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路运动前四川反清起义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7 13:31 2

摘要:自1905年起,在四川各地均发生了历次武装起义活动。计有资阳红灯教起义、彭县之役,江油之役,丁未永宁、江安、泸州之役、成都之役,叙府、隆昌之役,巳酉广安之役,嘉定之役及庚戌黔江之役等。

保路运动前四川反清起义(1902-1909年)

保路运动之前的四川起义

一、保路运动以前四川历次起义概述

自1905年起,在四川各地均发生了历次武装起义活动。计有资阳红灯教起义、彭县之役,江油之役,丁未永宁、江安、泸州之役、成都之役,叙府、隆昌之役,巳酉广安之役,嘉定之役及庚戌黔江之役等。

彭县之役[1]

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三个多月,四川彭县爆发了大同军起义。这次起义虽然并不是由同盟会直接领导和发动的。但这次起义已不同于旧式农民的自发骚动,而且有鲜明的资产阶级革命的色彩。

彭县是川西平原的—个大县,位于成都的西北部,相距约九十里。1903年后,资产阶级革命思潮开始在四川传播。这时,“彭县算是一个‘开通’的县城了。正因为‘开通’,孙中山的革命主义就随之传播到县里来了。一部分读书人不满意维新,私下谈论起革命来。他们不只看见国内的政治一团槽,也感觉到外患的威胁。”杨钧、萧光前、刘子成等知识分子受到资产阶级革命思潮的影响,与具有激进思想的内江县知识分子余切联系密切。1905年10月,余切与“杨钧、汪泽,简化南、萧光前等会于双流之簇桥,谋于彭县起事”。2月初,余切、杨钧、萧光前等人率部分群众在彭县之石堰洞后山宣布起义,“提出‘驱逐鞑虏、创立民国’的口号,组织大同军,余切为元帅,杨钧为军师,歃血结盟,号召群众举事。”1905年12月13日,大同军“与彭县团练、堂勇暨什邡、新繁、崇庆各团练战于牧马河,团勇败"。“一时潜伏于蒙阳场,海窝子、河坝、思文场之大同军皆起”。彭县知县赵嘉惠惶恐万分,于是采取从内部瓦解的办法,派朱三益等人以乡土之谊去游说萧光前罢兵。萧光前经不起威吓利诱、退出了起义,大同军发生分化,简化南率所部也离去,余切、汪泽被迫“毁玺节帜”,隐匿到成都。彭县起义失败了。

彭县起义是与同盟会没有发生直接联系的一次具有独立性的起义。当时同盟会还没在四川开展组织活动,彭县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余切是两年后(1907年)才由熊克武,黎靖瀛介绍加入同盟会的。但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倾向的新知识分子,起义军提出了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革命口号,要求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因此,这次起义尽管是以会党为主体,但不再属于旧式农民革命的范围,而是20世纪初年,人民群众自发斗争向自觉的资产阶级革命过渡的产物,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革命色彩。

江油起义[2]

1905年至1906年初,部分留学日本的川籍同盟会员陆续返川,在四川建立组织,发展甚速。于是四川各地的革命起义凤起云涌。1906年,同盟会员李实首先发动了江油起义,揭开了同盟会在四川的武装斗争的帷幕。

李实,四川绵州人,1905年参加同盟会,以排满革命之说相传播,奔走于川北各地,与民间秘密宗教的首领何如道等人建立了联系。得到了他们的有力支持。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李实决定于1906年9月“发动革命于江油”[3]。因消息泄漏,川督锡良闻警,即派兵勇,团练掩袭。李实等人毫无防备,仓卒应战,兵败。李实率余部进入南部小燕山。“实虽屡败,而志卒不挠,益锐进不已。四方豪杰归之者众,若水之趋于壑,旬日之间,众至千余人。”[4]李实“立官职、制备旗帜、枪械、药弹”,刊刻告示,宣传反清革命。锡良调巡防军张孝候率军围攻。起义军与敌激战数日,李实壮烈牺牲,起义军瓦解,江油起义失败。

泸州、江安起义[5]

