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产量收缩不减,继续向头部集中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7 09:42 1

摘要: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规模以上拖拉机生产企业的产量数据显示,2025年3月拖拉机总产量62865台,比去年同期增长-3.7%。其中,大型拖拉机产量16247台,比去年同期增长5.5%;中型拖拉机产量33618台,比去年同期增长-1.7%;小型拖拉机产量1.3万台,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规模以上拖拉机生产企业的产量数据显示,2025年3月拖拉机总产量62865台,比去年同期增长-3.7%。其中,大型拖拉机产量16247台,比去年同期增长5.5%;中型拖拉机产量33618台,比去年同期增长-1.7%;小型拖拉机产量1.3万台,比去年同期增长-18.8%。

据统计,2025年1-3月累计生产拖拉机151080台,比去年同期增长-7.7%。其中,大型拖拉机累计产量38909台,比去年同期增长6.1%;中型拖拉机累计产量81171台,比去年同期增长-5.5%;小型拖拉机累计产量31000台,比去年同期增长-27.9%。

作为传统农机装备产业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拖拉机的市场走势牵动了太多农机人的心弦。现实中,拖拉机产品普及率有多高呢?抛开行业内人士不说,您说说,老百姓有几个人没听说过拖拉机呢?

回顾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耕文明国家,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农业耕作衍变过程中,农业机械开启了现代农业的崭新征程,其中拖拉机代替原始的牛耕,可谓意义重大。在农业领域,拖拉机,绝对称得上农机界的扛把子。

追溯历史,我国拖拉机产业发展与进步仅仅走过了70余年的路程,与1902年全球第一台拖拉机诞生差了一半的路程。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建设的洛阳第一拖拉机厂,1958年开始仿制苏联技术生产“东方红-54”履带式拖拉机,开启我国拖拉机制造的进程。

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家庭联产承包制推动了小型手扶拖拉机普及,继而是单缸小马力拖拉机兴起,拖拉机技术基础积累完成,但技术落后于国际水平。

2004年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开始实施,连续多年,拖拉机一直是补贴重点产品,在政策拉动和刚性需求的双重作用下,拖拉机产业加速前进,产品性能日益熟化,马力段逐年上延,社会保有量连年递增。行业销量统计情况显示,2013年、2016年和2022年是我国拖拉机年度市场销量顶峰年份,年度销量超过50万台。

伴随着产业进步,国产拖拉机品牌的产品线日益丰富,研发制造企业不断增加,用户需求得以全面满足,成就了2024年我国农作物机耕率达87.4%的先进水平,其中,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的机耕水平面部超过97%,足以证明,我国农业耕作已经实现了机械化目标。

按照行业分析结论,自2004年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起,我国拖拉机产业进入高速成长与成熟期,国内制造企业不断兴起,逐步形成了山东(潍坊)拖拉机产业集群、河南(洛阳)拖拉机产业集群、江苏(常州、丹阳)拖拉机产业集群、浙江(宁波)拖拉机产业集群等,带动了相关产业进步,尤其是山东、河南和江苏三省,拖拉机产量连续几年处于全国前列,如山东潍坊,以雷沃领军的拖拉机产业占据了全国拖拉机产量的近1/3比重,行业内有“中国拖拉机看山东,山东拖拉机看潍坊”的说法。

拖拉机品牌与产业集群相互成就,东方红、雷沃、东风、沃得等一线品牌逐渐叫响国内,走向世界。有了头部品牌的加持,其所在产业集群周边的其他品牌也迅速勃兴,共同成就了年产100万台拖拉机的巨大产能,产品供给逐步显现过剩。

据国家统计局及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末,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9.7亿千瓦,全国共有拖拉机2690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645.4万台。在后续的2017、2018年,拖拉机年度销量出现断崖式全面回落,生产企业亏损面大幅增加。行业分析普遍认为,巨大的保有量决定了我国拖拉机市场需求达到饱和,市场需求由刚性需求过渡到市场更新拉动,全面进入存量市场。

进入存量市场以来,拖拉机年度销量稳定在35万台上下。

由远及近,2023、2024连续两年,受2022年国三升国四动力机械排放升级市场透支影响,拖拉机市场销量连续两年出现大幅下滑,今年以来,市场寒意依然未消。

现状

今年以来,从各拖拉机企业的经营态势来看,国内外市场所产生的压力,也导致了内部分化,从而对其产能产生影响。

一方面,拖拉机产业整体产量仍在收缩;

另一方面,头部拖拉机企业的营收规模与产量规模却在扩大。

此种现象,我们该如何看待?

