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商洛市柞水县杏坪镇创新分头受理、分类处理、分级办理的“三分三理”工作法,畅通开门接待、在线接听、现场接单受理渠道,灵活用好“法、理、情”处理方式,筑牢就地化解不出组、联动化解不出村、备案化解不出镇三道防线,将邻里地界纠纷化解在村组,矛盾解决在当地,隐患消除在萌
商洛市柞水县杏坪镇创新分头受理、分类处理、分级办理的“三分三理”工作法,畅通开门接待、在线接听、现场接单受理渠道,灵活用好“法、理、情”处理方式,筑牢就地化解不出组、联动化解不出村、备案化解不出镇三道防线,将邻里地界纠纷化解在村组,矛盾解决在当地,隐患消除在萌芽,有效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基本情况
杏坪镇地处柞水县东南部,地跨金井河、金钱河、社川河三大流域,东邻山阳,南接镇安,西靠凤凰镇、北抵瓦房口镇。全镇总面积251平方公里,辖12个村2个社区,74个村(居)民小组,居民7319户25223人。在基层社会治理运行过程中,面对辖区人口体量最大、村(社区)数量最多、村情民意相对复杂等问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探索推行“三分三理”工作法(即创新“三条渠道”分头受理、用好“三种方式”分类处理、筑牢“三道防线”分级办理的“三分三理”工作法),畅通纠纷反映渠道,将最常见的邻里地界纠纷化解在村组,问题解决在当地、隐患消除在萌芽,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营商环境。2023年累计排查化解邻里地界纠纷38起,化解率达100%。
杏坪镇召开纠纷协调联席会
畅通“三条渠道”分头受理
畅通开门接待、线上接听、现场接办“三条渠道”,收集受理地界纠纷问题。
一、主动开门接访
每日由镇主要领导带班、科级领导在镇信访接待室坐班,悉心听取来访群众诉求,查看材料,第一时间交办相关站所受理。一年来,开门接待群众60余人次,下访40余人次,收集地界矛盾纠纷13个。
二、常态在线接听
在村组公开镇干部联系电话,24小时随时接听群众反映问题,及时解答群众疑问。利用镇村组微信服务群,实现线上问题及时受理,日常答疑解惑110余条,收集交办地界矛盾纠纷7件。
三、坚持现场接单
14个包村工作组采取“日常工作+”的形式,随时收集“两委”成员、网格员反映的矛盾纠纷线索,现场答疑解惑。现场接单地界纠纷18起,向上级部门代理反映4起,有效减少了群众因地界纠纷越级上访。
通过“三条渠道”分头受理,协调辖区司法所、派出所、驻镇驻村律师形成联动排查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网格化+”作用,调动各村党支部、网格员、楼栋长、红袖章等力量,开展联合摸排。截至目前,共计摸排矛盾各类纠纷线索283件,其中损害赔偿纠纷28件,土地森林纠纷52件,邻里纠纷142件、生产经营纠纷8件、合同纠纷2件,生产建设纠纷1件,其他纠纷50件,化解率96%,地界纠纷化解率99%。
用好“三种方式”分类处理
灵活用好法、理、情“三种方式”,针对不同类型地界矛盾纠纷进行有效化解。
一、以“法”育人守规矩
教育群众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民法典》等相关条款,充分运用权属地界协议书处理地界纠纷,引导群众申请土地确权,依规依法处理地界纠纷。一年来,解决土地确权纠纷3起,打击因地界纠纷打架斗殴等违法行为2起。
二、以“理”服人化干戈
由村“两委”发动村里有威望老干部、老党员、老前辈现身说法,与当事人算经济账、名誉账、人情账,讲清利弊利害,讲透前因后果,使纠纷双方权衡得失、换位思考、相互让步、握手言和。
三、以“情”感人织玉帛
坚持“同理心+共情”的沟通方式,主动上门调解,做到“语言暖心、倾听耐心、分析细心、解决诚心”,以心换心、以情换情,打好“远亲不如近邻”的“感情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解开心结。一年来有效化解挡墙修建、住房占地等地界纠纷8起,促进了邻里和睦和谐。
杏坪镇组织开展地界纠纷现场沟通调解
利用“三种方式”分类处理,积极开展法律法规知识集中宣传活动,直接与群众面对面听诉求、解难题、化心结,全力营造学法守法用法、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线上推送各类法律知识100余条,开展法治讲座14场次,法律法规集中宣传5次,送法上门活动4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万余份。结合镇村联席会议,研判风险等级,研究疑难矛盾纠纷化解难点,共商化解切入口,及时对双方当事人做现场疏导,切实做到矛盾纠纷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有效防范极端案事件。召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联席会议11次,研究解决疑难矛盾纠纷13件。
筑牢“三道防线”分级办理
筑牢就地化解不出组、联动化解不出村、集中化解不出镇的“三道防线”,分级处理各类地界纠纷。
一、苗头纠纷就地化解不出组
按照“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工作思路,依托315个“网格化+”平台,充分发挥村组干部、网格员人熟、事熟、情况熟的优势,随时开展纠纷排查、信息搜集、日常走访等工作,及时掌握调解群众地界纠纷“小摩擦”,严防矛盾“激化外溢”。2023年共排查苗头问题16起,就地化解13起。
二、一般纠纷联动化解不出村
对日常排查出来的地界纠纷,组织村“两委”干部上门核实,协调农综站、林业站、土管所等相关站(所)联动发力,及时研判分析,制定方案,精准施策,提升纠纷化解成功率,将不稳定因素消除在村社。
三、疑难纠纷备案化解不出镇
针对历史遗留的疑难地界矛盾纠纷,实行镇级备案管理,明确镇党委班子成员包抓责任,每季度对全镇摸排至少1次,建立“定期研判、清单管理、限时销号、跟踪问效”闭环化解机制。做到“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实现“琐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村组、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杏坪镇入户开展矛盾纠纷当事人劝解工作
筑牢“三道放线”分级办理,整合网格员及村两委班子成员、法律明白人、楼栋长、志愿者力量,充实人民调解员队伍,加强业务能力培训,提升人民调解员能力素质,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化解调处工作,真正做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同时,充分发挥各村警务室作用,协调联动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联合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真正做到因案施策、因案制宜、对症下药。
柞水县杏坪镇坚持多调联动聚合力,整合网格员及村两委班子成员、法律明白人、楼栋长、志愿者力量,充实人民调解员队伍,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化解调处工作,真正做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坚持“琐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纠纷不上交”,全面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来源:西安航天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