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捡了个钱包还失主 他给我五百我没要 十年后我去面试,主考官是他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7 09:49 2

摘要:老话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这辈子做过的大事小事早就记不清了,唯独十年前那个冬天捡钱包的事,仍然记得一清二楚。

老话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这辈子做过的大事小事早就记不清了,唯独十年前那个冬天捡钱包的事,仍然记得一清二楚。

那年我刚从县城技校毕业,在县电子厂打工。工厂在开发区,离县城有点远,我就在工厂附近租了间十平米的小屋子。屋子是一个老大爷的,他自己住隔壁,院子里种着几棵柿子树,到了秋天,红彤彤的柿子挂满了枝头,倒是挺好看的。

那天下午下班,天已经黑透了。工厂的通勤班车坏了,我只好走回住处。开发区的路灯坏了好几盏,黑咕隆咚的,就我一个人走在路上。冬天的风呼呼地刮,卷着几片枯叶从我脚边滚过去。

正走着,脚下踢到了个硬邦邦的东西。我低头一看,是个钱包,看着还挺新。我捡起来,四下看了看,一个人影都没有。这钱包是黑色的,皮质摸起来很舒服,估计不便宜。我打开看了看,里面有几张银行卡,几百块现金,还有一张名片。

名片上印着”林云海 XX集团副总经理”,下面有电话号码和公司地址。这个公司我知道,是县里挺大的一家外贸公司,在开发区也有厂子。

说实话,那会儿我刚工作,工资才一千多,看到这钱包里的钱还真有点心动。但我爹从小就教育我,别人的东西一针一线都不能拿。钱包再宝贝,也得还给失主啊。

我就拨了名片上的电话。电话很快就通了,那边是个男人的声音,听起来有点着急:“喂?你好!”

“您好,请问是林先生吗?我在开发区这边捡到了您的钱包。”

电话那头明显松了口气:“真是太感谢了!我正发愁呢,钱包里有重要的东西。您在哪里?我马上过去取。”

我告诉他我在开发区的位置,他说二十分钟就到。

我就在路边的小卖部门口等他。小卖部的灯光昏黄,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婶,坐在小电视机前看着肥皂剧,电视里的声音特别大,说话都听不见。我在门口买了包康师傅香辣牛肉面的干脆面,一边嚼一边等。

过了大概半小时,一辆黑色的轿车停在了路边。车窗摇下来,探出一个男人的头:“同志,是你捡到我钱包了吗?”

我点点头,把钱包递给他。

他急忙接过钱包,打开看了看里面的东西,确认都在,才长舒一口气。这人看起来四十岁左右,西装领带,戴着一副细框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真是太感谢你了!”他从钱包里抽出五百块钱递给我,“这是酬谢你的,请收下。”

说实话,五百块对当时的我来说可不是小数目,差不多半个月工资了。但我还是摇了摇头:“不用了,举手之劳。”

他有点意外:“现在像你这样的年轻人不多了,坚持把钱包还给我,还不肯收谢礼。”

我笑了笑:“应该的。我爹说过,做人不图名利,但求问心无愧。”

他从车里出来,非要和我握手,还问了我的名字。我告诉他我叫王建国,是县电子厂的工人。他递给我一张名片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以联系我。”

我接过名片,心想这种大老板能帮我什么呢?估计也就是客套话罢了。我把名片随手塞进了口袋,很快就忘了这回事。

转眼十年过去了。

这十年里,我从电子厂辞了职,自学了电脑维修和网络工程,又去武汉读了两年大专,拿了个计算机证书。回到县城后,我在几家小公司做过技术支持,也自己接过活,日子过得还算可以。

去年底,县里那家外贸公司——就是林先生的那家公司,突然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要招网络工程师,待遇比县城其他公司高出不少。我就投了简历,没想到很快就接到了面试通知。

面试那天,我特意早到了半小时。公司在县城最高的写字楼里,装修得很气派。前台小姐领我到会议室等待。会议室宽敞明亮,桌子上放着几瓶农夫山泉和一盘水果糖。我有点紧张,伸手拿了颗糖剥开。

糖纸攥在手里不知道往哪放,我发现桌子下面有个小垃圾桶,桶边上贴着个便利贴,写着”请勿投放电池”,字迹歪歪扭扭的,像小学生写的。我把糖纸扔进去,正好看见里面有半个苹果,咬了两口就扔了,还挺新鲜的。

门开了,进来三个人,两男一女。走在前面的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西装笔挺,眼角有些皱纹,但精神矍铄。他朝我微微一笑,有种说不出的亲切感。

“王建国是吧?我是林云海,公司的技术副总。”他坐下来,翻开我的简历,“你的经历很有意思,能说说为什么从电子厂辞职去学电脑吗?”