尽管我国拖拉机市场趋于饱和,但是,大型化、智能化、丘陵山地等特需机型细分市场需要仍然旺盛,市场存量更新也衍生出新的需求。如今,国产拖拉机年产值依然超过500亿元,间接产值约800亿元,约占农机工业总产值的20%。但是,拖拉机产业洗牌加速则是不争的事实。

如今,拖拉机产业发展和市场运行呈现出三大新变化:

一是,供给过剩及外部环境变化导致消费需求下降。

近年来,拖拉机供大于求是被公认的事实,如果说传统农机内卷得厉害,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拖拉机产业。

众所周知,全球农机市场由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久保田、爱科等少数国际巨头主导,前四大品牌的市场占率达40.8%,其中约翰迪尔独占16.1%的市场份额,这些企业凭借技术积累和品牌优势,垄断了全球高端市场。而国内呢,每年约160余家拖拉机制造企业争夺35-40万台的市场份额,产品制造多集中在中低端领域,市场分散且产品同质化价格竞争弊病已久,残酷程度可以想象。

在投资回报上,近年来,粮食价格低走、畜牧产业回落,农民收入减少,农机投资积极性降低,加之用户老龄化、市场饱和等因素影响,拖拉机购买需求出现下降。

二是,技术升级迭代及应用场景变化导致的产业结构性调整。

近两年,我国拖拉机产业正在面临着拐点式发展变化。

一方面,在大众化产品可靠性、适应性上实现突破,尤其是通过针对性开发、技术工艺更新、原材料创新以及精益制造等手段,提升产品的作业可靠性,并且适应丘陵、山地等多地貌作业环境。

另一方面,在发动机国四排放、新能源拓展以及动力换挡、大马力关键技术突破等领域实施技术攻关,以满足用户大型化、智能化、低能耗等全方位需求,加速进口产品的国产化替代。

不管是国家推行的“一大一小”“优机优补”“专项攻关”“促进丘陵山地机械化”等政策,还是顺应用户需求的市场转型,都在共同作用,推动着拖拉机产业 “求好、求质、求新”和大型化、特需化结构调整的新变化。

三是,行业竞争加剧,产业向头部集中而导致的重新洗牌。

市场需求鼎盛时期,国内拖拉机行业规模以上制造企业的数量维持200家左右,但是,如今已经跌落到160家,消费者更为注重品牌,导致中小型企在这样的态势下面临收缩乃至消亡,产量也随之收缩。

据统计,2024年,拖拉机整体市场下滑幅度超过12%,这是继2023年较之2022年下滑32%后的又一年连续下滑。而拖拉机头部品牌一拖、雷沃两家企业,年度销量未降反升。

据一拖股份发布的关于2024年度主要产品销量情况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显示,2024年度,一拖股份拖拉机产品销量约为7.4万台,同比增长2.71%。

据雷沃公布信息显示,雷沃2024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4亿元,农机总销量以及拖拉机、小麦机、玉米机、花生机单项销量获行业第一,位列中国农机最具创新力榜单首位。

足以看见,国内拖拉机行业“马太效应”愈加明显。从2020年之后,市场份额快速向一拖东方红、潍柴雷沃、东风、沃得等头部企业集中,从2023年和2024年的数据看,这种集中的趋势仍然在延续,2024年销量前10的企业占据了79.7%的市场份额,比2023年增加了近10%,足以说明中小微企业的市场份额被头部企业吃掉,拖拉机行业洗牌进入深水期。

对策

近日,国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发布,文件提出,推进农机装备全程全面升级。其中包括加强大型高端智能农机、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等农机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应用,加快实现国产农机装备全面支撑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等。

包括拖拉机在内的农机装备产业依然面临着产业升级的良好发展机遇。

结合多方因素,对于拖拉机企业发展给予几点建议:

一是,围绕产品与技术,向前看,踏实做。

与全球一流品牌相比,国内农机产品在首次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MTTFF(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首次无故障工作时间)等可靠性指标上差距不小。久保田在做产品宣传时,号称200小时无故障。而国内产品呢?