泸州、江安起义是四川同盟会有组织、有计划发动的一系列起义中的首次。

1907年初,四川同盟会主要负责人熊克武、黄复生、谢奉琦、余英等人召集在成都的同盟会骨干廖绪初、黄金鳌等三十余人,在成都草堂寺开会,传达了同盟会总部关于在四川发动武装起义的指示,会议讨论了有关起义的问题。决定以泸州为同盟会首难之区,成都、叙府等地准备响应。

四川同盟会之所以要选择泸州作为首难之地,是因为他们认为在泸州起义具有如下几个优越条件:1、泸州是川南重镇,上可进窥嘉(定),叙(府),下可俯视重庆,泸州得手,即可震动全省,造成革命的大好形势。2、泸州系水陆码头,交通便利,接近云南边界,进可攻、退可守,是个理想的军事基地。3、泸州及附近各县党人最多,容易集中,革命力量相当雄厚。4、泸州为余英家乡,帮会势力很大,泸州的盐务巡防营和川南道巡防营,已与会党通气,可以策动内应。5、军事费用席成元可以大力筹助。有了这些条件,他们一致认为可以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出于这种乐观的估计,负责组织泸州起义的余英,计划于当年端午节趁泸州举行龙舟竞赛之机,发动起义。但因时间太迫,成都等地准备不及,遂改期为当年十月初九慈禧太后生日举行。

为了准备起义,余英等人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的有两项:

1、准备起义所需的武器。同盟会发动起义,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枪弹等武器,孙中山之所以强调发动起义应在海口地区,主要就是基于这种考虑。四川同盟会发动武装起义要从国外运输武器回川,路途遥远、困难重重。因而他们决定自己制造。由黄复生、熊克武、黄方,杨维等人在家宁兴隆场黄方家制造炸药,税锡畴在青山岩黄方的一个佃户家中铸造弹壳。

2,联络会党,聚集起义的革命力量。余英是川南著名的会党首领,一呼百诺,他在黄方等人的协助下,派人分往各处联络会党,“拟以二百人为头目,各招致二百人,候机而动,可数万人"。经过余英等人的多方奔走,起义前已集合会党三千余人到泸州,分住城内外各店。但消息走漏,泸州知州杨兆龙下令逮捕余英,使形势急转恶化。余英等革命党人恐日久生变,决定提前于1907年11月6日凌晨在江安发难,泸州响应。同时,以暗语电告成都、叙府等处同盟会,望其提前举义,相互呼应。

11月5日晚,江安起义事泄,清吏有备。凌晨火起,江安知县先发制人,派兵扑灭火势,关闭城门,拒不接纳叩城“救火"的巡防军,并在城内搜捕党人,获戴皮等十五人,均处以站笼吊死。江安起义未发而告失败。

泸州知州杨兆龙得到江安起义的消息,立即实行全城戒严,关闭城门,派军队四处巡守。余英、熊克武等人得闻江安瘤失败,决定放弃起义,分头撤退解散。

江安,泸州起义就这样没有经过一枪一炮的战斗就夭折了。

丁未成都起义[6]

成都是清王朝在四川的统治中心,反动势力比较强大,同盟会对发动成都起义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力图准备充分再行发难。

11月初,泸州、江安起义失利的消息传到成都。张培爵,谢持、余切、黎靖瀛等人急召各地党人赴成都,共图大举。“内则结合新军弁目,外则招致民间会党”。决定于11月14日慈禧太后生日这天,“乘清吏朝贺会府,聚而歼之,成都首倡,叙泸响应,则川东南可定。”然而,在起义前夕,革命队伍内部出现了叛徒。一个叫吕定芳的人向清吏告密,护理川督赵尔丰急调军队人城,“密饬所属严加防察"。工1月14日晚,成都的清吏改变了朝贺西太后的地点,实行戒严,兵警巡查,关闭城门。同盟会负责人与各路起义军联系中断。同盟会施放的起义火讯也被扑灭。“各路整装待命的同志,看不见举义讯号,听不到炸弹响声,得不到行动的命令,侯至天亮,始知事败,乃各自分散。”同盟会精心策划的成都起义也未发而败。12月4日,清吏在“东大街、青石桥各店内,查获张治祥、黄方、黎庆余、江永成、杨维、王树槐”[7]六位党人,“并起获秘密信函”。在多方营救下,赵尔丰未敢杀害这六位革命者,判王树槐监禁十年,其余五人终身禁锢。故时人称为“丁未成都六君子之狱”。

