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安保竟藏着大艺术家?艺术圈秘密全曝光!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7 12:18 2

摘要:在生活日益繁忙的当下,我们的生活节奏几乎以分钟计算,我们期待一切毫不费事地发生,却又对过于快速的变化保持怀疑。我们对艺术与美抱有好奇,却发现自己找不出时间来对其进行细细欣赏。

在生活日益繁忙的当下,我们的生活节奏几乎以分钟计算,我们期待一切毫不费事地发生,却又对过于快速的变化保持怀疑。我们对艺术与美抱有好奇,却发现自己找不出时间来对其进行细细欣赏。

木心说,“无审美力者必无趣”,在难以触碰艺术的情况下,这似乎是难以反驳的一条评价。

“艺术变得不再特殊,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它能够在自己的生活里实现,也能够让我们有那么几个瞬间可以通过它感受到真实的世界”,这是祝羽捷希望发生的事情,也是我们希望艺术能够带来的改变。

我是艺术的爱好者,也是观察者,为了看艺术作品、看展览,我跑了很多地方,去过不计其数的美术馆。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看艺术”渐渐变成了我的一种生活习惯,也成为了我思考问题时的一种方法。但尽管如此,在看展览的时候,我还是常常会冒出来很多问题。

还记得第一次看到Jackson Pollock的作品时,对着大师笔下那些复杂难辨的线条,以及粗乱的网状结构,我几乎不知道他在表达什么。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在那些日子里,每一次我看展览的时候都会好奇,这些艺术作品,尤其是当代艺术作品,为什么总会出现一些不符合我们常规视觉体验的东西?难道这就是艺术吗?

后来慢慢发现,原来不止我一个人弄不明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和好奇。去年的时候,我曾带着这些问题和梁文道老师进行过一次很长的对话,想要看看我们能不能针对这些最有代表性的问题,做一档和艺术有关的播客节目。

在播客节目里面,就不是我一个人来分享了。与此相反,我们要根据当代艺术里面所涉及到的每一个环节,把相应的当事人邀请到台前,直接与我们分享他最真实的想法。

在有了关于这档播客节目的想法后,看理想和好好虚度时光两个团队的小伙伴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节目内容的策划和前期的录制准备工作。于是才有了播客节目《艺术折叠》。

在节目里,我想问问艺术家们,为什么艺术越来越难懂了?现成品、抽象绘画,疯疯癫癫的表演,没有剧情的影像,是什么让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成为了艺术?

我想问问策展人们,为什么展览语言也常常“晦涩难懂”,真的有必要吗?在策划一场展览的时候,是先有主题还是先有艺术家?策展人应该躲到艺术家的后面,还是站到艺术家的前面,替他们来解释作品呢?

我想问问艺术史学家们,你们会不会有时对艺术做了过度的解读?如何得出哪位艺术家在艺术史上更重要的结论?太多的理论又会不会干扰你们对艺术的欣赏?

我想问问美术馆的馆长们,你们会怎样去挑选艺术家呢?如何看待网红展?一场展览没有观众和没有艺术价值,你会更害怕哪一个?会不会担心美术馆变成了娱乐中心?

我想问问收藏家们,你们收藏的作品是为了升值拍卖,还是真的被艺术品所吸引,想要收藏起来?怎么去判断一件艺术品的投资潜力?一件作品的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你们会不会给自己的收藏做展览,将来把作品捐给公共机构呢?

我想问问美术馆的安保人员,你们作为美术馆里待的时间最长的人,最喜欢的展览和艺术家是谁?上班的时候会不会花很多时间来看艺术呢?如果遇到那些无理取闹的观众该怎么办?之前有没有目睹或经历过一些难忘的故事?

你们有没有想过转行去做艺术家?因为像布莱斯马登、索尔、莱维特、罗伯特曼格尔德这些大艺术家,他们曾经都是美术馆的安保人员。

我还会从微博上征集问题,帮助网友们一起提问。

在《艺术折叠》这档节目里,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艺术家徐冰,丁乙老师,策展人崔灿灿、朱朱,艺术史学者巫鸿、张宇凌,美术馆的馆长王薇、张然,藏家陆寻,还有美术馆安保人员,艺术工人,艺术品物流商人等。我们会把当代艺术的一整条流水线——从生产到展览、运输、售卖、收藏等各个环节,都展示给你。节目的主题也会涉及到艺术创作、艺术史、美术馆的运营和功能,以及如何收藏艺术等诸多方面。

在节目中,我们会与你一起分享对艺术的理解,一同聊一聊艺术在嘉宾们的生命里扮演的角色。就像我们的节目名称“艺术折叠”一样,艺术与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近,近到可以被我们随时折叠、随身携带。

我希望能够把这些艺术的答案都转化成一种可以交流的语言,也希望能够邀请你一起进入到我们的讨论中,让每一次的交流都能解答我们心里的一些困惑,让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和判断更有信心,与艺术的关系越来越亲密。

在当今时代,每天都有太多不确定的事情发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日趋忙碌,就连我们的眼睛也跟着忙碌了起来——目之所及的内容已经被大量的广告和媒体所占据,这让我们很容易失去耐心和专注力。

来源:看理想精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