从这个角度看,国内拖拉机制造依然要围绕着产品和技术,把各项性能向着更高、更好、更优的指标努力做好。比如,如何做好国四排放发动机的最优性能匹配,既省油又能保证动力澎湃?如何优化设计,保证动力换挡机型的作业可靠性?如何在智能操控上进行优化设计,发挥实实在在的智能化功能,而不只是做噱头?进一步说,如何突破电控技术、液压技术、无级变速和动力换挡等关键技术,实现行业领先?等等。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行动。

纵观市场竞争,不管是何种行业,任何企业与品牌的兴衰都与产品息息相关,离开了这一基本要素,发展无从谈起。

因此,无论何时,最基本、最根本的东西决不能丢。

二是,立足用户需求并顺应政策,精耕优势领域。

在行业洗牌加速的当下,每个拖拉机企业都必须在进行自身优劣势分析的基础上,锚定自己的发展定位。

举个案例,有一家潍坊的拖拉机制造企业,成立时间在2018年左右,也就是在市场进入饱和竞争的时间成立的,当时很多人不解,认为彼时已经错过了良好的发展时机。而这个企业的经营者却采取了差异化的经营策略,聚焦100-150马力产品领域,通过专业化、专项化、专注化的手段,精心打造特定马力段的拖拉机精品,建立产品性能与价格区隔,精准实施特定用户群体营销,不到3年时间,企业居然做得风声水起,不仅销量逐年增长,而且保持了一定的盈利水平和竞争优势。

还有一个宁波的拖拉机企业,也是采取了同样的策略,只生产50-90马力中拖产品,尤其是其50马力产品,在行业内做到性价比最高,赢得了用户信赖,实现了良好发展。

我们一直在讲,拖拉机产业向头部集中的发展趋势愈加明显,一拖、雷沃等头部企业采取了全面机械化的发展策略,拖拉机产品涵盖中马力到大马力的全系列,这样的产业布局,对企业规模、实力、人才要素等有着一般企业无法企及的要求,如果中小企业走同样的路子,确实要好好衡量一下自身实力。所以,对于规模较小的拖拉机企业,依然建议在立足用户需求、把握国家政策的前提下,精耕自身的优势领域,全方位打造自身竞争区隔,才有可能赢得竞争,活得更好。

三是,紧跟新消费形式,用长期主义打造品牌。

坚守而不惧新,也许最适合当下拖拉机企业的营销策略。伴随着互联网普及以及新生代群体的成长,“传统实体渠道+互联网”的“互联网”+的营销模式正在成为主流,既要保证线下销售,又要通过多种形式的互联网手段进行产品宣传、营销。

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形式在不知不觉间发生着颠覆性变化。不管你情不情愿,都必适应变化,顺势而为。在做好产品的基础上,全面依托互联网,突破时间、地域等局限,持续把产品的技术创新、优质的用户体验、良好的口碑传播、完善的服务体系等进行宣传,加快品牌打造,可以迅速积累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等品牌资产,形成品牌竞争壁垒。

在市场全面收缩、回落的当下,任何一心想着“挣快钱”的方法都已经行不通,不管做的是不是拖拉机产品,都必须建立长期主义思想,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每个环节做好、做扎实,功夫到了,才有可能成功。

归根结底,拖拉机行业持续升级转型、行业洗牌、向头部企业集中的走向仍会继续,所有企业都必须顺应大势,找准安身立命和发展壮大的发力点,在激烈的竞争中分得一杯羹,实现良好发展。

来源:农机1688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