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叫莫干德,2023年底从某市直机关退休,退休前已晋升二级调研员,每月养老金+职业年金+生活补助等超过一万元。照理说,我完全什么活也不用干,整天玩乐就可以了。然而,自从退休后,我每天都坚持在网络上写作,有时一天写一篇文章,有时两三天写一篇。虽说在网上写作并没有
素材/莫干德 创作/妮的呀大叔讲故事
我叫莫干德,2023年底从某市直机关退休,退休前已晋升二级调研员,每月养老金+职业年金+生活补助等超过一万元。照理说,我完全什么活也不用干,整天玩乐就可以了。然而,自从退休后,我每天都坚持在网络上写作,有时一天写一篇文章,有时两三天写一篇。虽说在网上写作并没有赚得多少稿费,但是我还是一如既往坚持下来。左邻右舍看见后,都说我不懂得生活。其实他们安知鱼之乐?
退休前,我是单位的笔杆子。单位领导的讲话稿,汇报材料,年终总结都是我写的。记得有一年,上级部门要来检查工作,单位领导原本叫办公室的一位同事写汇报材料。结果到了晚上10点多的时候,领导审阅后,才发现那位同事写的汇报材料根本不行。于是,打电话叫到办公室连夜加班写汇报材料。我一直写到深夜两点多钟才写好,但是考虑到领导可能休息了,不便于打扰,就等到第二天上午8点钟,直接送到领导办公室,领导在材料上修改几处后就通过了。
自打那次之后,单位有什么大的材料,领导都指定我来写。几年下来,我写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一次性通过。正是这个原因,领导也对我非常关照,把我从一个科员逐步提拔担任副处级领导。退休前,又晋升我为二级调研员。
我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和为单位写材料之外,工作之余,我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不少文学作品在国内各大报刊发表。例如,我写的散文《我的故乡我的香樟》发表在国家级报纸《法治日报》副刊上。
在我国农村,或许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镇村之宝”,或古代建筑、或奇珍异宝、或花草树木……而在我的故乡,“镇村之宝”却是两棵伫立在池塘边上的参天香樟树。据村里长辈讲,这两棵香樟树至少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遗憾的是其中一棵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被烧毁了,留下的另一棵半个世纪来依然风雨无阻地呵护着全村一百六十多户七百多人。香樟树已俨然成为村民心中的“守护神”。
香樟树历来被文人称赞,宋代诗人舒岳祥在《樟树》一诗中写到,“樛枝平地虬龙走,高干半空风雨寒。春来片片流红叶,谁与题诗放下滩。”用这首诗来形容我们村的香樟树再合适不过了。
我们村的香樟树枝繁叶茂,树高约二十几米,树冠犹如巨伞,遮天蔽日;躯干至少要四五个成年人才勉强合抱,集雄伟、英武、端庄于一身。或许是池塘里清冽甘甜的水滋养抚育,或许是日月星辰的光辉普照,香樟树生生不息。它就像村里慈祥、睿智、宽宏大度、饱经沧桑的长者,用巨大的树冠为村民拦风遮雨,荫庇一方黎民百姓。它如同守护神一般,时时刻刻守护着村里的一切,也守护着村民们的精神家园。
香樟树开花的时候,整个村庄的空气中弥漫着樟树的芳香。特别是在酷热的“三伏”天,大人们劳作之余,都会在樟树老根上坐着歇息闲聊片刻,大口的喝着凉茶,大蒲扇不时的扇动着,笑声从树荫底下飞向盛夏的天空,那么淳朴干净的忙碌和快乐。孩子们在树下玩耍,在池塘里尽情嬉戏……樟树底下俨然成了全村男女老少的乐园。
我家就住在距离香樟树大约八九百米远的地方。打从我孩提时起,每年冬季,祖母就常常带我到香樟树下拾取枯枝落叶,作为柴火。头一天刚把地上的枯枝落叶一扫而光,心想第二天可能再无所获了。可次日,当祖孙俩如约赶到香樟树树下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满地红的、黄的、褐的、灰的叶子,沿着根部向四面八方铺展开去,层层叠叠的,就像铺了一层地毯似的。我快乐得像鸟儿般地跳跃、嬉闹,两只小手不停地抓起枯叶撒进箩筐,枯叶却像天女散花般到处飞扬,飘飘落落地扑进大地的怀抱……从立冬到次年立春,我们祖孙俩每次都能满载而归。
