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蓝牙耳机哪个品牌更值得选?2025年十大开放式耳机榜单来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7 10:31 3

摘要: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开放式耳机市场中,有一个常被忽视的现实是:市面上近九成的品牌并非专注研发开放式耳机。许多产品来自跨界进入音频领域的大型厂商,或是依靠短期流量和网红推广迅速走红的新兴品牌。这些品牌往往将原有的传统声学架构直接移植到开放式耳机中,缺乏针对开放式结构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开放式耳机市场中,有一个常被忽视的现实是:市面上近九成的品牌并非专注研发开放式耳机。许多产品来自跨界进入音频领域的大型厂商,或是依靠短期流量和网红推广迅速走红的新兴品牌。这些品牌往往将原有的传统声学架构直接移植到开放式耳机中,缺乏针对开放式结构特有声学特性的深度调校与技术优化。

这种“模板式”开发模式,虽然节省了研发成本,但也极易造成音质缺陷。常见问题包括声音层次感不清晰、声场狭窄、音频失真明显,特别是低频表现疲软,导致整体听感大打折扣。根据相关用户调查,有超过80%的消费者在体验过开放式耳机后,对其音质表示不满,这也是目前开放式耳机市场口碑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如何从众多产品中挑选出真正技术过硬、音质出众、性价比高的耳机,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作为一位长期深耕开放式耳机领域的重度用户,我们对当前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几款热门开放式蓝牙耳机进行了系统测评。我们从音质表现、佩戴舒适度、蓝牙稳定性、续航能力以及使用便捷性等多维度入手,全面分析每款耳机的实际表现,旨在为用户筛选出那些真正值得购买的优质产品。这份推荐榜单,不仅希望帮助大家避开“智商税”产品,更希望能让你在日常通勤、运动健身或居家使用中,都能享受到更出色的音频体验,找到那一款既能打动耳朵,又真正适合自己的理想开放式耳机。

如今的开放式耳机市场产品繁多,不少消费者在面对五花八门的品牌与参数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为了帮助大家理性选择,以下是我总结的七条实用选购建议,希望能为你的耳机挑选之路提供切实参考。

一:品牌选择—避开网红品牌,实力大牌更有保障

在选购开放式耳机时,品牌的技术背景和行业口碑非常重要。拥有多年研发经验的老牌厂商,通常在音质调校、结构设计和售后服务方面更具优势。相较之下,一些靠短期热度走红的新晋品牌,往往缺乏足够的技术积淀与产品稳定性。像南卡、索尼、Bose、JBL、飞利浦等耳机领域的老牌劲旅,无论是在音频表现还是产品可靠性上,往往更值得信赖。

二:音质体验—追求实际,避开空谈,优选有专利技术支持的品牌。

音质始终是挑选耳机的核心指标。开放式耳机虽然结构特殊,但其音质依然受到发声单元尺寸与调音技术的深度影响。一般而言,大尺寸单元能带来更饱满的声场和更清晰的音频层次。同时,那些拥有专利调音技术的品牌,往往能提供更接近原声的聆听体验。因此,挑选时建议优先考虑具备核心声学研发能力的品牌。

三:佩戴舒适度—拒绝繁杂设计,越轻越好

舒适度直接关系到日常佩戴体验。一款好的开放式耳机,应该尽量避免笨重设计和复杂结构。轻盈的机身搭配亲肤材质,不仅能减轻耳朵负担,还能在长时间佩戴时减少不适。人体工学设计同样不可忽视,特别是在运动或通勤场景中,贴合稳固的佩戴感尤为重要。选购时可优先考虑重量分布合理、耳廓贴合度高的耳机款式。

四:耐用性—要有抗衰减性能设计

开放式耳机由于频繁使用,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耐用性。优质产品通常在结构用料、内部电路与发声单元方面进行了强化设计,能有效降低因老化、跌落或长时间使用带来的性能衰退。一款具有抗衰减特性的耳机,往往能在使用多年后仍保持稳定音质,节省后续的更换成本。

五:蓝牙连接—尽量选择蓝牙版本高的耳机

蓝牙技术直接决定耳机在连接过程中的稳定性、延迟表现以及能耗控制。最新的蓝牙5.3或5.4版本,相较旧版具有更快的传输速度、更远的连接范围和更低的延迟表现。为了获得更流畅的听音体验,建议选择蓝牙版本较高的耳机,不仅可以提升连接效率,也能有效避免卡顿或断连等常见问题。