叙府、隆昌之役[8]

泸州、江安、成都起义失败后,余英、熊克武及其他同盟会员百余人先后来到叙府、隆昌等地图谋再举。1908年1月14日,余英、熊克武,曾省斋、谢奉琦,黄金鳌在隆昌开会,决定于1908年1月26日,在叙府和隆昌两处同时并举。会后,余英、熊克武分赴井研,荣县、富顺联络同志,党人闻讯者渐集叙、隆。成都起义失败后遣散的会党数百人也来到叙府。然而起义前数日,隆昌县幕詹树棠的朋友某团首惧祸自首。1月25日,刘绍峰,詹树棠被捕牺牲,党人黄金鳌等被迫出走,隆昌起义未成。1月26日,叙府的同盟会员得知隆昌事败,清吏有备,多数同志主张慎重行事,以避免无谓牺牲。叙府起义亦半途而废。

郫县,龙潭寺,崇宁起义密谋[9]

1907年成都起义失败后,在省城的一些革命党人密议今后进行办法,皆认为应分赴各地,发动社会中下层,继续举义。陆军弁目队中的同盟会员伍安全在成都起义后已暴露身份,即潜往郫县,,教书授徒,暗中结纳同志。1908年4月初,伍安全邀余切、秦炳等人到郫县密谋起义。由于人员庞杂,事机泄漏,伍安全劝秦炳等人离去,“而独任其难”,被清吏逮捕,解押省城。 甽临刑,不肯跪,正襟危坐,神色不变,观者千余人,无不壮之”。

继伍安全之后,同盟会员母国安等人又在成都北郊龙潭寺举义。

母国安,字小田,广汉人,武秀才出身,1907年加入同盟会。同年11月,母国安赴成都,参加同盟会密谋的起义。起义受挫后,母国安出走,“运动各县志土,阴结亡命数百人”。1908年10月2日,母国安率众在成都东北之龙潭寺“树旗举义”。旋“因势力单弱,为清吏攻溃”。母国安改装潜走。1909年初,为哥老会人士郭殿卿出卖,在广元被捕,押解到成都。3月11日, 殉义于东门外莲花池"。

在母国安筹备起义的同时,崇宁县的同盟会员杨靖中,王禾平、张捷先、高杏村等, “又欲举义。各处已运动成熟,立马待命,万余人立于革命战线中,跃跃欲动”。1908年10月底,王禾平、杨靖中等人议定于11月8日,将会党队伍在“凤凰山集合,便于陆军中取出枪弹以轰省垣”。但就在起义前两天,杨靖中不愿承担领导起义的重任,以“炸弹还未搞到”为理由,劝说张捷先等取消了起义计划。成都新军中的党人闯将广安举义,欲与配合,于是夜“荷枪至天明,未见有何动静”,方才幸幸回营房。

崇宁密谋失败后,多数党人开始认识到革命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他们对宣传革命,发展组织等工作更感兴趣,积极为一场即将来临的伟大革命风暴积蓄革命力量。

广安起义[10]

广安在四川北部,渠河西岸,群山环抱,山险水利,民情勇敢耐苦,成为同盟会在川北展开革命活动的策源地,当地的同盟会员张观风、秦炳、王晓澄、何忠恕,陈云九、雷大和等与广安、大竹等地的孝义会和哥老会联系较密切,使之成为同盟会可以凭借的两支革命力量。

1909年初,余英、熊克武约集川东北革命党人和部分会党首领在大竹女子学堂开会,决定于是年3月1日晚在广安发动起义。大竹、邻水,长寿等地响应。然后合各股起义力量,攻打顺庆,夺取川北为革命根据地。

