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警9次全部无视,搜查3次没找到床底下的尸体——神奈川县警又把日本网友整破防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7 12:42 2

摘要:神奈川县警又双叒叕上热搜了,这次是因为一起让人瞠目结舌的案件:20岁的冈崎彩咲阳在失踪数月后,遗体被发现藏在前男友家床下的行李袋里。更离谱的是,她在失踪前曾9次向警方求助,报警电话里满是恐惧和无助,可警方愣是没当回事。家属怒了,朋友也怒了,几十号人冲到警局抗议

神奈川县警又双叒叕上热搜了,这次是因为一起让人瞠目结舌的案件:20岁的冈崎彩咲阳在失踪数月后,遗体被发现藏在前男友家床下的行李袋里。更离谱的是,她在失踪前曾9次向警方求助,报警电话里满是恐惧和无助,可警方愣是没当回事。家属怒了,朋友也怒了,几十号人冲到警局抗议,场面一度失控。这事儿让人在扼腕叹息的同时,忍不住想问:神奈川县警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每次都是他们?

然而这一案件所暴露出并是不独属于臭名昭著的神奈川县警的问题,而是日本乃至全世界现代警察体系背后的深层症结。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背后的来龙去脉。

九次求救,

石沉大海

故事得从2024年9月说起。20岁的冈崎彩咲阳是个普通的川崎市女孩,平时做点兼职,生活平淡却也不乏小确幸。可她怎么也没想到,认识的一个男人会让她的生活彻底陷入噩梦。这个男人叫白井秀征,27岁,是她在酒吧认识的客人。

冈崎彩咲阳(左)与白井秀征(右)

两人短暂交往后,冈崎发现白井的暴力倾向,果断分手。但白井显然不打算放手,跟踪、骚扰、威胁接踵而至。9月20日,冈崎终于鼓起勇气向警方提交了被害报告,称白井不仅殴打她,还用刀具威胁她。警方受理了报告,但事情到这里就卡住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冈崎的生活像是被阴影笼罩。她多次报警,12月9日到20日的短短12天里,她打了9次电话给警方,语气里满是惊恐:“他在我家附近徘徊!”“我感觉他要杀了我!”可这些求救信号像是扔进了黑洞,警方既没有对白井采取实质性行动,也没有深入调查。甚至在12月22日,冈崎祖母家窗户被砸,家属报警求助时,警方轻描淡写地表示“没啥事件性”,连指纹都没采集。

直到2025年4月30日,冈崎失踪后警方才姗姗来迟,因涉嫌违反《反跟踪骚扰法》第四次搜查白井家,才在床下发现了一个行李袋,里面装着冈崎的遗体——部分已经白骨化,死亡时间推测为两个月前。

家属的愤怒可想而知。冈崎的父亲铁也在警局前痛斥:“我女儿打了9次电话求救,你们做了什么?她被威胁、被恐吓,你们却说没问题!”更让人寒心的是,警方在事后辩解:“我们没收到明确的跟踪骚扰投诉,冈崎自己不愿意我们警告白井。”这说法直接把锅甩给了受害者。家属则反驳,冈崎曾被白井用暴力逼迫写下撤回被害报告的信件,警方明明知道她被威胁,却选择视而不见。

家属对神奈川县警的不作为表示愤怒

前兵库县警刑警飞松五男站出来为家属发声。他调查后认为,警方初期的敷衍态度直接导致了悲剧:“他们说‘没事件性’,完全是事后找借口。冈崎被威胁撤回报告时,警方就该察觉不对劲,而不是放任不管。”飞松甚至直言,警方在掩饰自己的失误,试图用“受害者不愿意配合”来搪塞责任。

这不禁让人想起一个问题:为什么受害者的求救总是被轻视?冈崎的9次报警,换来的却是警方的冷漠。如果警方当时多一分认真,是否就能改变结局?背后的问题,恐怕不只是个案,而是整个系统对跟踪骚扰案件的认知偏差。很多人觉得“跟踪不算大事”,觉得“受害者夸大其词”,可正是这种偏见,让冈崎这样的求助者一次次被推向深渊。

