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普期刊是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的重要载体。对于青少年群体而言,科普期刊不仅是获取科学知识的窗口,更是培养科学兴趣、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工具。
让书香与您常伴
科普期刊是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的重要载体。对于青少年群体而言,科普期刊不仅是获取科学知识的窗口,更是培养科学兴趣、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青少年阅读习惯的变化,青少年科普期刊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创新。一本优秀的青少年科普期刊,不仅需要在内容上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和启发性,还需要在形式上与时俱进,结合新媒体技术和互动体验,开展科学文化服务。在主题、热点、趣味、图解、创意、互动、视觉、具象、融媒和延展十个方向都应具备显著特征,以满足青少年读者的多样化需求。
主题
聚焦特定领域 拓展内容深度
优秀的青少年科普期刊通常会围绕办刊宗旨,在特定领域进行深耕,形成鲜明的主题特色。
例如,《问天少年》聚焦航空航天领域,介绍航天科技、宇宙探索、卫星技术等内容,激发青少年对太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飞》定位少儿科幻文化引领者,重视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和科幻文学素养的培育。《环球少年地理》从孩子的视角,以趣味的笔触,以大自然奇观、动植物世界、人文地理为主。《科学家》(少年)以生命科学为主题,围绕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展开内容,帮助青少年了解生命的奥秘和科学的前沿进展。《环球科学·万物》更注重通识教育,涵盖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多个学科,帮助青少年建立全面的科学知识体系。
主题的聚焦不仅有助于期刊在某一领域形成专业性和权威性,还能为青少年提供系统化的知识学习路径。通过深入挖掘某一领域的科学内容,使青少年在阅读中从浅入深地理解复杂的科学概念,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热点
紧跟新闻热点 增强时效性
优秀的少儿科普期刊常常通过紧跟新闻热点,增强内容的时效性和吸引力,满足青少年对新闻热点和社会事件的关注和好奇。
例如,当某一重大科学发现或技术突破成为新闻热点时,期刊可以迅速推出相关专题,深入解读科学背后的原理和意义。例如,《科学家》(少年)通过新闻了解到2024年4月将发生地磁暴,迅速推出《地磁暴来袭!迷人又危险》专题,帮助少儿读者了解地磁暴的科学知识。
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科学家》(少年)2024年第10期策划了《“北京中轴线”从帝王到现代守护者》专题,让广大青少年读者在“北京中轴线”中探寻古建筑之谜,感受传统文化之魅力。
趣味
激发科学兴趣 寓教于乐
科普期刊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如果期刊内容枯燥乏味,无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那么科学知识的传播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优秀的青少年科普期刊需要在内容策划、表现形式上注重趣味性,将复杂的科学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
例如,《环球少年地理》设立了《你一定不知道的事实》《离奇而又真实》《大问题》等栏目,将“身边科学的冷知识”呈现给小读者,激发小读者的好奇心。《龙漫·科学小天才》设立《科学日历》栏目,以日历形式记录期刊所在月份历史上的“非凡时刻”。《传奇天下·好奇号》设立《新发现》栏目,将有趣的“冷知识”呈现给小读者。《问天少年》通过讲述航天员的太空生活、火箭发射的幕后故事等内容,将航空航天知识融入生动的叙事中,让青少年在阅读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此外,期刊还可以通过设置趣味问答、科学谜题等互动环节,进一步增强内容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图解
直观呈现 降低理解门槛
科学知识往往涉及复杂的概念和原理,对于青少年读者来说,理解这些内容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优秀的青少年科普期刊通常会采用图解式的呈现方式,将复杂的科学知识以直观、易懂的形式展现出来。