3月1日晚,大部分会党未能准时赶到,而风声已泄,“知之者略有惊慌,州官闻之彷徨”。余英决定将起义时间提前到晚上9点。届时,熊克武率数人假扮斗殴喊冤的群众,出其不意地攻入州衙门大堂,守卫衙门的把总弃众先逃,所剩营兵和堂勇皆无斗志,纷纷逃窜。起义刚发生,知州吴鬯下令紧闭城门,派军警把守,截断城内外交通。余英、廖从云等人被军警拦阻,幸得熊克武部支援,才击退军警,攻入巡防营,缴获枪械数十支。但彼众我寡,天色将明,熊克武,余英白度无胜希望,乃在晓色掩护之下,分别冲出城去,将队伍解散。

事后,清吏大逞淫威,四处搜捕党人。何忠恕,雷大和,蓝绍先被斩首。王晓澄、陈云九,萧俊等被捕,备受酷刑。川北一带的革命运动经此挫折,暂时处于低潮。

嘉定之役[11]

广安起义发生后,清吏对革命党人加强了防守警戒。但川中革命党人并不因此而畏怯,也不因失败而气馁,革命热情依然很高,欲图再举。1909年6月,余英,熊克武等人又在荣县方家冲但懋辛家中开会,决定在嘉定、屏山等地起义。经过比较充分的布置,1910年土月23日,秦炳、程德藩等率百余名人员伪装募兵官军,猝至嘉定童山场团练局,乘团丁不备夺械而去,宣布起义。接着余英等人也夺获白马梗、杨家场、板桥溪等处团练局的枪枝。“并劫嘉河炮船八只,获快枪百余枝,断电线以阻清官兵消息”。起义军“遍张文告,晓谕居民,公然以汉军政府著称”。起义军拟“乘夜潜攻嘉定郡城”,但因消息走漏,加上余英突然发病,起义军未能及时进军,使清军能够从容布防凭河固守。起义军被迫退走屏山。次日,在宋家村与后面的追兵发生激战。马边和屏山各有一支清军到来,夹攻起义军。自朝至暮,战斗进行得十分残酷,起义军死伤很多,粮尽弹绝,到天黑始突围。税联三,邹德高等十‘几人因负伤被俘,在键为,嘉定等地遇害。

嘉定之役,起义军死伤两百余人,同盟会的许多精英也因而殒没。1910年3月,余英率部分同志赴川滇边境,堆备开辟新的根据地,但被叛徒出卖,在豆沙关断蛇坡被捕,解押叙府被害。

黔江起义[12]

黔江起义是四川同盟会在保路运动前所发动的最后一次起义。这次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是同盟会员温朝钟,王克明。1910年12月,温朝中、王克明、谭茂林、王云竺、黄玉山等人为发动群众武装起义,在黔江成立了以同盟会员为核心,以同盟纲领为宗旨的“铁血英雄会”。 “咸丰、荔川、彭水、酉阳、黔江入会者万余人”。为了宣传革命,发动群众。 “铁血英雄会”印《革命军》万余册分发给每一个会众。为武装起义准备了思想基础。

1911年1月初,温朝钟、王克明率领“二百余人截辫发起义”。“率众下山,沿途裹胁,众至千余。"1月7日,起义军分兵三路攻陷黔江县城。“焚毁衙署、监狱、教堂”。宣传革命大义,“仓廒居民均未骚扰"。起义军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声势益张。

四川总督赵尔巽闻警,即电饬酉阳巡防营星驰镇压起义,又饬川东各巡防营前往应援,同时电请湘、鄂、黔三省派兵会剿。起义军腹背受敌,死伤甚多,坚持数日始分散突围。1月16日,温朝钟率数十名义军进入湖北咸丰县,踞八角庙,负隅固守。是夜,川鄂两省清军分三路进攻八角庙,遭到起义军痛击,温朝钟“慷慨乘阜与敌军说民族大义,”中弹受伤。黎明,清军攻破八角庙,温朝钟被俘,因“受伤甚重,不能讯供”,与其他七名义军战士一起被杀害。王克明在县城突围后,退至白鹤岭,也被团练捕杀。黔江起义是四川同盟会所发动的起义中唯一的一次攻占了县城的起义,人数众多,声势浩大,威震川、鄂、湘数省,清廷亦为之惊恐。但此次起义因未与川中其它革命力量配合,缺乏湘,鄂等省的革命力量支援,终以失败而结束。

二、保路运动以前四川数次起义牺牲烈士

四川历次起义牺牲人物(1911年以前)

序号

姓名

籍贯

生卒年

身份

如何就义

资料来源

1.

