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位拥有二十多万粉丝的玉石博主「柴怼怼」突然发布视频,指控胖东来将成本几百元的玉石卖数千元,毛利率高达100倍等耸人听闻的言论。
作者 | 栗秋
来源 | 广告案例精选(ID:ad2829)
前两天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突然将抖音账号所有内容私密,只留下一句悲愤宣言:
“如果不让柴怼怼这种随意污蔑伤害他人的行为受到应有的处罚,我会主动关闭或永远离开胖东来这个企业!”
图源:胖东来于东来
究竟是什么风波,让于东来愤怒退圈?1
玉石暴利罗生门
故事的开始要从一位抖音博主「柴怼怼」说起。
这位拥有二十多万粉丝的玉石博主「柴怼怼」突然发布视频,指控胖东来将成本几百元的玉石卖数千元,毛利率高达100倍等耸人听闻的言论。
更语言暗示网友胖东来存在“偷税偷税”、“靠玉石收割韭菜”等不良行径。
而偷税漏税的“证据”就是,觉得于东来一个开超市的怎么可能有几十亿,所以一定偷税漏税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这些未经第三方验证的无端指控,迅速引爆了全网。
曾经以“有温度、有良心”出名的企业在此刻成为了大家的讨伐对象,甚至不少人说“胖东来人设崩塌”、“原来胖东来也是奸商”等。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胖东来真的翻车了?
面对网红博主「柴怼怼」毫无底线的抹黑,胖东来没有选择沉默。
先是连夜公布2025年一季度数据:和田玉销售额2190万元,仅占集团总营收0.34%,综合毛利率15%-16%,远低于行业30%-50%的水平,绝对没有柴怼怼所说的100倍利润。
不仅如此,胖东来还公开了玉石定价标准:10 万以下商品毛利率 20%,10 万以上 15%,并且支持第三方检测 “假一赔十”,甚至晒出了供应商资质审查、三重质检流程和一物一码溯源系统。
图源:胖东来
这一数据,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打在了造谣者的脸上。
然而「柴怼怼」却并没有因为胖东来的有力回击而收敛。
又在小号直播间嘲讽胖东来用财报作秀,甚至狂妄的说道:“敢包庇于东来,就让谁下台”。
这种近乎无赖的行径,不禁让人对他的动机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图源:柴怼怼
这场闹剧也终于在5月3日达到高潮。
胖东来被气得发表了退圈言论,抖音平台也将「柴怼怼」的账号禁言了一个月。
2
自导自演的流量骗局
在官方还未下场前,一部分被柴怼怼带偏的网友对胖东来失望至极,也有一部分网友认为胖东来绝不会这样做,总之双方各执一词。
在舆论的发酵下,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
5月6日,许昌市监局突击检查胖东来珠宝专柜,随机抽检了13件和田玉商品,并公布了检查结果:
许昌胖东来唯初珠宝有限公司 2025 年 1 月至 4 月份所售出的所有和田玉商品,平均毛利率均不超过 20%;
所有和田玉商品均按照相关规定明码标价;被抽查的 13 件商品的手续也是齐全的,溯源体系完备,鉴定机构合法透明,鉴定证书合法有效。
实实在在的证明了胖东来没有“割韭菜”的行为,用事实还了自己的清白,也让那些曾经轻信谣言的人恍然大悟。
因此,这场风波纯粹就是「柴怼怼」自导自演的流量骗局。
即便证据确凿,也仍有网友坚信“无商不奸”,甚至有人趁机散布“胖东来资金链断裂”的谣言。
或许是因为动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流量便成为了最锋利的匕首,刺向良心企业。
3
祸不单行
就在胖东来忙于应对「柴怼怼」的恶意诋毁时,另一个地方的闹剧也同时上演。
5月1日,浙江嘉兴一家名为「胖都来」的商场高调开业。
其名称、LOGO、员工制服均与胖东来高度相似,甚至邀请了多位明星发视频宣传。
图源:胖都来
面对网友质疑,该公司辩称:“胖”寓意丰盈、富足、美好,“都”取自集团董事长的姓氏,所以才叫「胖都来」。
然而网友这次并不买账,认为胖都来就是恶意抄袭,并在官方账号下说道:
该超市适合卖一些“雷碧”、“白事可乐”、“康帅傅”等山寨品牌,指责胖都来是山寨超市。
然而面对网友们的指摘,该公司表示欣然接受,并希望凭借商品和服务,把这些调侃转化为好口碑,还称“毕竟名字只是符号,品质才是关键”,可以说脸皮很厚了。
祸不单行的胖东来对此情况迅速反击,公开声明“将追究到底”,并向市场监管总局投诉“胖都来”商标侵权,并寄送律师函。
有专家指出,「胖都来」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利用名称近似误导消费者,且其注册的9类“胖都来”商标尚在审查期,极可能因胖东来的驰名商标地位被驳回。
4
总结
胖东来在短时间内,接连遭遇 了「柴怼怼」 的恶意诋毁和「胖都来」 的侵权闹剧。
或许是因为企业被架上道德神坛后,善良反而成了软肋,“碰瓷”也成为了流量生意。
这样的无端诋毁,是否会让劣币驱逐良币?
但幸好,事实是最好的反击,法律也不会纵容碰瓷。
监督不等于诋毁,批评需基于事实,流量不应凌驾于法律,自媒体更非法外之地。
胖东来的维权不仅是为一家企业的清白,更是为了捍卫商业的底线。
要让作恶者付出代价,让实干者免于心寒。
谣言终会消散,但时间会证明,只有诚信与透明,才能撑起真正的“商业神话”。
来源:营销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