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赛场顶灯白晃晃地亮着,他仰头眨了好几下眼,喉结上下滚动的幅度大得连第三排观众都看得清。
赵心童世锦赛后这话太戳心了。
赛场顶灯白晃晃地亮着,他仰头眨了好几下眼,喉结上下滚动的幅度大得连第三排观众都看得清。
你说这人怪不怪的,明明眼眶都憋红了,偏要扯着嘴角笑:"得谢谢罗尼,真的。
"
这场景让我突然想起去年英国锦标赛后台那幕。
奥沙利文当时正拿矿泉水瓶当球桌,食指在瓶身上来回比划线路,瓶盖"啪嗒"滚到我皮鞋边上。
我刚弯腰捡起来,就看见赵心童盯着那个皱巴巴的瓶盖直乐——敢情这师徒俩早就练就了隔空传话的本事。
要说火箭对这小子是真上心。
前年世锦赛资格赛决胜局,赵心童咖啡球擦到粉球那会儿,观众席第七排"唰"地窜起来个人影。
定睛一看,奥沙利文手里那块白手帕早把金丝眼镜腿缠成了麻花,坐下时硬是压得折叠椅"吱呀"惨叫。
最绝的是赛后通道里那声"咣当"。
赵心童清台收下比赛那刻,奥沙利文直接拿肩膀撞他:"这杆儿够硬气!"撞得小赵差点把奖杯磕墙上。
这师徒缘起得也够戏剧。
当年德国大师赛后台,刚转职业的赵心童正猫着腰擦杆头,突然"啪"地飞来块蓝汪汪的东西。
"用我的,软芯儿!"奥沙利文撂下这话就晃着走了,留下小赵攥着那块巧克粉愣是打到资格赛通关。
现在去赵心童公寓翻他球杆盒,准能看见那块用得只剩月牙形的蓝粉块。
有回记者打趣问怎么不换新的,他转着杆头笑:"这玩意镇场子可比求神拜佛管用。
"
要说奥沙利文教徒弟,那是真舍得下猛药。
去年上海大师赛那杆147,老奥在解说席拍桌子拍得导播都皱眉:"这杆儿跟我二十岁偷鸡那招一模一样!"
结果双打赛自己走位失误,反手就拍赵心童屁股:"行啊小子,现在能给我擦屁股了。
"
可严起来也是真吓人。
有次训练赵心童连丢三杆简单球,奥沙利文"咣"地把球杆横在台面上:"打不进十遍别惦记晚饭!"
那天场馆保洁阿姨收工前,还看见个小伙子衬衫后背湿得能拧出水来。
今年世锦赛半决赛决胜局,咖啡球"咣当"撞袋角那声,全场观众倒抽冷气的声音跟台风过境似的。
你猜怎么着?赵心童坐回椅子掏出块蓝手帕——眼尖的发现跟奥沙利文去年擦眼镜那块一模一样——慢悠悠擦完杆头,愣是连眉毛都没抖一下。
观众席角落里有位戴鸭舌帽的大叔,手里记分卡早捏成了咸菜干。
后来记者逮住他问观赛感受,奥沙利文扯了扯皱巴巴的领口:"总算学会用后槽牙咬住机会了。
"
要说这师徒俩日常,活脱脱像说相声的。
球员餐厅的烤鸡沙拉成他俩暗号,奥沙利文每回都要把鸡胸肉夹过去:"嚼这个长劲道!"
有次赵心童盯着餐盘走神,叉子"叮叮叮"敲盘子的脆响惊得隔壁桌希金斯叉子上的西兰花都掉了:"罗尼你这当爹当上瘾了?"
现在去奥沙利文家车库,准能瞅见两个定制球杆盒。
红的那个烫着金边,蓝的镶着银线,据器材商透露,光是盒盖弹簧就调试了二十多遍。
有狗仔拍到赵心童公寓到奥沙利文别墅那条路上,隔三差五就有辆黑色路虎慢慢悠悠晃过去,后座塞满橙子香蕉——敢情这是把超市当训练场了。
要说斯诺克圈里这么掏心窝子的师徒可真不多见。
奥沙利文有回喝多了跟朋友唠:"好苗子就跟新烤的司康饼似的,不趁热抹黄油就糟践了。
"
赵心童在直播里被粉丝起哄,摸着后脑勺憋出句:"我师父那双眼,比鹰眼系统还毒三分。
"
眼下最让人惦记的,是奥沙利文车库那俩球杆盒到底啥时候送出手。
器材论坛上天天有人开盘下注,赔率都赶上欧冠决赛了。
倒是赵心童最近练球时,总有意无意瞟自己那个用旧了的杆盒,嘴角要翘不翘的。
要说这师徒俩往后能碰出啥火花,咱可就等着瞧好了。
下赛季世锦赛要是真来个师徒对决,估计连裁判都得提前备好降压药——这俩打起球来,一个像老狐狸布陷阱,一个像小豹子冲山头,保准把记分牌折腾得噼啪乱响。
不过照我看,真到那时候,最紧张的恐怕是观众席上某个攥皱手帕的"热心观众"。
你信不信?就算赵心童把冠军奖杯捧回家,奥沙利文准得来句:"那杆蓝球要是加个塞就更漂亮了。
"
来源:空穆郡下飞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