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被乐评人质疑审美:破局者陷舆论漩涡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3 22:54 2

摘要:2025年5月,在一档音乐节目中,王蓉因演唱歌曲《心跳》遭乐评人公开质疑音乐审美,这场风波再度将这位曾红极一时的歌手推至舆论焦点。乐评人直言其表演“糟糕”,更翻出代表作《小鸡小鸡》批评其“低俗”“审美倒退”,而王蓉哽咽回应“得先活着”的片段,更让这场争议充满现

2025年5月,在一档音乐节目中,王蓉因演唱歌曲《心跳》遭乐评人公开质疑音乐审美,这场风波再度将这位曾红极一时的歌手推至舆论焦点。乐评人直言其表演“糟糕”,更翻出代表作《小鸡小鸡》批评其“低俗”“审美倒退”,而王蓉哽咽回应“得先活着”的片段,更让这场争议充满现实与理想的撕裂感。

王蓉的音乐生涯本就是一部充满争议的成长史。2004年,她以一首《我不是黄蓉》横空出世,凭借洗脑旋律和幽默歌词成为彩铃时代的现象级歌手,更荣获东南劲爆榜十大金曲奖。2005年发行的《爸爸妈妈》则展现了其温情创作能力,被乐评人称为“80/90后青春记忆”,近期清唱版播放量三天破亿。然而,从《芙蓉姐夫》《坏姐姐》到《小鸡小鸡》,她的作品逐渐被贴上“雷人”“神曲”标签。尤其是《小鸡小鸡》,歌词仅重复动物叫声,搭配夸张造型的MV,虽在全球网络点击量超十亿,却因“魔性传播”与“低俗猎奇”引发两极评价。国际媒体曾称其有超越《江南Style》的潜质,但国内乐评人却批评其“过度迎合流量”,浪费创作才华。

面对争议,王蓉始终选择直面而非回避。在《乘风2025》中,她以“唱跳全能”的初舞台惊艳观众,央视文艺更称她为“戏腔炸裂的全能姐姐”,但最终仍因赛制遗憾出局。淘汰后,她在直播中坦言:“如果没有机会复活,那我就报名《乘风2026》,争取活过第一关。”这种“死磕舞台”的态度,与她在音乐创作中的“实验精神”一脉相承。她曾透露,为维持工作室运营,账户一度只剩6000元,却坚持“要活着,不能被音乐玩死”。这种在生存压力与艺术追求间的挣扎,恰是许多独立音乐人的缩影。

值得深思的是,王蓉的争议作品虽被批评“低俗”,却因洗脑旋律和猎奇风格在短视频平台持续被二次创作,形成独特的亚文化现象。这种“市场选择”与“专业审美”的割裂,暴露了当下音乐产业的深层矛盾:当流量成为生存法则,当大众审美被算法重塑,坚持个性表达的音乐人该如何自处?王蓉的回应或许给出了答案——她始终拒绝被定义,既能在《爸爸妈妈》中展现学院派功底,也能在《小鸡小鸡》里释放无厘头创意。正如她所说:“音乐没有固定框架,只有不断尝试新元素,才能创作出有生命力的作品。”

来源:硕钰浅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