我正要回答,忽然愣住了——林云海?这名字怎么这么耳熟?我努力回想,突然反应过来:十年前那个丢钱包的不就是他吗?

不过我不确定他还记不记得我,而且这是正式场合,我也不好提那么久远的事。我就按照准备好的回答说了我的职业规划和经历。

面试进行了大约一个小时,问的问题都挺专业的。期间有一次空调突然停了,大家都抬头看了看。林总说:“老毛病了,一到夏天就这样。”

另一个年轻面试官忙说:“我去叫物业。”说着站起来往外走,顺手从兜里掏出一包牙签,抽了一根叼在嘴里。

林总摆摆手:“别管它,一会儿自己就好了。”

果然,没几分钟,空调又呼呼地转起来。

面试结束后,林总把我单独留下,其他人都出去了。他看着我,眼睛里闪烁着兴味:“王建国,你还记得我们十年前见过一面吗?”

我有点惊讶:“您还记得?”

他笑了:“当然记得。那天我参加完客户会议,回家路上发现钱包丢了,急得不行。钱包里除了现金和卡,还有一张我女儿的小照片,那是她五岁时拍的,我一直带在身上。你知道,那种纸质的老照片,丢了就没法再找回来了。”

我点点头。想起来我确实看见钱包里有张小女孩的照片,但当时也没在意。

“你不仅把钱包完好无损地还给我,还拒绝了我的谢金。”林总继续说,“我当时就想,这小伙子品德不错,将来肯定有出息。后来我偶尔还想起过这件事,想找你聊聊,但工作太忙,就一直没联系。”

“您太客气了,那只是举手之劳。”我有点不好意思。

林总看着我的简历:“看得出来,这些年你一直在学习进步,没有安于现状。说实话,这次面试我们考虑的人选有好几个,技术上都差不多。但我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品德和进取心。”

他停顿了一下,从办公桌上的笔筒里摸出一支笔,笔帽上咬痕明显:“这次面试你通过了,我们愿意给你这个岗位。工资比招聘启事上写的还要高一些。”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家公司在县里是数一数二的外贸企业,待遇也是最好的。

“真是太感谢您了!”我激动地说。

林总摆摆手:“不用谢我,这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我相信你会做得很好。”

他送我到电梯口,电梯门开了,里面站着个年轻女孩,二十出头的样子,穿着公司的工作服。她看到林总,笑着喊了一声:“爸。”

林总介绍说:“这是我女儿,刚大学毕业,在公司实习。”

我和她点头问好。电梯门关上时,我听见林总对女儿说:“这就是我跟你提过的,那个捡钱包的小伙子…”

就这样,我进入了林总的公司。公司的工作环境和待遇都很好,同事们也很友善。我负责公司的网络系统维护和升级,工作虽然忙,但很充实。

有一次,我去林总办公室修电脑,无意中看到他钱包里还放着那张泛黄的小女孩照片。我忍不住问:“这就是您女儿小时候的照片吧?”

林总点点头,眼神变得柔和:“是啊,她妈妈去世得早,我一个人把她带大。这张照片对我意义非凡。要不是你当年,这照片就找不回来了。”

他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个奖杯,下面垫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角度刚好让奖杯不会晃动。笔记本封面有些磨损,能隐约看到”1998年工作手册”的字样。

我注意到林总的办公室里有一个鱼缸,里面养着几条金鱼。鱼缸旁边的墙上挂着一幅书法,写着”厚德载物”四个大字。墙角的绿植有点蔫,底下的托盘积了一小滩水,但没人擦。

后来我才知道,林总和女儿相依为命多年。他白手起家创业,把女儿拉扯大,还把公司做到了全县首屈一指的规模。他为人低调,从不张扬,很多员工都不知道他的家庭情况。

有次公司聚餐,我坐在林总旁边。他喝了点酒,话多了起来:“建国啊,我这辈子见过太多人,有的人能力强但品德不行,有的人心地善良但不求上进。像你这样既有能力又有品德的年轻人,真的不多见。”

他给我倒了杯茶,茶杯边缘有条细小的裂纹,但他似乎完全不在意:“知道吗?当年你拒绝那五百块钱的时候,我就在想,这小伙子将来肯定不简单。”

我笑着说:“您太看得起我了。其实我当时就是觉得,做人要有点原则。”

林总点点头:“原则很重要。我这人最看重的就是诚信和坚持。当年公司刚起步的时候,有个大客户想让我走后门,给了我不少好处。但我拒绝了,结果丢了那单生意,公司差点倒闭。”

他喝了口茶,继续说:“后来那个客户因为走私被抓了,连带着合作的几家公司也受了牵连。现在想想,当时的坚持是对的。”

