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智驾第一阵营,小米AEB是如何拉开差距的?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7 09:51 2

摘要:最近,易车直播间对于25款热门车型进行了AEB大测试。这次测试是全程直播,所以如果大家对结果有质疑的,可以去看看直播画面。这次直播测试,设置了五大场景,其中包括“水马锥桶大挑战,”模拟车辆行进方向出现占道施工,考验车辆在特殊路况下对障碍物的识别与制动能力;“地

最近,易车直播间对于25款热门车型进行了AEB大测试。这次测试是全程直播,所以如果大家对结果有质疑的,可以去看看直播画面。这次直播测试,设置了五大场景,其中包括“水马锥桶大挑战,”模拟车辆行进方向出现占道施工,考验车辆在特殊路况下对障碍物的识别与制动能力;“地库下坡儿童嬉戏”模拟车辆驶入地下车库,坡道视线盲区内有儿童玩耍的危险场景,测试车辆在低能见度和复杂环境下的反应;

这一场景中模拟的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鬼探头情况,但组合难度升级,其中智界R7表现优异,不仅有预警还能及时制动,一路通过了80km/h、90km/h和100km/h的测试速度,全场最佳。而其他车型要么是有预警但制动力不足,要么根本没有预警和制动,当然也无法通过80km/h的“初级标准”,更不用提更高的速度了。

今年3月29日深夜,一辆小米SU7轿车在高速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三名大学生死亡。小米官方公布的信息显示,车辆在事故前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小米汽车的这起事故将智能驾驶的安全问题推向舆论风口,此后各大汽车公司在新车发布和产品宣传时对智驾技术开始保持克制,行业主管部门也加大规范和监管力度。

AEB的沉默,揭开了智能驾驶的残酷现实:没有100%可靠的技术,只有不断进化的敬畏心。小米SU7的事故绝非个例,而是整个行业从“营销狂欢”到“安全成年礼”的必经阵痛。或许有一天,AEB能聪明到识别所有“马路刺客”,但在此之前,我们仍要记住:“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你的注意力才是最后一道防线。”

测试发现致命矛盾:比亚迪天神之眼系统在150ms内完成障碍识别,反应速度全场最快,但其高灵敏度导致误触发率比行业均值高18%。而大众ID.7的保守标定策略,虽将误刹控制到0.3次/千公里,却牺牲了5%的极端场景制动成功率。安全与体验的天平如何倾斜,正成为车企价值观的试金石。

2025年的AEB竞赛本质是数据战争。拥有300万+车队的小鹏,其城市NCA数据量已达特斯拉的1.7倍;华为通过接入200+智慧路口,正在构建车路协同的降维打击能力。当制动距离进入厘米级较量的时代,那些死磕单一传感器的玩家,或许正在亲手撰写自己的墓志铭。

来源:十万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