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与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领导的跨国团队6日宣布,全球首次实现磁性量子计算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研究团队通过“光子-磁振子混合芯片”,在磁性材料中成功完成多信号无损干涉实验,为解决量子计算机信号传输难题开辟新路径。该成果分别发表于《npj自
据韩联社5月6日大田报道,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与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领导的跨国团队6日宣布,全球首次实现磁性量子计算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研究团队通过“光子-磁振子混合芯片”,在磁性材料中成功完成多信号无损干涉实验,为解决量子计算机信号传输难题开辟新路径。该成果分别发表于《npj自旋电子学》及《自然-通讯》期刊。
传统磁振子技术因信号传播距离短、难以维持量子相干性而受限。团队创新性地在两块钇铁石榴石磁体间植入超导谐振器,利用微波脉冲实现纳米级精准操控。实验显示,磁振子信号在传输中实现零损耗,且通过调节脉冲间隔与频率,可自由控制量子态相干性。该技术使量子信息处理功耗降低90%,为构建非互易性抗噪量子电路奠定基础。
“这项技术从‘创造世界未有之物’的构想出发,”项目负责人金甲镇教授指出,“它标志着量子设备研发迈入新阶段。”该芯片未来可应用于量子存储器及低功耗量子处理器,有望推动室温量子计算机研发进程。
(编译:雅慧)
链接:
来源:邮电设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