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万物并秀,夏韵初|一文读懂千年节气里的烟火与诗意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7 01:58 3

摘要: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行至黄经45度(约公历5月5-7日),天地间阳气升腾,万物褪去春日的青涩,迎来繁茂的盛夏。

一、“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立夏的时空密码

“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行至黄经45度(约公历5月5-7日),天地间阳气升腾,万物褪去春日的青涩,迎来繁茂的盛夏。

天文与物候的协奏

古人以“三候”描摹立夏的生机:

一候蝼蝈鸣:田间蝼蛄与蛙声此起彼伏,奏响夏日的序曲;

二候蚯蚓出:湿润的泥土中,蚯蚓翻涌而出,寓意大地苏醒;

三候王瓜生:华北特产的药用藤蔓王瓜攀援生长,象征生命力的勃发。

历史的温度:从周礼到诗韵

立夏的“仪式感”可追溯至周代。

《礼记》记载,周天子率三公九卿于南郊迎夏,穿朱衣、祭赤帝祝融,祈愿五谷丰登。

汉代沿袭此制,《后汉书·祭祀志》更载:“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车旗服饰皆赤。”

唐代诗人元稹以“蚯蚓谁教出,王菰自合生”记录物候;

陆游则写下“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道尽初夏的静谧与蓬勃。

二、“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藏在习俗里的千年故事

立夏不仅是自然的转折,更承载着民间智慧的传奇。

传说一:女娲斗瘟神,蛋袋护孩童

南通民间相传,瘟神立夏苏醒播疫,女娲令孩童佩戴蛋袋为记,瘟神无从作恶,最终累毙人间。自此,立夏吃蛋、挂蛋袋的习俗代代相传,寓意驱邪避灾。

传说二:刘禅称体重,立夏保平安

三国时期,孙夫人为阿斗称重,立夏“秤人”祈福的习俗由此兴起。

民间认为,立夏称重可避“疰夏”(暑热病),若体重不减反增,则视为“发福纳吉”。

传说三:常遇春牢中称重,朱元璋笑立夏

元末朱元璋大将常遇春被俘后,牢头禁子为向朱元璋表功,立夏称其体重并好生供养,次年救出时体重未减。朱元璋大喜道:“立夏,立夏,称人,称人!”此俗遂流传民间。

传说四:孟获护阿斗,立夏成遗风

诸葛亮临终嘱托孟获每年立夏探望刘禅称重,以防晋国苛待。

晋武帝为应对,每年立夏以糯米豌豆饭喂阿斗,使其体重递增。

百姓效仿称人,祈求“清静安乐,福寿双全”。

帝王与冰政:明代赐冰消暑

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立夏之日,皇帝将冬储冰块赏赐群臣,既显皇恩,亦助消暑。

这一“赐冰”传统,成为古代宫廷与民间共度的清凉仪式。

三、“立夏尝三新,健康又安心”——南北风物里的烟火人间

从江南水乡到北方麦田,立夏的习俗因地而变,却始终饱含对自然的敬畏与生活的热爱。

江南:舌尖上的诗意

尝三新:苏州人食樱桃、青梅与麦粒,无锡人偏爱黄瓜与杏子,扬州人则以刀鱼、苋菜入馔,谓之“尝鲜”。常州人更讲究“九荤十八素”,以鲥鱼、蚕豆等时令食材祭祖宴客。

乌米饭与立夏狗:浙江溧阳以南烛叶染米为乌饭,湖州则制“立夏狗”糕点,寓意孩童如犬健壮。

七家粥与馈节:江浙农村煮“七家粥”,集邻里之米共食;苏州酒店立夏赠酒酿,称“馈节”。

北方:面食里的丰收礼赞

吃立夏面:北方以新麦制面,山西榆钱团子、河南烙饼,皆是对麦收的庆祝。

斗蛋与祭冰神:胶东孩童“斗蛋”比坚,河北邢台乡民祭冰神祈免雹灾,将农事忧惧化作民俗智慧。

夏饼与春卷:京津地区制夏饼(夹肉末、香椿),晋中蒸春卷,以面食敬天地。

闽粤:山海之间的清凉哲学

光饼与立夏糊:闽东周宁人食光饼夹豆芽,福鼎人制立夏糊(肉、笋、野菜熬汤泡饼);福州煮鼎边糊,以虾米、蛏干提鲜,称“做夏”。

饮五花茶:广东以木棉花、鸡蛋花等煮“五花茶”祛湿,江西则饮金银花茶消暑。

西南:茶马古道的迎夏礼

川滇饮新茶:云南普洱山民采春茶尾芽制“立夏茶”,四川雅安以蒙顶茶祭神农,茶香混入初夏急雨。

四、“心静自然凉,养生顺天时”——立夏生活的智慧指南

“夏气与心气相通”,立夏养生需顺应阳盛阴衰的天时,调和身心,防患未然。

食:清淡养心,以酸固表

增酸减苦:番茄、山楂、柠檬等酸味食物生津止渴,苦瓜、莲子芯可适量清心火。

五色粥与绿豆汤:赤豆、绿豆、黑米等煮粥补气,绿豆汤加薄荷叶消暑,忌贪凉饮冰伤脾胃。

衣:防晒避湿,护阳为先

透气材质:棉麻衣物吸汗散热,晨间可着薄衫行“日光浴”补钙。

护关键部位:空调房内穿袜护脚心,避免“虚邪贼风”侵袭。

住:夜卧早起,午憩养神

顺应天光:22点前入睡,7点起床,午休20分钟解疲。

驱湿防霉:室内用竹炭包吸潮,南方可煮艾草水拖地防虫。

行:缓动怡情,静心戒躁

晨昏运动:清晨散步、傍晚瑜伽,避正午烈日;杭州半山“跑山迎夏”将运动融入民俗。

养心之道:读书、品茶、临帖,以静制躁,如白居易诗云“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结语:“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

立夏,是自然赠予人间的一封情书:

它写满蝼蛄的欢歌、青梅的酸涩、麦浪的金黄,也镌刻着女娲的智慧、帝王的礼乐、农人的祈愿。

千年节气流转,变的是风俗载体,不变的是对天地的敬畏、对生命的珍重。

愿你我于此初夏,饮一杯清茶,听一场急雨,在万物并秀的时节,与时光共生长。

参考文献

: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立夏的由来和故事

: 立夏来了!这些知识让你成为节气小达人

: 你知道立夏的由来吗?立夏节气的由来典故

: 立夏节气的传统故事是什么

: 故事中读节气:立夏

: 立夏节气有哪些习俗?--健康·生活--人民网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