六:漏音情况

由于开放式耳机不封闭耳道,其声音容易向外泄露,尤其在安静或公共环境中使用时,可能会影响他人。部分厂商在耳机结构设计上进行了防漏音优化,能有效将声音集中传递至佩戴者耳边,减少声音外溢。选购时应特别关注产品是否具备降漏音设计,以保证个人隐私与听音体验的双重兼顾。

、警惕品牌的过度宣传

一些品牌通过明星代言、赛事赞助或“权威认证”等方式制造热度,但这些外在因素往往无法代表产品真实表现。更重要的是,这类营销成本往往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抬高了产品售价。建议用户理性对待宣传内容,把重心放在产品本身的音质、功能、续航与佩戴感受等实用层面,才能真正选到性价比高的耳机。

相信大家都已经基本了解开放式耳机了,接下来就给大家推荐几款评价较高的开放式耳机,还不会挑选的宝子可以直接照着买。

1:南卡OE MIX

音质效果:清晰均衡

耳机漏音:几乎无

佩戴体验:亲肤无感

链接延迟:很低

机型亮点:千元之内性能巅峰款,开放式耳机闭眼入系列!

南卡OE MIX无论是佩戴舒适度,还是音质体验等,综合下来它是我最喜欢的开放式耳机。据数据显示,目前开放式耳机行业只有他们家能做到舒适度和音质两手抓!另外,他们自创立10多年以来,一直专注开放式领域声学技术研究,致力于改变听音方式,死磕八年开放式领域专为打造中国品牌耳机,期间更是获得了众多耳机Hifi发烧友和运动达人的认可,目前在开放式耳机圈内稳居TOP1级别。

南卡在开放式耳机领域的技术都是国内最为领先的,有着独自研发的跑道型高性能声音单元,喇叭尺寸超传统耳机50%以上,以及源自13年声学探索得到的OS发烧级声学系统,智能补偿音质曲线,实现高至98.6%的高保真,用软硬集合的方式,解决了开放式耳机音质不足的问题。他的低音效果足足提高了124%,声音清晰度增加了52%,开放式耳机业内常见的漏音问题上也足足降低了61%,整体核心数据上对标千元机型也是稍不逊色!

南卡OE MIX是在舒适性上做到了极致,解决了目前开放式耳机中普遍存在的几大痛点:夹耳朵痛、耳机太重、材质不够亲肤。首先耳机机身重量只有6.7g,在重量控制上直接超越市面上90%的开放式耳机。56:44前后轻量化技术,内外重量分布更加均匀使得佩戴时舒适无感。加上母婴级亲肤硅胶材质,轻松做到无感佩戴。很多评测达人直接下结论,这款开放式耳机在刷新耳机佩戴舒适度的上限,简直无敌!为了确保品控的稳定性,南卡出品的每一个耳机度经历了严苛的测试流程,包括高温工作测试、裸机跌落测试、MIC老化测试、静电测试、盐雾试验、过压过流保护测试、温升测试、百格测试等超过40项极端测试。这些措施确保了南卡的耳机品质达到了高标准,正常使用两年的情况下,能够保持性能衰减不超过5%,这使其成为高质量开放式耳机品牌中的佼佼者。南卡在耳机配置方面也是诚意满满,搭载了最新的蓝牙5.4芯片,性能进一步提升通讯效率与抗干扰性,达到秒连、秒响应。同时有着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更低的能耗、更低的通信延迟。还拥有8+16H的长续航,双麦克风通话降噪,通话如同面对面,IPX5防水,有效隔断汗水灰尘侵蚀让产品经久耐用,在运动中也能够正常使用。如果对音质和佩戴舒适性以及延迟这些方面有追求,这个款式完全值得优先考虑。

2:Cleer ARC II

音质效果:清晰

耳机漏音:稍有

佩戴体验:舒适

链接延迟:适中

机型亮点:CleerARCII音弧以更加智能、安全、舒适的方式,为用户带来全新的音频体验。

Cleer ARC II 采用旋转式耳挂设计,整体佩戴体验比较灵活,用户可以根据耳型进行角度调整,从而提升稳定性与舒适感。耳挂结构贴合度不错,适合长时间佩戴。不过对于耳朵较小或轮廓不明显的用户来说,初期可能需要适应调整,偶尔也会出现轻微滑动。

