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月的风,携着黄河的潮声悄然拂过中原的街巷。当暮色浸染天际,这里将点亮一盏文学的明灯,照亮所有追寻诗意的灵魂。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孟月
五月的风,携着黄河的潮声悄然拂过中原的街巷。当暮色浸染天际,这里将点亮一盏文学的明灯,照亮所有追寻诗意的灵魂。
名家与新秀共聚、经典与潮流碰撞、墨香与光影交织……2025年5月11日晚,2025当代文学之夜将在河南艺术中心启幕。
文学,是流动的星河
2023年仲春,当代文学颁奖盛典首次出京,来到河南,收获了全网5亿人次关注。
2024年,当代文学盛典再次选择河南,全网直播总观看量达500万。
今年的当代文学之夜依然在河南举办。
为何三次相聚在大河之南?
答案或许藏在黄河的涛声里。这条大河孕育了最早的农耕文明,也“冲刷”出中国人最深沉的情感结构——对土地的眷恋、对命运的诘问、对苦难的悲悯。这些主题,恰是当代文学的肌理。
从《诗经》的“郑风”到杜甫的“三吏三别”,从刘震云的“延津宇宙”到李洱的《应物兄》,河南始终是文学长河中的暗涌与巨浪。
主场活动中,将揭晓并颁发《当代》长篇小说论坛2024年度长篇五佳作品与第二十六届《当代》文学拉力赛年度奖项。
承载重量的奖项在聚光灯下逐一揭晓,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河南省文联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震云,广西文联主席、作协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东西等作家也将上场展开主题分享,让颁奖台化身文学火种的传薪之地。
对话,是薪火的传递
文学的生命力,在于代际的对话与精神的传承。
2025年5月11日,黄河岸边的南裹头将再次见证一场全新对话。邱华栋、东西、李修文、张楚四位作家将在黄河南裹头对谈,脚下是亿万年来泥沙沉积的河床,眼前是奔涌不息的母亲河。
他们以“黄河回声:文学与时代的双向奔赴”为主题,将在滔滔河水的伴奏下,聊地域文化如何塑造文学基因,谈时代浪潮中的精神坚守,论青年视角与传统文脉的碰撞融合。
当浪花拍打礁石的声响与作家的话音交织,这场对话便不再局限于个体经验,而成为文学长河与时代洪流的共振——正如黄河水裹挟着千年文明奔流向海,当代文学也在一年又一年的对话中不断注入新的活水。
联动,是未尽的诗行
若你曾在书页间窥见过宇宙,便知文学从不囿于纸墨。
活动前夕,“流动的文学”书籍漂流计划已率先启程。4月23日起,大河书局所有门店均设置《当代》年度长篇五佳作品展示专区,读者可将闲置书籍捐赠至大河书局门店,收集到的书籍将化身公益信使,“漂流”至河南日报社定点帮扶的村庄,让文学的微光照亮田野与山涧。
与此同时,“我的文学AI宇宙”创作大赛也在顶端新闻App掀起一场想象力革命。
顶端新闻App现已上线“我的文学AI宇宙”专题,以“如果我喜爱的文学作品影视化,我想象中的人物及场景会是什么样?”为创作出发点,联动省内高校、邀请文学爱好者借助AI工具对经典文学/文学豫军代表作进行视觉化再创作。
文学从未如此自由,它正以代码为翼,飞向无垠的宇宙。
编辑:张龙(小)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