天有不测风云,树也有旦夕祸福。大约是我十岁那年深秋的一个傍晚,在樟树下发生了一件令全村人终生难忘的事情。由于年代久远,这两棵香樟树长期经受风霜雨雪和雷击,其中的一棵大部分已经是空心化了。村里一老奶奶的小鸡钻进树洞,老奶奶就拿煤油灯去寻找,一不小心点燃了树洞里面的枯枝树叶,继而引燃树干,熊熊烈焰从里向外喷。老奶奶吓得瘫倒在地,人们七手八脚地将老奶奶抬到阴凉处,有的掐人中,有的拿冷水敷额头,不一会儿,老奶奶醒来,仍然吓得说不出话来。有一个中年妇女就将老奶奶背回家去了,但谁也没有责怪老奶奶一句。
由于樟树油易燃,风借火势,旋即,整棵樟树都笼罩的火海之中。虽然,村民们都纷纷拿来水瓢水桶救火,但是,面对熊熊烈火,简直是杯水车薪。好在是老天开眼,眼看整棵樟树就要化为灰烬之时,恰好下了一场大雨,浇灭了这场大火,否则的话,樟树附近的房屋都有可能夷为平地。大雨过后,这棵香樟就只剩下了光秃秃的躯干。后来,生产队请人将残存的树干锯成板块,村里每户都分得几块。有的家用来做家具,而我父亲用樟木做成木箱,至今仍用来装衣服。这棵樟树真正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听说另一棵樟树也差点离乡别土。二十多年前,很多村庄的古樟树面临了贩卖、倒卖、移栽的事情。村里有些人也蠢蠢欲动,想卖掉这棵樟树换钱花。村里的老人就谆谆告诫那些人:“人挪活,树挪死。这棵樟树是我们村的‘镇村之宝’,也是我们村离乡游子梦萦魂牵的精神家园,是万万不能卖的。”由于老人们的一致反对,这棵樟树至今仍然屹立在村里的池塘边上。我很庆幸我们村的那棵古香樟树依旧默默地守望着村民,也很感激村里的老人们保护了这棵“守护神”。这也算是村民们对香樟树这么多年守护的一种回馈吧。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香樟树见证着我们村一代又一代人的茁壮成长。村里走出了十多个大学生,毕业后有的进了政府机关工作,有的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的担任企业的技术骨干,还有的成了村里脱贫致富能手……大学毕业后,我便离开了这个生我养我的村庄,来到千里之外的广西工作。只是每次回到故乡,我都会来这棵香樟树下坐会儿,喃喃倾诉心底的思念。因为无论我身处何方,心都会飞向家乡,栖落在故乡的香樟树上。
散文《红树林的信念》发表在省级生活报《南国早报》上。孕育七千万年的希冀,穿越六千年的时光,携着秦风汉雨,在海岸漂移最终停滞的地方,红树林以男人的刚毅,以永久的悲壮,踏过陆地的坎坷,勇敢地迈向大海,在飓风和海浪狂奔的滩涂,埋葬了安逸的贪婪,埋葬了忍让的懦弱,埋葬了奴性的屈从......在所有草木不愿也不能立足之地,红树林以缄默的坚韧挽手并肩,用狂风暴雨演绎坚强,用卫士般的坚强守护着海岸和祖祖辈辈生活在海边的人们。
亘古以来,红树林饱受海水的侵蚀和海风的凌辱,叶子渗出的晶盐清香如梦,黝黑的枝干铁骨铮铮,苍劲古拙的气根纵横交错,强劲有力地构筑一座座立体栅栏,牢牢地擒住海边的泥滩,编织一张张绿色之网,坚韧地迎风拒浪。红树林经年风雕浪琢的头颅,不屈地伸向大海的苍穹,争一席擎天傲志。在生命的神圣和庄严里,以男人的姿势,旗帜般地在海边的滩涂上高高飘扬,奔腾的火焰燃烧出奉献的无私与热情,书写着大自然的奇美与壮丽。
潮涨潮落,生生不息。涨潮时,红树林枝枝叶叶几乎全部淹没,只露树冠,恰如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女子;退潮后,红树林又恰似含羞姗姗的少女露出海面,引来无数鱼、虾、蟹、贝、鸟纷纷登台献艺。在潮水的涌动中,红树林不惧恶劣环境,胎生繁殖,一棵变多棵,多颗生若干棵,谱出一曲曲顽强生存的圣歌。
当生命的颜色浸泡出白色结晶,当古老的民谣风化为游子的思恋,当渔民的情感沉淀成绿色的滩涂,红树林将爱情装饰得像风景一样卓绝守望,将灵魂净化得像海水一样碧蓝纯净,将生命铸造得像晨曦一样绚丽多彩.....
