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夜的社交媒体突然被一张“父子军装照”点燃——照片中的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与一名少年并肩而立,配文称“为正义离婚送子赴华,孤身迎战美军”。这条信息24小时内转发破十万,评论区挤满“致敬硬汉”“中国支援胡塞”的呐喊。真相果真如此热血?
深夜的社交媒体突然被一张“父子军装照”点燃——照片中的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与一名少年并肩而立,配文称“为正义离婚送子赴华,孤身迎战美军”。这条信息24小时内转发破十万,评论区挤满“致敬硬汉”“中国支援胡塞”的呐喊。真相果真如此热血?
照片溯源揭开第一层谎言。所谓“叶海亚父子”实为中东政治分析师阿里·贾赫兹与儿子的旧照,拍摄背景与胡塞武装毫无关联。阿拉伯主流媒体从未报道叶海亚家庭状况,也门当地记者更直言“胡塞高层亲属信息属于军事机密”。当照片原主现身辟谣,传播链上的自媒体账号集体沉默,唯独热搜词条仍在发酵。
“中国派重装旅支援胡塞”的配图更显荒诞。图中东风-31甲改导弹实为2017年朱日和阅兵画面,央视台标被恶意裁剪。军事专家嘲讽:“洲际导弹配给合成旅?造谣者连基本军械常识都匮乏。”沙特被诬“向胡塞输送中国武器”时,网友翻出2023年沙伊和解文件——这份让中东停火的红头协议,此刻成了击碎谣言的重锤。
留学中国的传闻同样漏洞百出。所谓“叶海亚就读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的帖文里,毕业证书PS痕迹明显;也门大学校友名录显示,这名发言人从未离开过本国教育体系。更讽刺的是,当胡塞武装被曝使用儿童兵时,某些账号却将“送子赴华”包装成父爱如山,全然无视联合国报告中“10岁男孩扛枪守检查站”的血泪记录。
为何这类谣言总能源源不断?某百万粉丝大V后台聊天记录曝光:“中东话题流量密码=中国介入+悲情英雄+美军吃瘪。”从“直播打击美军航母”的AI生成视频,到“沙特扣押中国武器”的游戏截图,只需五分钟剪辑加耸动标题,就能引发“中国威慑世界”的集体高潮。当事实核查追来时,造谣者早已赚足流量奔赴下一个战场。
胡塞武装与美军的真实对抗,反在谣言狂欢中失焦。红海水域确有三枚导弹射向美军航母,但美方声明“零损伤”;叶海亚的演讲持续强调“支持巴勒斯坦”,却被简化为“亲华宣言”。当战场真相沦为背景板,精心设计的情绪炮弹,正在重塑公众认知的战场。
我们习惯用键盘敲击“真相”,却总被算法投喂“爽文”。当叶海亚的辟谣声明阅读量不足谣言十分之一,当朱日和阅兵视频被篡改成“援胡铁证”,每个转发者是否都成了谣言产业链的“免费水军”?下一次看到“国际猛料”时,你选择做流量的燃料,还是真相的守卫者?
来源:不二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