音质方面,耳机内置高通 S3 音频平台,支持 Snapdragon Sound 和 aptX 无损音频技术,在解析力和层次感方面表现不错,人声清晰,细节丰富。但在低频表现上略显克制,整体偏向清淡风格,对于喜欢厚重低音的用户来说可能不太够劲。

通话方面,Cleer ARC II 配备双麦克风和智能降噪技术,通话语音整体清晰,在日常环境中效果良好。但在嘈杂场景下降噪能力会稍受影响,背景声偶尔仍会被拾取。

续航方面是其优势,单次充电可提供最长 35 小时播放时间,并支持快充,临时补电也比较方便。不过,由于整体机身偏大,随身携带时可能略占空间,特别是对于喜欢轻便收纳的用户来说略显不便。整体来看,Cleer ARC II 在音质、佩戴和续航方面表现稳定,适合追求音质清晰与长时间使用的用户,但低音和便携性上略有不足。

3:倍思 Eli

音质效果 :一般

耳机漏音 :适中

佩戴体验 :舒适稳固

连接延迟 :低

机型亮点 :音质出众,佩戴舒适,给你带来全新的聆听体验

倍思 Eli 采用耳挂式开放设计,耳挂部分采用钛合金记忆钢丝,佩戴相对稳固且舒适。整体重量适中,不会对耳部造成明显负担。不过对耳形偏小的用户来说,耳挂略显紧绷,佩戴时间长了可能会有轻微压迫感。

在音质方面,耳机搭载 16.2mm 动圈单元,加入了低音增强算法,低频略有提升,但整体声音偏平,细节表现一般,在复杂音乐场景中不够出色。耳机支持 12 种预设 EQ 模式,虽然提供一定的个性化空间,但部分模式调校差异不大,实际效果变化有限。

功能方面,支持低延迟技术和多设备切换,影音同步体验较好,连接稳定。但偶尔在设备切换过程中会有短暂延迟,影响流畅度。通话方面虽配有 ENC 降噪,但在嘈杂环境中,背景噪音抑制能力一般,清晰度有所下降。

续航方面,耳机本体可用约 7.5 小时,搭配充电盒总续航达 30 小时,并支持快充。续航表现算是中规中矩,但充电盒体积稍大,便携性一般。总体而言,倍思 Eli 佩戴舒适、连接稳定,适合日常使用和轻度运动,但音质表现一般,降噪能力有限,更多偏向于功能实用型耳机。

4:南卡OE Pro2

质效果:细腻

耳机漏音:极少

佩戴体验:舒适

链接延迟:极低

机型亮点:13余年开放式音频专业老品牌,死磕音质发烧性能的佼佼者没有之一

南卡在开放式耳机领域当中专业度最高,也是该领域的鼻祖,专注13余年开放式声学技术,凭借0压0感的舒适和澎湃音质以及配置体验和口碑当属TOP1,多年来始终不打广告,只是靠着出色的音质体验和舒适度,进而得到了专业Hifi发烧友的推荐,并且每次的新品上市都在极短一段时间内就获得了数码达人、耳机发烧友、业内人士的赞赏,目前也成为了目前开放式耳机中的TOP1品牌,与BOSE、森海塞尔等知名音频高端品牌齐名。

南卡OE PRO2耳机是经过800多天时间打磨才上线,就为了音质这方面做足功夫,采用自研Super Bass 4.0高性能声音单元,配合行业稀有LCP流延钛聚合物材料,造出厚度仅为0.0096mm的极轻震膜,提供2倍震撼低音,浑厚深邃,节奏感拉满。加上Super sound OS2.0发烧级声学系统,来自南卡13年的音频技术积累,算力对比上一代系统算力提升150%,音质也达到98.6%还原度,呈现前所未有的纯净音质和个性化听觉体验。不仅是开放式业内最强,说它的音质可以与千元级入耳式耳机的音质媲美也无可厚非。