例如,《环球科学·万物》和《传奇天下·好奇号》等大量使用插图、图表、示意图等视觉元素,帮助少儿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通过图解,期刊不仅能够降低科学知识的理解门槛,还能增强内容的视觉吸引力,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此外,图解还可以帮助少儿建立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创意
丰富编辑手法 创新内容形式
为了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优秀的科普期刊不断在编辑手法上实现创新。
例如,《环球少年地理》推出《昆虫学堂》栏目,以漫画形式给读者解读科学之谜。同时推出《从数据看》栏目,采用数据新闻的形式,将科学知识以数据图表的方式呈现,帮助少儿更直观地理解科学现象和趋势。《传奇天下·好奇号》推出《好奇侦探社》《找不同》《数独游戏》,将科普内容设计成问答环节,增强读者的参与感和互动性。《问天少年》推出《星空实验室》栏目,引导小读者在家中完成科学实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互动
增强参与感 培养探究精神
互动性是优秀青少年科普期刊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设置互动环节,期刊能够鼓励青少年主动参与科学探究,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
例如,期刊可以嵌入“科学挑战”等内容,让少儿在阅读的同时动手实践,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传奇天下·好奇号》推出《种植大赛》,让小读者通过种植活动,撰写和分享种植故事,形成有效互动。《环球少年地理》推出《我是拍客》栏目,择优发表小读者自己记录的身边“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提高了小读者的参与热情。
此外,期刊还可以通过线上平台与读者互动。例如,《科学家》(少年)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了名为“星辰猴”的AI助手,实现对小读者提问的实时回答,同时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星辰猴”还会为每位读者建立个性化的“小型知识库”,提供定制化的科学知识推荐,进一步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视觉
装帧设计创新 提升视觉吸引力
优秀的青少年科普期刊在视觉设计上通常具有较高的水准,尤其是封面设计。传统的科普期刊封面往往以装饰画为主,而现代的优秀期刊则更注重将封面作为内容的有机整体,通过视觉设计传达期刊的主题和核心内容。
例如,《问天少年》的封面通常以太空、火箭、宇航员等元素为主,通过精美的插画和设计,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环球科学·万物》通过富有科技感的封面设计,传递生命科学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同时,《环球科学·万物》《环球少年地理》等期刊多采用跨页大图形式来“全景”诠释主题内容。
具象
打造IP形象 提升品牌识别度
优秀的青少年科普期刊通常会通过打造IP形象,提升品牌的识别度和亲和力。
例如,《科学家》(少年)孵化了一个名为“星辰猴”的IP形象,这是一个富有科技感的卡通小猴子,能够与读者互动,回答他们的科学问题。IP形象不仅能够提升期刊的品牌识别度,还能通过衍生品开发、动画制作等形式,进一步拓展期刊的影响力。
《问天少年》和《环球科学·万物》《传奇天下·好奇号》等期刊也有各自的IP形象,通过卡通化的设计,拉近与小读者的距离,使它们成为青少年喜爱的科学伙伴。
融媒
结合新媒体技术 拓展传播渠道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优秀的青少年科普期刊也在积极探索融媒体形式,通过结合VR/ AR、视频、音频等多种新媒体技术,为青少年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阅读体验。
例如,《环球科学·万物》推出《万物科学新闻》等音频产品,《知识就是力量》推出《跨学科,深阅读》科普阅读短视频,帮助青少年读者更直观地了解精彩的科学世界。
延展
拓展出版边界 提升期刊价值
优秀的青少年科普期刊不仅限于纸质出版,还会通过举办研学活动、研发文创产品等形式,拓展出版的文化边界和创新盈利模式。
例如,《博物》不仅仅输出杂志内容,还有基于内容孕育而生的博物小馆文创周边及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如博物旅行、博物课堂等。《环球少年地理》从单一杂志到图书矩阵,为中国的青少年奉上了更多科学、创新、优质的精神食粮。《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开展“科学少年中国行”活动,小读者通过科学家引领,走向户外,寻找知识的宝藏。《问天少年》则通过组织航天主题的研学活动,带领青少年参观航天发射中心,体验航天科技的魅力。
资料: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段艳文
编辑:葛 斐
来源:书香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