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津这话说得实在,就像他笔下那盘油光水滑的红烧肉——看着热闹喜庆,内里却藏着文人自嘲的机锋。这位当代水墨界的"生活玩家",硬是把涮羊肉的烟火气搬进了文人画的雅集,您说他画里那些挤眉弄眼的胖人物、油渍麻花的美食图,哪幅不是笑着戳破艺术圈的矫情?
#寻脉国风#
李津说:我的画不是故意要逗谁笑,但是是有趣味的。
李津这话说得实在,就像他笔下那盘油光水滑的红烧肉——看着热闹喜庆,内里却藏着文人自嘲的机锋。这位当代水墨界的"生活玩家",硬是把涮羊肉的烟火气搬进了文人画的雅集,您说他画里那些挤眉弄眼的胖人物、油渍麻花的美食图,哪幅不是笑着戳破艺术圈的矫情?
要论李津的趣味,得从他蹲菜市场的写生说起。别人画速写揣着素描本,他偏拎个塑料袋装卤煮火烧,边啃猪大肠边盯着摊贩的油腻围裙。您看他《民以食为天》系列里,吃得满嘴流油的食客,腮帮子鼓得比寿桃还圆,可那用笔却是八大山人式的简约——明明画的是市井饕餮,偏要拿枯笔淡墨勾衣纹,这种"阳春白雪拌下里巴人"的混搭,可比段子手高级多了。
最绝的是他笔下的男女情事,活脱脱水墨江湖的周星驰。有幅《春宵》把情侣画成滚在花被里的年画娃娃,男的脑门锃亮如寿星,女的腮红赛过猴屁股,可那交缠的衣带偏用吴昌硕的金石笔法写出,生生把风月场搞成了书法展。这种"俗到极致反成雅"的恶趣味,就像他自嘲的:"咱是拿文人的笔,画俗人的乐。"
不过您可别以为李津只会插科打诨。他画《自画像》系列,把自己塞进大红大绿的戏服里,扮贵妃醉酒嫌不够,还得在额角添几根白发。那用色艳得晃眼,可眉眼间的荒诞感,倒像是徐渭喝了二锅头在唱摇滚。这种"笑着疼"的幽默,恰如他说的:"生活就是个烂柿子,与其假装闻不到馊味,不如蘸着墨汁画它个汁水淋漓。"
看李津近年的新作更见火候。《宴饮图》里满桌龙虾鲍鱼,可食客们的表情个个像在喝中药——左边老板举着手机直播,右边网红对着补光灯假笑。他用没骨法泼出满纸朱砂,却在杯盘狼藉间藏了枚宋画里才见的青瓷碗,这种"古今混战"的戏谑,可比直接画讽刺漫画高明十倍。
说到底,李津的趣味不在抖机灵,而在把水墨从云山雾罩的仙界拽回人间。就像他画里总出现的火锅,红汤白汤翻滚的不止是食材,更是千年文人画传统与当代生活的对撞。这种"带着镣铐跳迪斯科"的创作,难怪他自己都说:"我的画是水墨涮出来的毛肚,嚼着带劲,回味泛苦。"
来源:水墨陈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