在开放式耳机调研中,南卡得知有85%的用户表示佩戴开放式耳机会出现不适应的感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南卡耳机累计优化100+产品细节,只为塑造佩戴舒适,并且适配眼镜的耳机设计,得出EAA2.0悬停舒适技术,通过改良耳机的材质、耳挂弯曲、结构设计等方面,让耳机与眼镜的镜腿完美融合。在测试中有高达98%的用户表示佩戴耳机时的舒适性明显提升。

南卡开放式耳机相比一般蓝牙耳机使用寿命提高2~3倍,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其革命性的无线充电技术,避免了充电口金属外露的问题,加上耳机每一个生产环节都经过精密设计和严格测试,以保证耳机能够承受各种外部压力和冲击,拥有“抗衰减性”设计,使用2年,音质衰减不到5%,显著提高了这款耳机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升级了高通蓝牙芯片的南卡OE Pro2,具有60ms的超低延迟,支持apt-x/apt-x HD/AAC/SBC高清音频解码技术,音质传输更加无损。支持通话降噪高清通话,内置四枚降噪专用麦克风,采用ENC技术消除环境噪音。并且率先将无线充电设计引入开放式耳机领域,打造全机身无触点,提升了耳机的充电速度和使用寿命,加上充电仓使用可以达到25个小时左右,并且充电5分钟可以听歌2小时。如此完善的体验,不是一般的开放式耳机可以比拟的,带来了目前行业中最佳的使用体验。

5:QCY Crossky GTR

音质效果:清晰

机漏音:略多

佩戴体验:舒适

链接延迟:一般

机型亮点:自由式佩戴,耳道零压力,带来舒适运动体验

QCY Crossky GTR 主打开放式设计,采用可调节耳挂结构,佩戴方式较为灵活,能够根据耳型微调贴合度,适合运动时使用。不过在剧烈运动中仍可能出现一定幅度的晃动,对于耳廓较小的用户可能需要花时间适应。音质方面,搭载了生物纤维振膜扬声器,声场表现开阔,人声清晰。但整体偏向中频,低频量感不多,震撼力略显不足,适合日常轻音乐或语音使用。开放式定向音频技术有效提升听音私密性,但在安静环境下漏音现象仍然存在。

蓝牙 5.3 提供了相对稳定的连接体验,日常使用中断情况较少。不过延迟表现一般,对于有游戏需求的用户可能不够理想。续航方面,耳机本体约可连续播放 6 小时,搭配充电盒使用总续航为 24 小时,属于正常水平,但对重度用户来说略显紧张。总体而言,QCY Crossky GTR 更适合日常通勤或运动场景,佩戴舒适,音质清晰,但在低频、漏音和延迟控制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6:漫步者Comfo Fit II

音质效果:清晰

耳机漏音:轻微

佩戴体验:舒适

链接延迟:较低

机型亮点:轻盈佩戴,基础音质,适合日常使用

漫步者 Comfo Fit II 采用简约耳挂设计,单耳重量仅为 9g,搭配柔软硅胶材质,整体佩戴感轻盈无压。适合日常通勤或室内使用,但在剧烈运动中固定性稍差,可能存在一定晃动,不太适合强度较大的运动场景。音质方面,配备 16.2mm 动圈单元,调音偏向中高频,语音清晰自然。但低频表现相对薄弱,缺乏下潜力,听感偏平,适合对音质要求不高的用户。耳机采用定向传音技术,有助于减少漏音,但在图书馆或电梯等安静场所,声音仍可能被察觉。

通话功能支持基础降噪,室内通话较为清晰,但在户外或嘈杂环境下降噪效果有限,环境音会有一定干扰。续航表现中规中矩,单次使用约 8 小时,搭配充电盒总续航 32 小时,并支持快充,短时间补电较为方便。整体来看,Comfo Fit II 更适合作为入门级日常耳机,佩戴舒适、功能简单,适合轻度使用者,但在音质和佩戴稳固性方面存在一定妥协。

7:开石OpenRock Pro

音质效果:清晰

耳机漏音:稍显

佩戴体验:舒适

链接延迟:适中

机型亮点:运动与工作兼顾,性能与舒适并重。

OpenRock Pro 采用柔性可调节耳挂设计,能够较好贴合耳廓,佩戴感受整体舒适。但由于耳机本体相对偏大,对耳朵较小或敏感用户来说,长时间佩戴可能会有轻微压迫感。