法律成摆设,

警方的“形式主义”

神奈川县警在事件发生后,信誓旦旦地表示:“我们采取了必要措施。”这话听起来冠冕堂皇,可具体干了啥?据他们自己说,对白井进行了几次口头警告,至于更进一步的行动,比如书面警告或限制令?抱歉,没做。原因呢?“受害者不愿意。”这理由听起来就很耳熟,像极了某些官僚推卸责任的万能借口。

警署被受害者家属围堵

为了搞清楚这事儿,我们得聊聊日本的《反跟踪骚扰法》。这部法律诞生于2000年,背景是1999年的桶川跟踪杀人事件。那起案件中,受害者同样多次向警方求助,却被忽视,最终被前男友杀害。事件震动全国,促使日本制定了这部法律,允许警方在犯罪发生前就对潜在威胁采取行动,比如警告或禁止接近。理论上,这是个防患于未然的利器,可现实中,它常常变成一纸空文

前神奈川县警刑警、如今是犯罪学者的小川泰平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次事件完全暴露了警方的失职。跟踪骚扰案里,‘前任’是最常见的加害者,冈崎连续12天报警,警方不可能不知道情况紧急。可他们的应对就是走过场,几次口头警告,连书面记录都没有。”小川认为,警方的敷衍态度让这部法律形同虚设:“如果连这么明显的求救信号都处理不好,还要这法律干嘛?”

更离谱的是,警方在白井7次否认涉案后,依然没有申请强制搜查令,直到他出国逃到美国,才终于下决心行动。这期间,冈崎的遗体就藏在白井家床下,警方搜查了三次却一次也没发现。如果不是白井突然出逃过于可疑,估计这案子还得拖下去。小川直言:“这不是失误,是大失态。警方完全低估了案件的严重性,错过了救人的窗口。”

这事儿反映出的,不只是神奈川县警的办事效率低下,更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对跟踪骚扰的轻视。很多人觉得“跟踪不就是小打小闹吗”,可数据告诉我们,跟踪骚扰往往是暴力犯罪的前奏。日本警察厅2023年的统计显示,跟踪骚扰案件中,超过30%最终演变为暴力事件甚至凶杀案。冈崎的遭遇,正是这种忽视的恶果。而警方的“形式主义”——做做样子、走走流程——不仅没能保护受害者,反而让加害者有恃无恐。

30年前的旧账,

今天还没算清?

如果你以为这是神奈川县警第一次掉链子,那可就太天真了。30年前的坂本律师一家被杀案,早已让神奈川县警的“光辉事迹”名扬全国。那起案件中,坂本律师因揭露奥姆真理教的罪行被杀害,全家三口惨遭灭门。家属联络不到受害者后果断选择报警,警方却认定“可能是自愿失踪”,甚至在收到凶手寄来的线索信后,依然没能找到遗体。更离谱的是,警方明知嫌疑人身份,却放任他溜到国外,差点让案件石沉大海。坂本案的剧本,和冈崎案如出一辙:受害者求助被忽视,嫌疑人逍遥法外,警方事后忙着甩锅。

坂本律师一家

但神奈川县警的“黑历史”可不止这一桩。2018年,横滨市一名女子因家庭暴力报警,警方却以“家务事”为由敷衍了事,结果女子不久后被丈夫杀害。2020年,藤泽市一桩跟踪骚扰案中,受害者多次报警,警方仅口头警告嫌疑人,最终女子被刺伤险些丧命。等等这些案子都指向一个问题:神奈川县警对“非典型”案件的麻木,尤其是涉及跟踪或家暴的案件,总是习惯性轻视,直到酿成大祸才会打出“甩锅、鞠躬、下次再犯”的“组合拳”。X平台上,网友们毫不留情地吐槽:“神奈川县警是不是有‘不捅娄子不舒服’的传统?”