可又有谁知,表面风光的红树林,那封冻于心底的苦海,永远射不透厚厚的滩涂;那嘲笑天堂的嘴唇,却把无边的苦难关紧。红树林为什么有许多心酸没有唱过?为什么有许多心事没有吐露?它就是要用自己炼狱般的经历使人明白,活着就要与苦难博弈,倒下仍可生生不息,死后也要葬在滩涂!
我幻想携一颗曾经沸腾不已的心,一颗曾经翻越寒山的心,一颗曾经飞入云端的心,一颗曾经掠过大海的心,从遥远的唐宋赶来,在夕阳下微醺的海风中,点燃血色一样的晚霞,把红树林染成朱红,涂鸦成雄浑瑰丽的油画,让红树林在画中楚楚,让红树林在画中婍妮,让红树林在画中永生......可面对献身的红树林,我惭愧地流下泪水,崇敬的心情烫得像火,过往的虚幻冷得像冰。恍惚中,我躺在红树林的绿叶上静思,信念随小小的叶片一起飞向大海的天穹......
正是有了文学创作的基础,退休后我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沉溺于玩乐当中,而是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百家号等新媒体上创作,一年多时间创作了两百多篇生活故事。故事《我读高中时与县长女儿同桌,她用粉笔划出三八线,后来哭着要嫁我》在今日头条上阅读量达47万多次,在公众号上阅读量达7万多次。
我叫饶高明,1964年出生在一个山旮旯的小山村,我是大哥,下面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父母都是从土里刨食的农民,家里生活比较困难。1980年初中毕业时,我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被重点高中县一中录取。邻居们都说,饶高明的一只脚已经跨进了大学校门。进入县一中后,我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排在班级前3名。到了高一下学期时,有一个长发披肩,身材高挑,肤色白皙的女生到我们班上插班,班主任将她安排与我同桌。谁知,这位女同学一到教室,人尚未坐下,就拿出粉笔在桌子上划出一条“三八线”,声称不准我越过“三八线”,惹得全班同学嘻嘻哈哈大笑,我尴尬得满脸通红,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从此,我上课时谨小慎微,生怕越过“三八线”,无形之中增加了心理负担,分散了注意力。而反观女同学,却正襟危坐,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到了期中考试时,我的各科总成绩跌出班级前3名。
有一天下午,班主任把我叫去他的办公室,一脸严肃地批评我:“饶高明同学,我把那位女同学安排与你同桌,是想让你带动她的学习,你可不要有其它的念头哟!”班主任见我不吭声,又继续说道:“你知道那位女同学是谁吗?”我瞪大眼睛,看着班主任摇了摇头。“她是县长的女儿徐丽娜!”班主任似乎在说出一位伟人名字似的。我更加愕然了,县长的女儿怎么了?她坐在教室里就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嘛,值得这么大惊小怪吗?
