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去两年游戏行业变局,从“流量为王”到“内容制胜”,中国小游戏赛道迎来结构性转折。以网易《蛋仔派对》、腾讯《元梦之星》、点点互动《无尽冬日》、途游游戏《三国:冰河时代》等为代表的产品,正以“高投入、长周期、强内容”的姿态重构行业逻辑。这些爆款背后,一个清晰信号
过去两年游戏行业变局,从“流量为王”到“内容制胜”,中国小游戏赛道迎来结构性转折。以网易《蛋仔派对》、腾讯《元梦之星》、点点互动《无尽冬日》、途游游戏《三国:冰河时代》等为代表的产品,正以“高投入、长周期、强内容”的姿态重构行业逻辑。这些爆款背后,一个清晰信号正在释放:小游戏市场的竞争已从单纯流量争夺,转向内容深度与用户体验的终极较量。
据《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3年小游戏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40%,但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同比下滑12%,玩家对粗放式产品耐受度持续降低,精品化需求倒逼行业转型。在此背景下,途游游戏凭借《三国:冰河时代》的强势登顶,成为“内容深耕”浪潮中的又一标杆案例,途游也因此刷新了品牌标签,成为SLG品类的重要研发商。
途游破局:《三国:冰河时代》的“长期主义”实践
《三国:冰河时代》是国内立项最早的一款冰雪题材的SLG,作为一款融合三国历史与冰川末日题材的SLG策略游戏,自上线后迅速冲上微信小游戏榜首位,首月用户突破2000万,七日留存率高达35%,远超行业均值。其成功背后,是途游对“长期主义”战略的坚持和实践。区别于国内外其他冰雪题材,《三国:冰河时代》的特色十分明显。游戏通过环境变量介入历史进程、资源体系重构、武将技能重定向,实现了“三国叙事”与“极端生存”的双向赋能。
在三国题材高度同质化的市场中,团队大胆加入“冰河末世”设定,游戏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与地理气候上的“小冰河期”结合切入,这种东汉末年,政权混乱和百姓生存的极端挑战,为三国题材赋予玩家更强的文化认同感与策略代入感;这种“传统+未来”的叙事模式,与米哈游《崩坏》系列的“科幻国风化”、网易《逆水寒》手游的“元宇宙武侠”形成呼应,展现头部厂商对文化融合的前瞻性。
途游投入超200人研发团队,利用途游先天的赛制优势,在游戏中突出了赛季剧本制,把群雄涿鹿、天下争锋、中原大战、荆州之战、兖州之战等植入游戏。这种“重投入”逻辑与腾讯《元梦之星》的UE5引擎移植、点点互动《无尽冬日》的3A级美术标准不谋而合,印证了行业“技术驱动体验升级”的共识,小游戏也能是“端游级”体验。
游戏上线后,团队通过“朋友小人功能”,玩家自行邀请好友成为自己管辖城内的居民,强化了社交体验,加深了情感链接,同时增强了趣味互动以及话题衍生,推动了社群裂变与口碑传播。这种“开发者-玩家”共生模式,与网易《蛋仔派对》的UGC生态建设异曲同工,为产品长线运营注入生命力。
《三国:冰河时代》的核心竞争力还在于三国IP的深度绑定与中轻度化改造,使其在SLG赛道中形成题材与用户门槛的双重差异化。既保留了SLG核心框架,又通过叙事差异形成辨识度。同时,《三国:冰河时代》还通过题材本地化、玩法融合、用户分层运营实现了对COK-like框架的再定义。
政策赋能: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层支撑
“网络游戏”作为服务消费的一种形式,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娱乐体验,还可以促进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这一过程同样是在创造就业和税收,促进消费。因此政策赋能是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层支撑。
2023年,中宣部发布《关于推动游戏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精品原创、强化科技赋能、深化跨界融合”三大方向。今年4月份,《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明确的试点任务中,包括“发展游戏出海业务,布局从IP打造到游戏制作、发行、海外运营的整个产业链布局”,鼓励产业上下游企业积极发展壮大游戏业务。
途游在采访中表示:“正是基于对政策导向的深度响应,我们以游戏为载体,既传承三国文化的精神内核,又通过技术创新展现中国智造的实力。”
“内容深耕”的战役,或许是下一个黄金时代的开端
当前,小游戏行业已进入“供给侧改革”深水区。腾讯、网易等大厂通过“技术降维”巩固壁垒,途游、莉莉丝、叠纸等腰部企业凭借叙事创新抢占高地、以差异化定位开辟细分战场。
可以预见,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选择的双重驱动下,唯有坚守“长期主义”、持续投入内容创新的企业,才能在这场品质竞逐中赢得未来。对中国游戏产业而言,这场“内容深耕”的战役,或许正是孕育下一个黄金时代的开端。(古雨)
来源:环球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