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强基学科解读 | 力学:力行而笃学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7 10:19 2

摘要:学海浩瀚,知识深邃;时空交错,万象流变,北京大学强基计划邀你共赴智慧之旅。名师指点迷津,益友并肩前行,助你扬帆远航,初探学术创造。从这里起步,基础学科的壮丽画卷徐徐展开,等待热忱与才华兼备的年轻人纵横驰骋,在思想的旷野中深耕细作,开拓无限可能。携手北大强基,与

学海浩瀚,知识深邃;时空交错,万象流变,北京大学强基计划邀你共赴智慧之旅。名师指点迷津,益友并肩前行,助你扬帆远航,初探学术创造。从这里起步,基础学科的壮丽画卷徐徐展开,等待热忱与才华兼备的年轻人纵横驰骋,在思想的旷野中深耕细作,开拓无限可能。携手北大强基,与卓越同行,感受求索创新的独特魅力,共迎风浪,共攀高峰。求知探秘的旅程已然启程,北大强基,期待志存高远的你!

力学是近代科学的起点

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

北大力学是中国力学本科教育的起点

它承载着保家卫国

打造大国重器的崇高使命

它秉承百年北大的优良传统

和深厚文化底蕴

历代大师巨匠的智慧和情怀在此传承

通往星辰大海的壮丽征途在此启程

01

力学对于人类有着重大的意义

力学是最早向权势即真理的真理观发起挑战,并且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学科。

地心说就是罗马教会所要垄断的“真理”。力学学科特别是其中的动力学,就是在反对地心说发展日心说中逐渐成熟起来的。

力学的进步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发展。

牛顿力学的出现标志着真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黎明时刻的到来。

开普勒、伽利略所倡导的“观察、实验、理论” 三部曲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典范方法。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序言中说:“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的现象。”“自然的一切现象,完全可以根据力学的原理用相似的推理一一演示出来。”

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说“一切自然科学最后的目的,是把自己变成力学”,“只要把自然现象归结为简单的力这件事情完成了,并且证明了自然现象只能这样来归结,那么科学的任务将就此终结了。”

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说:“在我没有给一种事物建立起一个力学模型之前,我是永远也不会满足的。如果我能够成功地建立起一个模型,我就能理解它,否则我就不能理解。”

力学奠定了现代工程的基础。

马克思说力学是“大工业的真正科学的基础”。

02

北大力学的发展历程

北京大学力学专业由著名科学家周培源教授及其他著名学者共同创立于1952年,是中国的第一个力学专业。

自创立之日起,以周培源为首的一大批著名学者,如钱敏、吴林襄、叶开沅、陈耀松、董铁宝、王仁、周光坰、孙天风等,他们为北大力学的创立付出了努力和智慧,奠定了北大力学学科发展的坚实基础。

1 人才培养方面

力学专业培养了大量学术领军人才和工程建设人才。

2 科学研究方面

力学开展了湍流、风工程、生物力学、断裂力学、结构理论、薄壳的理论与应用、计算力学、结构分析软件工程、固体的本构理论、非线性科学、地球构造动力学、最优控制等若干新的研究方向。

3 课程建设方面

提供了力学专业的新教材和教学经验。编写的理论力学、流体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分析力学、稳定性理论等书成为中文经典教材,其中《弹性力学》为国家精品课程、《流体力学》为国家级一流课程。

03

北大力学大师云集,群星璀璨

北大力学走出了20位院士,是全国培养院士最多的力学学科。

目前,北大力学拥有一支层次清晰、梯队完整、富有活力的教师梯队,包括: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6位长江学者、14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8位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6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位青年长江学者、3位北京大学十佳教师、4位北京市优秀教师、5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等。

04

力学专业拥有完善的力学学科体系

包括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工程力学、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力学系统与控制、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等六个方向,学生在完成本科基础课程学习后,将根据个人兴趣进一步选择力学方面的细分学科方向,也可以选择工学院其他学科方向。

05

力学专业有国家级的科研平台

和丰富的学术资源

包括一个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一个教育部一级重点学科,三个教育部二级重点学科——是全国唯一拥有三个力学二级重点学科的力学学科,以及众多的学术机构、研究团队、重点实验室等。

06

力学系的培养模式和特点

北大力学采取宽口径、重基础的培养模式,本科生教育既有坚实的数理基础训练,也有深厚的人文素养熏陶,还有对创新精神的鼓励,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潜能。力学强基班拥有完善的保障措施和先进的培养体系。

1. 继承注重数理基础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院能为学生提供理论基础扎实的数学力学类课程和良好的科研训练指导;同时注重双语教学的质量,加强计算机和实验方面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前沿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现代实验技术。

2. 采用主修加辅修的培养模式,在工学院的综合学科背景下,鼓励学生进行交叉学科的学习和研究

在课程和培养环节上给强基计划学生提供多元化选择,使得学生们拥有更广阔的科研视野和更具有活力的科研环境。

3. 把力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发展方向融入到本科生教学中

鼓励高年级本科生进实验室从事科研训练,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的自觉创新意识。

4. 借助丰富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和平台,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国际交流机会

推动学生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鼓励学生参加其他长期或短期国际交流项目,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会议等活动。

5. 设立周培源书院

开拓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

6. 设立导师制

加强师生交流,全面引导学生成长。

07

未来发展前景

力学系毕业生主要去向为在国内外顶尖高校进一步深造,也有部分学生选择直接就业。

结语

在北大力学,你可以——

洞察上至天体运行,下至细胞分裂

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

你也可以——

追寻先贤足迹,投身大国重器、超级工程

与一流的大师巨匠进行思维碰撞

在最丰富的学术资源中畅游冲浪

在这里,你将获得无穷的力量!

供稿 | 北京大学工学院

美编 | 王嘉慧

本文来自【北京大学】,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