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五一假期,大重庆的远郊小城荣昌,不出意外的更加火出圈了。5天共接待游客近225万人次,同比增长1.5倍,荣昌卤鹅卖出了29万余只,同比增长7倍多。
交警不是贴罚单的,城管不是掀地摊的。
来了就是一家人。
这个五一假期,大重庆的远郊小城荣昌,不出意外的更加火出圈了。5天共接待游客近225万人次,同比增长1.5倍,荣昌卤鹅卖出了29万余只,同比增长7倍多。
政府大院免费停车了,全区都免费停车了,公交车免费坐了,高铁站有志愿者免费接站了,免费发送矿泉水了… … 这一整套操作大家仍记忆犹新,没错,淄博、尔滨、天水等先进们都这么干过了。
荣昌这波作业抄的也很好。
政府机关食堂开放了,区委书记高洪波亲自给上菜了,亲自给网红卤鹅哥打电话鼓励要坚持,全区做他的坚强后盾,亲自给他发奖金,给他发荣誉证书,推动把泼天流量反哺产业,让民营企业有钱赚,把流量流进百姓口袋。
荣昌这波作业抄的有提高。
在这个国际风云变化,举国促销费、激潜能、释活力,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上,荣昌无疑给广大仍然默默无闻的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作业范本,这个范本就是,荣昌这几年高度重视的一个自我命题:
发展区县域经济就是发展民营经济!
这也是这个小城掷地有声地回答了“高质量发展依靠谁”的时代之问。
从全国来看,民营经济呈现出“56789”的特征(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从荣昌来看,民营经济呈现出“78899”发展格局(贡献了73%的科技创新成果、80%的GDP、80%的税收、93%的就业岗位、99%的市场主体),是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创业者只管冲锋,政府负责清障。
荣昌坚持“大抓民营经济”不动摇,坚定不移和广大民营企业站在一起,做到“一家人、一条心,一起干、一起拼”,把口号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结果。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都在大抓招商引资,找大老板,招大项目,引大资金。但实际上,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找大老板肯定是必要的,但大老板肯定是不够用的了。
务实的做法就是像荣昌这样,大老板肯定要努力去找,但同时,抢抓机遇,比如,抢抓稍纵即逝的互联网流量机遇,借力造势,把企业的产品卖出去,不管是卤鹅还是羽毛球,还是其他。
让现有的企业,能够留得住、做得大、发展得好,不就是硬道理吗。
高洪波书记说,文旅产业要‘耐得住寂寞’,网红是一阵风,长红靠的是真功夫!基础设施与服务质量是文旅持久发展的根基。
机会没来时,厚积薄发,久久为功,把在地资源IP化,将本土美食、非遗等“小资源”通过标准化、故事化、体验化,升级为特色IP。
服务即营销,通过极致化游客服务创造自发传播,降低营销成本。
机会到来时,放下身段,快速反应,把流量反哺产业,以文旅流量带动农产品、手工艺品销售,形成“文旅+电商”闭环,饱和攻击,卖到爆。
流量过去时,动态创新机制,建立文旅项目迭代体系,避免“一次性网红”陷阱。网红经济不是昙花,要沉淀为产业根基。
一只卤鹅、一把陶壶、一匹夏布,就是荣昌递给世界的名片。
存量时代,多吃一口卤鹅就会少吃一口烤鸭。
抢抓机遇,小城荣昌把小产业做出了大文章。
你的家乡递给世界的名片是什么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区和老魏聊聊。
(我建了一个老魏文旅新模式案例群,每周会在这个群里更新,带你学习我每周采访发现的,文旅行业拿到结果的创新升级实战案例,点击右上角头像私信我,拉你进群。)
来源:劲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