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罗平县九龙街道川流不息的马路上,一名“00后”新警的故事正悄然温暖人心。罗平县公安局九龙派出所民警肖山一杰,2024年9月入警,从两案中队转岗至交通管理一线仅半个月,便以“柔性执法”赢得群众30余次自发点赞。他用方言唠安全、以共情化矛盾,让严管与厚爱在街头共
一城安宁,始于街头巷尾的细腻刻度。当青年民警以青春为火,煨热法理与人心的温度,便是“人民公安为人民”最朴实的诠释。
在罗平县九龙街道川流不息的马路上,一名“00后”新警的故事正悄然温暖人心。罗平县公安局九龙派出所民警肖山一杰,2024年9月入警,从两案中队转岗至交通管理一线仅半个月,便以“柔性执法”赢得群众30余次自发点赞。他用方言唠安全、以共情化矛盾,让严管与厚爱在街头共振,更推动九龙一中周边电动自行车违法率下降40%,成为基层执法创新的鲜活注脚。
深受影视剧的影响,肖山一杰认为警察就是正义的化身,惩恶扬善,保护弱小,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却忽视了这个职业背后的艰辛与责任。警校时,他认为警察的工作充满了刺激与挑战,每一次出警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都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然而,入警后,肖山一杰才发现,现实与想象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警察的工作并非总是轰轰烈烈、紧张刺激,更多的是琐碎而繁重的日常事务。每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警情,小到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大到刑事案件、突发事件。面对每一起案事件,都需要耐心地倾听群众的诉求,认真地处理每一个问题。在理想与现实交错相融时,肖山一杰倍感压力、力不从心、无从下手。
随时间推移,肖山一杰逐渐适应,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警察的使命和责任。人民警察不仅要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更要关心群众的生活,为群众排忧解难;也明白了坚守的意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对公安事业的热爱和忠诚,用实际行动,为法治社会、平安社会建设保驾护航。
4月16日上午,76岁的张大爷因电动三轮车违法载人被查处,肖山一杰借此展开一堂10分钟的“方言安全课”:“车尾反光条是夜里的保命符”“多载一人,刹车要多滑三米嘞!”老人从最初的紧张变为感慨:“以前总觉得交警找茬,现在才明白是为我们好!”这一幕被围观群众拍下上传网络,评论区涌入数百条“这样的执法,服气!”的暖心留言。肖山一杰在执勤笔记中写道:“农村老人多因不懂法而违规,执法者应是安全意识的播种人。”
面对每日数十次“就一小段路”“赶时间送娃”的辩解,这位新警自有一套“破防”方法论。他会掏出手机播放未戴头盔的事故视频,用血肉模糊的画面直击人心;也会用方言调侃:“摔一跤的医药费够罚200次,您说哪个划算?”当一位母亲以“孩子上学快迟到”为由拒戴头盔时,他指着自己晒脱皮的后颈笑道:“您要是中暑躺这儿,我还得背您去诊所嘞!”这些带着烟火气的执法方式,让九龙一中学生家长李姐坦言:“过去觉得交警只会开罚单,现在才懂他们是在替我们‘踩刹车’。”
清晨7点的马路见证着这位青年民警的蜕变。曾经擦得锃亮的警用皮鞋,上岗半天便蒙上灰尘;日均2万步的巡逻让同事戏称他“尾气消化者”,但他却从数据中找到成就感:一周内,学校周边头盔佩戴率上升60%,涉及学生家长的交通事故零发生。更令他欣慰的,是群众态度的转变。曾被处罚的菜农老周如今见到他便按喇叭“报平安”;外卖员悄悄将冰矿泉水塞进巡逻车;政务栏上贴着稚嫩的匿名纸条:“警察叔叔,妈妈今天戴头盔啦!”
“肖山一杰的实践是‘为民警务’的生动体现!”九龙派出所所长唐云寿表示。目前,九龙派出所正推广“普法在前、共情在后”的柔性执法模式,将案例警示、方言沟通纳入执法流程,让法规以更质朴的方式抵达人心。数据显示,九龙街道重点路段交通事故率同比下降25%,群众对交通管理的满意度提升至92%。
从警前的憧憬与幻想,到从警后的责任与担当,肖山一杰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有琐碎日常中的坚守。当法理穿上乡音的外衣,当处罚化作共情的契机,这位“马路上的新警”用磨破的皮鞋、晒黑的脸庞和30余声“谢谢警官”,在车水马龙中写下平安的答案:“最好的执法,从不是冰冷的罚单,而是让安全成为群众心头的秤砣。”
来源:曲靖珠江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