神奈川县警在日本人心中可以说是最不靠谱的警察了

冈崎案和坂本案的相似之处,简直让人怀疑神奈川县警是不是在同一个坑里摔了30年。两次事件中,警方都对求救置若罔闻,都在嫌疑人出国后才开始认真,都在遗体发现后忙着自圆其说。坂本案后,警方信誓旦旦要“吸取教训”,可如今看来,这教训也不知道吸取到哪里去了。冈崎案中,9次报警、7次问询、4个月的拖延,换来的是一具藏在床下的遗体。如果说坂本案是警方对新兴邪教犯罪的认知不足,那冈崎案呢?跟踪骚扰的危害早就不是秘密,警方却依然用“没事件性”打发家属,这种态度只能用“傲慢”来形容。

神奈川警署去年还因为不断捅娄子刚刚鞠躬道歉过...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警方的组织文化。神奈川县警的多次失误,指向一个共同的症结:官僚主义和自我保护。无论是坂本案、横滨家暴案,还是冈崎案,警方在事后都忙着撇清责任,而不是反思问题。X平台上,有网友一针见血:“神奈川县警的闭塞文化和上行下效的作风,根本不适合处理复杂案件。”还有人讽刺:“他们的座右铭是不是‘能拖就拖,能推就推’?”这种文化不仅害了受害者,也让公众对警方的信任一再崩塌。冈崎案中,家属和朋友的抗议,某种程度上是对警方长期不作为的集体爆发。而警方的回应——“我们尽力了”——只会让这种不信任雪上加霜。

所有求救

都应当被听见

冈崎彩咲阳的故事,是一场本可以避免的悲剧。她的9次求救,像是黑暗中的呼喊,却被警方的冷漠吞噬。神奈川县警的失职,不仅让一个年轻生命陨落,也让人们对整个司法系统的信心动摇。这起案件暴露的社会问题,远不止警方的无能,而是我们对跟踪骚扰的集体忽视、对受害者声音的习惯性漠视。

要改变现状,单靠骂警方恐怕不够。首先,法律的执行需要更强的力度。无论是什么样的法律,立法的出发点再好,但如果警方只把它当摆设,那再多的措施也是白搭。其次,警方的培训和文化亟需改革。面对跟踪、家庭暴力这样的“隐性”犯罪,警方需要更敏锐的嗅觉和更主动的作为,而不是等着“大事发生”才动。最后,社会观念也得跟上。跟踪不是“痴情”,骚扰不是“玩笑”,每一声求救背后,可能都是一条命在悬崖边上。

这不仅仅是给日本的一次教训,也让我们再次认识到“防患于未然”千万不能成为一纸空文,任何执法体系的疏漏都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参考资料:

[1]川崎市20歳女性遺体遺棄事件 警察は3度の任意捜査で遺体発見できず , TBC news

[2]「ストーカー被害」を訴えたのに、事情聴取は行方不明になった後…浮かび上がる捜査の問題点 , 読売新聞

[3]川崎市20歳女性遺棄事件 逮捕の男は女性行方不明6日後の任意聴取でストーカー行為認める 警察は強制捜査など行わず 今年4月の捜索で遺体発見 神奈川県警 , TBC news

[4]川崎市20歳女性遺棄事件 逮捕の男は女性行方不明6日後の任意聴取でストーカー行為認める 警察は強制捜査など行わず 今年4月の捜索で遺体発見 神奈川県警 , TBC news

[5]出国前に「つきまとい」認める 神奈川県警が7回任意聴取 川崎市の20歳女性遺棄 , テレ朝news[6]【川崎20歳女性死体遺棄事件】神奈川県警は最悪の結果を防げなかったのか、坂本弁護士一家殺害事件の教訓はどこへ , JB press

[7]神奈川県警が〝必要な措置〟主張も OB元刑事は苦言「大失態」「規制法の意味ない」川崎女性遺棄事件 , よろず~

※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 完 -

小通长期撩想兼职投稿的小伙伴

日本通丨517japan.com

转载原创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致力于做新鲜有趣的日本相关科普

给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日本

来源:日本通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