打那之后,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时间,我都目不斜视,一直正视教室前方。也从不跟徐丽娜讲一句话,即使在课余与别的同学开玩笑时,只要徐丽娜走过来了,我马上噤若寒蝉......
一段时间后,徐丽娜终于忍不住了,她当着同学们的面大声嚷道:“饶高明,你是不是故意气我?我什么地方得罪你了?”我也针尖对麦芒地说:“你是县长的千金,我哪敢气你?你不是要划清界线吗?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徐丽娜听后,“哇”的一声伏在桌上哭泣起来,我吓了一跳,赶紧安慰她:“徐丽娜同学,我在跟你开玩笑呢,你怎么能当真呢?”徐丽娜又破涕为笑,嗔怒道:“饶高明,你真坏!”周围同学嬉皮笑脸地冲我挤眉弄眼......
真是不打不相识,自从那次之后,课桌上的“三八线”消失了,上自修课时,徐丽娜还会故意挪动凳子,朝我靠近些,说是方便向我请教,这样就不会影响周围同学,我也无话可说,只得默认她的行为。
徐丽娜伏在我耳旁,悄悄地告诉我,她家住在市里,妈妈在市人民医院当医生,爸爸去年从市统计局局长的位置上下派到这里当县长。她原本在市一中读书,因为成绩不好,又和班上一个男生关系好,所以她爸爸就不让她在市里读了,转学到县一中来读,还特别交代她不准跟男生走得太近。
我听后,感觉做当官人的子女也不容易,没有平民百姓子女自由,想到这里,反而有些同情徐丽娜。之后,在学习上,我也尽量地帮助她,她有问,我必答,有时候,一个问题要反复讲解好几遍,她才能弄懂。
徐丽娜经常从家里拿一些麦乳精、补脑汁和奶糖给我,我不好意思要,多次婉拒,但她却说:“这些都是别人送给我爸的,家里多得是,吃不完也浪费了,权当给你的补课费吧!”她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也只好收下。补脑汁自己留下喝,麦乳精和奶糖周末拿回家去给爸妈和弟妹他们吃。
高二开学时,就分文理科了。徐丽娜问我想读文科还是理科?我说读文科。徐丽娜也兴奋地说,她也要读文科。我问她为什么?你不是数理化成绩相对好些吗?她笑而不答。
我读文科,是因为我喜欢写作。记得高一时,学校举行过一次年级作文比赛,我写的散文《故乡的小河》荣获一等奖。我朗读道:“我思念故乡的小河/还有河边吱吱唱歌的水磨......随着时光的流逝,许多儿时的往事逐渐淡忘了,唯独留在记忆深处的是在故乡小河嬉戏情景,至今难以忘怀,时常在脑海中闪现。重拾那些早已逝去的生活片段,似乎又回到了童年时光......故乡的小河从不知辛劳,春夏秋冬把幸福的种子撒播,岁岁年年唱着欢乐的歌谣!悠扬的歌声从天际传来,我仿佛又看见了故乡的小河在轻轻荡漾。”
徐丽娜听了我的朗读,扑闪着一双大眼睛盯着我,带着艳羡的目光恳求道:“高明,你的作文写得太好了,你也教我写作文吧!”我开玩笑地说:“好呀,你要交拜师费哟!”徐丽娜像个女汉子似的拍了拍胸脯对我说:“你想要什么?除了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其它的都可以,包括本姑娘自己!”我听后,笑得前仰后翻,揶揄道:“我可不敢要你,像个孙二娘似的,说不定哪天把我包了饺子!”徐丽娜捧腹大笑......
在与徐丽娜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也渐渐地喜欢上她了。记得高二下学期的一天,那天早上她没来早自习,我着急地问她同宿舍的人,她们说徐丽娜生病了,我就去医务室找她,但没找到。下午上课时看见她了。她看起来精神萎靡,说话没有力气。我就偷偷地递了张纸条给她,上面写着:保重身体,早日康复!她拆开看后,对我莞尔一笑......
