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有网友发现,中国广电暂停了在北京、湖南、四川、新疆四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官方APP号卡专区服务,4个地区的用户无法通过网上渠道入手新的号卡。
日前,有网友发现,中国广电暂停了在北京、湖南、四川、新疆四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官方APP号卡专区服务,4个地区的用户无法通过网上渠道入手新的号卡。
针对这一现象,中国广电官方客服回应称,相关地区的系统正在进行“维护与升级”,导致线上选号功能暂时关闭。
不过,这一解释难以完全服众。根据行业惯例,运营商系统升级通常选择夜间低峰期快速完成,鲜少出现长时间、大范围的业务中断。
更令人困惑的是,线下营业厅的选号服务虽未停止,却附加了严苛条件——以北京为例,用户需满足“有线电视有效注册用户”且“身份证号以‘110’开头(即户籍为北京)”两项要求。
这种“高门槛”与传统运营商“便捷开卡”的服务模式形成鲜明对比,不仅可能劝退潜在用户,更暴露出中国广电在渠道协同与用户管理上的短板。
当前中国电信业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截至2025年一季度,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8亿户,渗透率127.84%,远超14.2亿人口规模,用户增长十分不易。而在这种零和博弈格局下,广电作为后来者仍面临三重困境:
一是网络依赖。虽与移动共建共享700MHz基站,但核心网自建导致初期投资压力大,且需支付高额网间结算费用;
二是资费矛盾,为争夺用户推出低价套餐(如双百套餐、长期六折优惠等),可能引发行业恶性竞争,动摇电信业价值基础;
三是生态短板,在终端适配、应用生态等方面落后于三大运营商,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作为后来者,与三大运营商展开正面竞争的胜算并不大,广电选择了一条差异化路径。
一方面通过与中国移动共建共享700MHz 5G网络(2021年签署协议),以“轻资产”模式快速实现全国覆盖,降低初期投资压力,同时推出低价套餐(比传统运营商低约20%),试图以价格优势吸引对资费敏感的用户;另一方面探索5G NR广播等差异化产品和服务,期望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不过,如何在用户增长与行业价值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中国广电现阶段及未来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所在。
来源:通信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