音质方面,搭载 16.2mm 动圈单元,并配有自研的定向低音增强技术,低频相比多数开放式耳机更有存在感,但在复杂曲目中略显控制力不足。高频和人声还原较为自然,适合流行、轻音乐等风格。不过由于开放式结构,在嘈杂环境下听感可能受到一定干扰。

通话方面,耳机配有双麦克风并支持 AI 降噪,日常语音通话基本清晰,但在强风或嘈杂场景下拾音效果会受到一些影响。续航表现是其一大亮点,单次使用可达 19 小时,配合充电盒总续航为 46 小时,并支持快充功能,使用上较为便捷。整体来看,OpenRock Pro 更适合注重佩戴舒适度、续航时间以及低频表现的用户,但在外观体积和复杂环境通话方面仍有优化空间。

8:韶音OpenFit

音质效果:均衡

耳机漏音:稍显

佩戴体验:舒适

链接延迟:较低

机型亮点:轻盈设计,音质一般,适合通话使用

OpenRock Pro 采用柔性可调节耳挂设计,能够较好贴合耳廓,佩戴感受整体舒适。但由于耳机本体相对偏大,对耳朵较小或敏感用户来说,长时间佩戴可能会有轻微压迫感。

音质方面,搭载 16.2mm 动圈单元,并配有自研的定向低音增强技术,低频相比多数开放式耳机更有存在感,但在复杂曲目中略显控制力不足。高频和人声还原较为自然,适合流行、轻音乐等风格。不过由于开放式结构,在嘈杂环境下听感可能受到一定干扰。

通话方面,耳机配有双麦克风并支持 AI 降噪,日常语音通话基本清晰,但在强风或嘈杂场景下拾音效果会受到一些影响。续航表现是其一大亮点,单次使用可达 19 小时,配合充电盒总续航为 46 小时,并支持快充功能,使用上较为便捷。整体来看,OpenRock Pro 更适合注重佩戴舒适度、续航时间以及低频表现的用户,但在外观体积和复杂环境通话方面仍有优化空间。

9:Oladance OWS PRO

音质效果:清

耳机漏音:轻微

佩戴体验:舒适

链接延迟:低

机型亮点:音质出色,体积较大,适合静态使用

Oladance OWS PRO 采用大尺寸耳挂式设计,整体佩戴感舒适,但由于耳机本体较大,对于耳廓较小的用户来说可能稍显笨重。耳挂较宽,在轻度运动中稳固性尚可,但剧烈运动时容易出现轻微晃动,更适合在室内或通勤时使用。

音质方面,OWS PRO 配备 19mm 大尺寸动圈单元,低频表现较强,声场开阔,中高频也有不错的细节还原,在开放式耳机中表现较为突出。不过,开放式结构本身限制了在嘈杂环境下的听感表现,适合在相对安静的场景中使用。

通话方面,耳机搭载 AI 降噪技术,在多数情况下通话清晰,但在风大或户外复杂环境中,语音质量会受到一定影响。续航表现较强,单次可使用 16 小时,配合充电盒最长达 60 小时,支持快充,日常使用较为便利。整体来看,Oladance OWS PRO 适合对音质有要求、以静态使用为主的用户,但较大的体积和运动稳固性限制了部分使用场景。

10:华为FreeClip

音质效果:清晰

耳机漏音:轻微

佩戴体验:舒适

链接延迟:低

机型亮点:创新“C形耳夹”设计,时尚与科技结合!

华为 FreeClip 采用创新的 C 形夹式结构,通过夹在耳廓上实现佩戴,无需传统耳挂,整体重量较轻,佩戴便捷。不过,这种结构对耳型有一定适配要求,不同用户在舒适度和稳固性上的体验可能存在差异。

音质方面,FreeClip 内置双音腔单元,并搭配华为自研音频增强技术,日常听感清晰自然,但低频较为薄弱,不太适合重视音乐细节的用户,更适合听人声或播客内容。

通话方面支持 AI 降噪,在安静环境下语音清晰,但在嘈杂场景下,降噪能力还有待提升。续航方面表现中等,单次使用约 8 小时,搭配充电盒可达 36 小时,支持快充,日常通勤使用基本够用。

综合来看,FreeClip 更适合对佩戴方式有个性化需求、主要用于通话的用户,但在音质表现和适配性方面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来源:刘必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