李实

四川绵州

?—1906

同盟会员

1906年江油起义失败,被清军捕杀

《四川国民党史志》第52页

2.

刘天成

会党成员

1907年初泸州起义中从江津带大队支援,为叛徒出卖被杀

《四川国民党史志》第55页

3.

伍安全

四川广安

同盟会员(新军)

丁未成都起义被杀

《四川国民党史志》第56页

4.

谢奉琦

四川荣县

1884—1908

同盟会员

1908年初叙府、隆昌起义中被汪蔚然出卖,被捕杀

《四川国民党史志》第57页

5.

刘少锋

四川宜宾

戊申与谢烈士谋举事,事泄被逮

6.

詹树棠

四川宜宾

与刘少锋同时遇害

7.

丁厚扶

四川荣县

1882—1909

同盟会员

闻谢奉琦死,忧愤而卒

8.

何忠恕

四川广安

?—1909

1909年3月广安起义失败被杀

《四川国民党史志》第59页

9.

雷大和

四川广安

?—1909

10.

蓝绍先

四川广安

?—1909

11.

秦昌治

?—1910

同盟会员

秦炳胞弟,为广安知州事王炎以“招安”名义诱杀

《广安纪事》第184页

12.

税钟麟(玉书|昔畴)

四川井研

?—1910

参与广安起义,次年病死

13.

王松亭

四川乐山

?—1909

参与广安起义,后被人举报,1909年3月就义万县

14.

邹国宾

1910年嘉定之役中被押解至犍为被害

《四川国民党史志》第59、60页

15.

税联三

四川井研

?—1909

16.

邹德高

17.

曹禧承(受宜)

四川井研

?—1909

嘉定之役中被押解至马边被害

18.

但懋权

19.

但凤荃

四川荣县

?—1909

同盟会员

20.

肖澄清

21.

熊弼烈

22.

蒋干臣

23.

余祈甫

24.

宋作桢

25.

黄麟

26.

王九皋

?—1909

嘉定之役中被押解至嘉定被害

27.

程德藩

四川井研

?—1909

28.

毛长馨

四川乐山

?—1909

29.

郭子青

30.

赵金山

31.

唐子晋

32.

佘英

四川泸州

?—1909

会党首领

嘉定之役中在豆沙关被捕遇害

33.

刘成忠

34.

廖宗纶

四川井研

?—1910

闻佘英被捕,劫法场被捕牺牲

35.

温朝钟

湖北咸丰

1878—1911

同盟会会员

1911年1月黔江起义中中弹牺牲

《四川国民党史志》第60页

36.

王克明

四川黔江

?—1910

同盟会会员

黔江起义中突围时被团练击杀

四川省殉难的其他烈士(1911年以前)

序号

姓名

籍贯

生卒年

身份

如何就义

资料来源

1.

兰永藩

四川蓬州

在成都被炸死

《蜀军政府公布四川死义烈士名单》

2.

王群

四川成都

同盟会员

丁未奉同盟会本部命,往干厓联结土司,疑为土司杀

3.

刘希成

?—1908

戊申年在江津被害

4.

刘子成

?—1908

戊申年在仁寿就义

5.

但新洲

四川荣县

?—1909

己酉十月,在马边就义

6.

杨世尊(公甫)

四川屏山

?—1910

庚戌正月,在嘉定就义

7.

刘慎终

四川江津

?—1910

庚戌战败被害

8.

戴复和

四川彭山

?—1910

庚戌三月在成都就义

9.

四川永川

?—1910

庚戌六月,在日本蹈大森海死

来源:开朗明月P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