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1849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打针一次,血压终身正常”,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不少人已经开始动心。真的有这种神奇的疫苗吗?高血压,能被打一针就解决?今天就来把这件事讲明白。
很多人觉得高血压不就是“老年人才得的毛病”?其实完全不是。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45亿,平均每4个成年人里就有1个血压异常。不仅老年人,年轻人熬夜、肥胖、压力大,也早早加入高血压的队伍。
高血压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一开始并不痛不痒,但长年累月地伤害心、脑、肾等重要器官。脑梗、中风、心衰、肾衰,都可能是它留下的“后手”。
所以,控制血压,不是为了今天舒服,而是为了未来不后悔。
很多人一听医生说要长期吃降压药,就立刻退缩了:“这药吃多了有副作用”“我不想一辈子靠药活着”。但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目前还不能根治,就像糖尿病一样,它不靠药物,是很难控制住的。
降压药不是毒药。只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副作用是可以控制的,获益远远大于风险。现在的降压药种类多、选择多,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个性化用药,哪怕不适合,也可以换。
更重要的是,长期服药控制好血压,可以有效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其被中风、心梗拖垮生命质量,不如每天吃一颗药来守住健康。
最近“高血压疫苗”这个词开始在社交平台刷屏,说是打一针就能控制血压,甚至终身见效,有人已经迫不及待想试。
这事儿靠谱吗?先给你泼一盆冷水:目前所谓的“高血压疫苗”,还远远没到可以临床使用的阶段。
它的原理是通过免疫方式,让身体产生抗体,从而调节血压相关的激素系统。听起来很高大上,研究确实也在推进中,但大多都还停留在动物实验或者早期临床试验阶段。
比如,日本曾有一款名为CYT006-AngQb的疫苗,主打针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来降低血压,早期在小范围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一定效果,但后续研究发现控制效果不稳定,没能进入推广阶段。
所以,现在市面上并没有任何一个经过国家批准、可以临床使用的“高血压疫苗”。不管广告打得多响,一旦有人说打一针就能终身控制血压,那一定是忽悠。
高血压患者太多,长期吃药负担重,全球科学家都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从2000年后,世界各地就开始研究“高血压疫苗”。
疫苗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一针管几年甚至终身,依从性好,成本低,对资源紧张的地区尤其有意义。
但问题也很多。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复杂,单靠一种免疫反应很难全面控制血压。疫苗打进体内,万一抗体反应过强或者不受控,可能会带来新的健康风险。
所以,虽然科研还在继续,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种疫苗能真正做到安全、稳定、长期有效地控制血压。
高血压疫苗可能是未来的方向,但我们不能等着“未来救命”。现在要做的,还是得脚踏实地。
1. 规律吃药,按时复查。别信偏方,也别自己停药。
2. 控制体重,合理饮食。少盐、多蔬菜、控油、戒烟酒。
3. 坚持运动,保持充足睡眠。哪怕每天快走30分钟,也有帮助。
4. 管住情绪,学会减压。情绪波动会让血压坐上“过山车”。
这些看起来普通,但每一条都是真正能降低血压、延缓并发症的关键。比起一针打下去高枕无忧,这些才是最实在的“疫苗”。
现在很多所谓的“高血压疫苗”广告,其实根本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打着“国际科技突破”“专家推荐”“央视报道”等旗号的,大多是商业骗局。
要记住一句话:真正的医学进展,是不会通过短视频、朋友圈、直播带货来发布的。
国家药监局官网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会第一时间发布相关产品的批准情况。只要还没被官方批准上市,就说明它还没通过安全性和有效性考验,绝不能轻信。
高血压不是感冒,也不是疫苗能一劳永逸的病。它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
我们当然希望未来有一天,真有一针解决高血压的技术出现。但在那一天来之前,我们要做的不是幻想“捷径”,而是踏实把握当下能做的每一步。
每天按时吃药、控制饮食、定期监测、保持运动,这些才是真正控制高血压的“终身疫苗”。
参考文献:
①.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R]. 北京: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2023年.
②.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Z]. 2020年.
来源:说一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