元旦那天,徐丽娜送给我一本带有密码锁的笔记本,我在上面写了很多东西,抄了些舒婷的诗歌,还有我俩交往的点滴。但是,我没有把笔记本给她看,想等到高考后再给她看,然后告诉她我爱她,我想和她在一起......
我和徐丽娜的事在班上传得沸沸扬扬的,但我一直没表白,因为我怕影响她学习,不管怎么说,我觉得谈恋爱这事多多少少会影响学习的。我都想好了,等到高考结束那个晚上,我就要跟她表白。
说真的,自从我和徐丽娜在一起就想过会有这么一天,但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徐丽娜的父母不知是通过什么渠道,很快就探听到一些传言,她父亲直接把我叫到校长办公室,训斥道:“饶高明,你不要自以为高明,到时候恐怕连高考都不能参加!”
我吓得战战兢兢地语无伦次说:“我错了,再也不敢了!”毕竟,读书能改变命运,大学对我来说真的很重要。我是农村出来的,我太明白这个道理了。回去后,学校就将我调到另一个普通班了。
几天后,徐丽娜叫人转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高明,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毕竟我爱过也被爱过,不管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样,我都很满足了......我瞥了一眼,立即将纸条撕毁,撒了一地。
高考结束后,我回到村里参加“双抢”劳动。有一天,邮递员送来一封信,我撕开信封,只见信笺上工工整整地写着:高明,我俩恋爱的事,是我告诉父母的,当时只想取得他们的支持。谁知,却弄巧成拙!我不指望你愿意原谅我,不奢望你会同情我,也不奢望你会回到我的身边。我知道自己很笨,我对你的爱是真实的......信尚未读完,我就气愤地丢进灶里烧掉。
八月下旬,我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只不过是本地一所师范专科学校的。父亲瞅着我脸上失望的神情,就悉心地安慰我:“师专也是大学,毕业后照样有工作分配,能够吃上国家粮,端上铁饭碗,又有什么不好呢?万一复读一年后考不上怎么办?”我被父亲说得无言以对。
我不忍心让父母失望,也不忍心再增加家里负担,就决定不再复读了,背起行囊去师专报到了。
读师专三年时间里,我如饥似渴地涉猎古今中外名著。每次去阅览室看书时,我都随身携带一沓卡片,用来抄录报刊杂志中的优秀词句或段落。一个晚上往往用去十几张卡片,虽然买卡片时也心痛钱,但是收获却很多,为以后创作积累了丰富的词语。
我还节衣缩食省下10元钱,参加一个杂志社举办的文学创作出函授班。杂志社每季度寄一本内部刊物给我们,刊物里面刊登文学名人谈写作的经验,作家的写作体会,也刊登一些学员的优秀习作。有一次,我写了一篇反映高中生谈恋爱的短篇小说寄给杂志社,不久就收到编辑部的退稿信,信中还肯定了小说的优点,同时说明了不采用的理由。这是一次对我创作触动很大的投稿经历,因为从编辑部退稿信中,我看到了文学创作的希望。
然而,不断希望也不断失望,三年来,我向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投稿几十篇小说、诗歌和散文,却没有一篇发表,我不禁怀疑自己,也渐渐心灰意冷,觉得文学创作属于那些成名作家。
1986年师专毕业后,我被分到一个偏僻的乡下初中任教。而我的同班同学有的留校,有的转行到政府机关,有的分到保险公司、外贸公司等企业,最不济也能分到县城中学。唯独我分到乡下初中,心里五味杂陈,情绪低落,时时借酒浇愁......
学校离我家有二十多里路,全部都是坑坑洼洼的山路。我每次回家时,村里人总用异样的目光看我,所以我就很少回家了。
一个下着瓢泼大雨的上午,父亲突然到学校看我,雨大,又走得急,他全身湿透了,腿上全是泥,已分辨不出脚上鞋的颜色了。我赶紧接过父亲脱下的斗笠蓑衣问道:“阿爸,家里出什么事了?”
