比例设定:整个座舱特别靠前,这是典型的Ute车型特征。这样做不仅营造出俯冲的动感,更重要的是为后面的货舱腾出了实用空间。我最欣赏的是他在设计语言上的处理。当后盖闭合时,整车的线条非常流畅,形面处理接近勒芒赛车的风格,呈现出一种Hyper Car般的极致感。但打开后盖,又能立即感受到它的多功能性。这种双重性格的融合做得非常巧妙。

Mach-S Concept(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美刘思卓同学的Mach-S方案,取名灵感来自Mustang历史上的经典车型命名方式,比如Mach-1、Mach-E等。他选择了Shooting Break(猎装车)这种车身形式,这背后有很深的考量。在项目初期,我们就鼓励他不要局限在Mustang的性能属性上,要多挖掘文化层面的可能性。他最终选择了公路旅行这个主题,想象驾驶这辆车沿着美国海岸线甚至全球旅行会是什么体验。这个设计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平衡:既保留了Mustang标志性的速度感,又通过加长的尾部空间满足了旅行需求。大家注意看它的侧面比例,后部的处理既保证了实用性,线条又足够优雅,完全不会显得笨重。我们在评审时特别看重的是,他如何把'公路旅行'这种抽象的生活方式转化为具体的设计语言。比如前挡风玻璃的倾斜角度、车顶线条的走势,都在传递一种自由、舒展的旅行态度。

Hyper Tandem Concept(天津美术学院)

赖欲顺同学的Hyper Tandem可能是三个作品中最激进的一个。它的核心理念非常有趣 - 把赛车培训的场景具象化。就像战斗机有教练机一样,这个设计让资深车手可以实时指导新手。整车采用了极致的超跑比例:四轮四角、超宽轮距、极低矮的车身。但最特别的是它的座舱布局 - Tandem式的双座设计,前后座位排列。这种布局在方程式赛车中比较常见,但在量产车中极为罕见。在设计过程中,这位同学经历了很多调整。最初版本过于追求机械感,前后部分的衔接比较生硬。后来我们建议他参考高铁的造型语言,把座舱做成一个完整的子弹形主体,再嵌套空气动力学组件。细节处理也很用心:虽然整体造型前卫,但仍保留了Mustang的经典元素。比如车头的'三道杠'头灯、尾部的三柱形尾灯演变,还有那个我们内部戏称为'鼻孔'的进气格栅设计,都是对传统的致敬。

设计优化补充

在方案深化阶段,我们特别安排了一周的Workshop。以Hyper Tandem为例,最初的设计就像几个机械模块简单拼接在一起。我们的资深设计师每天都会和同学一起打磨形面过渡、比例关系。比如后轮拱那个夸张的宽体设计,最初版本就很突兀。后来通过数十次调整,终于找到了现在的解决方案 - 让气流通道的线条自然延伸到轮拱,既满足功能需求,又保持了视觉的整体性。Mach-S的方案也经历了类似过程。最初的后部设计过于实用主义,缺少Mustang应有的运动感。通过反复推敲后窗的倾斜角度、尾门的分割方式,最终达到了现在这个既实用又动感的效果。

Mustang这个IP本身就具有更丰富的可塑性,让学生们的创意得到了充分发挥。三个获奖作品分别代表了Mustang在实用性、文化表达和赛道基因三个维度的可能性,完美诠释了"重新想象"的主题。通过这样的校企合作,我们既为行业培养了新人才,也让经典车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来源:菲林公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