这时服务员上菜,一盘红烧肉放在桌上,香气四溢。服务员的袖口有点脏,上面还沾着一根头发。林总假装没看见,接过菜单签字,顺手把圆珠笔揣进了口袋。

那天聚餐回来,走到公司门口,忽然下起了大雨。我没带伞,正发愁怎么回家,林总从车里探出头:“建国,上车,我送你回去。”

车内很整洁,后座上放着一本《经济学人》杂志和一个小枕头。车载音响放着邓丽君的老歌,声音很轻。林总专心开车,没怎么说话。

到了我住的小区门口,雨还在下。我正要道谢下车,林总突然说:“建国,你知道吗?人这一辈子能遇到几个真心实意的人不容易。当年你拾金不昧,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善良。这十年来,我一直记着这件事。”

他递给我一把伞:“拿着吧,别淋湿了。”

那是把黑色的长柄伞,伞柄上刻着”厚德载物”四个小字。我接过伞,心里暖暖的。

走进小区,我撑着伞,想着林总的话。十年前的一个小举动,竟然会对我的人生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我不禁感慨,人生真是充满了奇妙的缘分。

有人说,好人不一定有好报。但我想说,做好事的意义,不在于期待回报,而在于那一刻你选择了做对的事情。就像我爹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做好人,心里踏实。”

第二天上班,我把伞洗干净,想还给林总。走进他办公室,发现他正在和一个老人聊天。老人头发花白,穿着朴素,手里拿着个塑料袋,袋子上印着县城某超市的logo,已经褪色了。

林总看见我,招手让我进去:“建国,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爸。”

老人和蔼地笑着,从塑料袋里掏出几个苹果:“小伙子,听说你就是当年帮我儿子找回钱包的人啊。这是我自己种的苹果,尝尝。”

林总笑着解释:“我爸退休后就回老家种果树,这都是纯天然无公害的。”

老人摆摆手:“哪有那么夸张。就是自己种着玩的,不打农药。”他转向我:“小伙子,你有空来我们村玩啊,我带你去摘果子。”

我连连点头:“一定一定。”

这时,林总的电话响了。他接起来,皱了皱眉:“好的,我马上过去。”挂了电话,他对我们说:“公司有点急事,你们先聊,我去去就回。”

办公室里就剩下我和老人。老人环顾四周,目光落在墙上的那幅”厚德载物”的字上:“这是我写的,字不怎么样,他非要挂在这里。”

我说:“写得挺好的。”

老人笑了笑:“我这辈子没什么文化,就记住了这四个字。我常跟我儿子说,做人要厚道,做事要稳重。他很小的时候,他妈就走了,我一个人把他拉扯大。那会儿日子苦啊,有时候一天就吃咸菜配米饭。”

老人的目光变得深远:“有一年,邻居家的钱被偷了,村里人都说是我儿子偷的,因为那天刚好看见他在那家门口转悠。我当时气坏了,我儿子怎么可能偷东西!结果第二天,真正的小偷被抓住了,是隔壁村的。”

老人叹了口气:“从那以后,我就告诉我儿子,做人一定要诚实守信,宁可受委屈,也不能做亏心事。”

我点点头:“林总就是这样的人,公司上下都很敬重他。”

老人欣慰地笑了:“他能遇到你这样的好员工,也是他的福气啊。”

这时,办公室门开了,林总走进来,手里拿着几份文件。他对我说:“建国,明天有个项目需要你去趟省城,大概三天时间。回来后我们讨论一下网络升级的事。”

我答应着,把伞递给他:“林总,谢谢您的伞。”

林总摆摆手:“留着吧,就当是个纪念。”

离开办公室,我捧着那几个苹果,心里暖融融的。窗外阳光正好,照在走廊的绿植上。一片叶子上停着一只蜻蜓,翅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十年前的一次偶然相遇,成就了今天的缘分。我想,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善有善报”吧。不是刻意为之,而是水到渠成的自然回报。

正如我爹常说的那句话:“做好事,要向善不向名。”

人生路上,我们播下的每一粒种子,终有一天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也许不是马上,但一定会在最好的时候遇见。

就像那把刻着”厚德载物”的黑伞,撑起的不只是一片避雨的天空,还有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情谊。

——————

晚上回到家,我把那几个苹果洗干净,切成小块,放在盘子里。妻子看见了,问:“哪来的苹果?”

我笑着把今天的事告诉她。她听完,若有所思地说:“看来你爹的话是对的,人这辈子,做什么事,最后都会有回音的。”

我点点头,咬了一口苹果,酸甜可口,格外香甜。

来源:牟牟说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