父亲说:“见你星期天没有回家,担心你出事,你阿妈在家不放心,就催我来看你了。好了,你没有事就好,我回去了。”父亲连中午饭也不吃,便执意冒雨回家。
后来才从母亲的口中了解到,父亲怪自己没本事帮儿子跑关系分配到好一点的地方去教书,我去学校报到的那天,他整整一个晚上都没睡好觉。星期天见我又没有回家,于是,一大早就走了二十几里的山路赶到学校看我。父亲担心我没有经过多少风浪,怕我经受不住人生之初的打击,直到看见我在学校好端端的,才放心回家。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泪水渐渐模糊了我的眼睛……
想起年迈父亲的期望,我绝不能沉沦下去了。教学之余,我重新翻出读师专时的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课本,认真复习写作知识。每月还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钱来购买的散文、小说等文学刊物和书籍,反复阅读思考,学习别人的写作经验,尝试写各种题材的文学作品。教学之余,我把别人打牌聊天的时间用来写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多篇文学作品陆续在报刊杂志上发表。
有一天,我在读报时看见一篇名为《栀子花开》的文章,当时还好奇,谁的作品名字和我的一模一样,仔细一看,发现竟然是我的那篇!那一刻,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是我的作品首次在公开出版的日报上刊发!我激动得近乎失眠。稿件的发表给了我极大的鼓励,让我重拾写作的信心。从此,我的写作激情就像火山般爆发,几年时间在国家、省、市三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几十篇。
后来,组织上把我从乡村学校调到县党政机关专门从事新闻写作了。再后来,还是因为写作的原因,组织上又将我调到市级机关工作,几年后提拔我担任副处级领导。到市级机关工作后,我仍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几十篇文学作品,并发表在各级报刊杂志上。从学校到机关,从教师到处级领导,写作让我的命运转了个弯。
有一次,我因牙痛,就去市人民医院看牙医。结果在医院的收费处,看见徐丽娜正在收费,我正要转身离开,她却放下手中的工作跑出收费室,将我拉到一旁怨恨地说:“饶高明,我看你今天还能躲到哪里去?”我尴尬地说:“徐丽娜,你放手,在大庭广众面前拉拉扯扯像什么话?你有什么事,下班后再说!”说完,我拂袖而去......
晚饭后,我正在宿舍写一份讲话稿,突然传来一阵门铃声,我打开门后,一看是徐丽娜拎着一大袋东西站在门外,还未等我开口说话,徐丽娜侧身就径自进屋了,我无可奈何地将门关上。
“徐丽娜,我们多年未联系了,你就这样唐突地来找我,不怕你父母骂你吗?”徐丽娜听了我讥讽的话语,眼泪就像决堤的洪水立刻倾泻下来,哭着扑到我怀中,我惊愕得手足不知所措。“高明,你就这么狠心吗?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打听你的消息,可是没有一个人讲给我听!”听了徐丽娜的话,我的心不禁颤动起来,手也慢慢地扶着她的肩头......
徐丽娜哽咽着告诉我,那年高考时,她只考上了卫校,毕业后分配在市人民医院当收费员。她一直都在等我,没有再同别的男人谈过恋爱。前年她父亲因癌症去世了,母亲悲伤过度,一夜白了头。徐丽娜说,如果等不到我,就终生不嫁......
看着徐丽娜梨花带雨的样子,我初恋时的感受又回来了,我动情地告诉她,我恨过她!但不知为何,这么多年来,有许多女孩子追求我,我丝毫没有动心过,内心一直似乎都在等待一个什么人的出现......
徐丽娜听后,边哭边说:“高明,今生今世,我非你不嫁,你也要非我不娶!”我眼含热泪,点头答应“嗯、嗯、嗯”。随即,两人紧紧地相拥在一起......
阅读量达20万多次以上的故事有5篇,阅读量达10万多次以上的故事有14篇。虽说一年多的稿费才一万多块,但是日子却过得很充实。特别是在写作中的乐趣,妙不可言。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来源:書香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