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并非所有的生命旅程都一帆风顺。早期自然流产、晚期胎儿丢失、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缺陷等等,都会影响生命孕育的质量。相关报告显示,我国每年出生缺陷发生率约为5.6%,是导致婴儿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其发生与孕前、孕早期环境暴露,营养缺乏,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隋雪 通讯员 张晓辉
孕育健康宝宝,是每个家庭共同的心愿。从受精卵着床到心脏跳动,从器官初具雏形到胎动初现,每一个节点都是生命书写的奇迹。
然而,并非所有的生命旅程都一帆风顺。早期自然流产、晚期胎儿丢失、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缺陷等等,都会影响生命孕育的质量。相关报告显示,我国每年出生缺陷发生率约为5.6%,是导致婴儿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其发生与孕前、孕早期环境暴露,营养缺乏,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
“许多家庭误以为保障母婴健康,怀孕后做好孕产检就行了,实际上,从备孕开始,夫妻双方积极调整身体状态、规避风险因素同样关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罗琼表示,备孕的目标不只是怀上宝宝,更重要的是母婴健康,从备孕到早孕阶段的健康管理,是影响宝宝一生健康的基础。
罗琼介绍,备孕一般建议提前3~6个月启动,夫妻双方应共同接受孕前咨询,参与孕前检查,涵盖生殖系统、甲状腺功能、传染病筛查等。高龄夫妇、有遗传病史家庭还需要增加遗传性疾病的针对性检查。“孕前检查能帮助准备要宝宝的夫妇在怀孕前发现异常、及时治疗并避免潜在问题,还可以留出时间补充叶酸,调整身心健康达到最佳状态。
“对于一些可能发生母婴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我们也需要特别警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洪蝶介绍,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主要途径。未经综合干预措施,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率可高达30%;暴露儿童发生早产、低出生体重、围产期死亡等风险增加。但是,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尽早检测,及时治疗,落实综合干预措施,可实现98%以上的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成功阻断。
母婴健康不是运气,而是科学管理的结果。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潮新闻·钱江晚报联合浙江省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防治分会、浙江省健康教育协会妇幼健康促进与教育专委会,共同推出“助力早孕关爱 唱响生命繁华”特别直播,为准妈妈们献上健康大礼。
从备孕到孕早期,如何科学补充营养?
提高受孕概率,有哪些妙招?
有遗传病史、传染性疾病的家庭,如何“定制”健康宝宝?
怀孕后情绪来得太突然,怎么办……
5月8日15:00-16:0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罗琼,妇科副主任医师洪蝶将坐镇潮新闻、浙江大健康名医直播间,带来《准爸妈注意!迎接健康宝宝,做好这些准备》科普直播,围绕备孕到孕早期的健康管理,为万千家庭提供科学指南。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