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门市技师学院与江门“双碳”实验室在2025年3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加速推进“技能+科研”双核驱动。近日该学院师生积极参与并顺利完成“双碳”科普馆低碳生活区设计项目。
记者7日从江门市技师学院获悉,江门市技师学院与江门“双碳”实验室在2025年3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加速推进“技能+科研”双核驱动。近日该学院师生积极参与并顺利完成“双碳”科普馆低碳生活区设计项目。
据介绍,项目以“联合设计+协同教学+课题共建”为实施路径,聚焦碳足迹核算实训、低碳美学设计与环保材料创作、绿色工艺与节能控制实训等主题,打造集科普教育、技能实训、科研转化于一体的产教融合新阵地。
据了解,江门“双碳”实验室科普馆规划面积超1000平方米,以“碳与生活”为顶层主题,创新构建“人生碳足迹”叙事主线,围绕衣、食、住、行四大场景打造沉浸式科普空间。
江门市技师学院设计团队 通讯员供图
项目实施过程中,江门市技师学院组建起“教师+学生+专家”三维专项建设团队,由传媒设计系骨干教师领衔设计,优秀学生承担创意执行,江门双碳实验室专家提供技术支撑。实验室资深专家深入学生设计现场开展专题工作坊。同时,针对展项设计的科学传播目标,专家团队创新引入“碳数据故事化表达”设计思维,指导学生运用信息图表设计原理将抽象的碳排放数据转化为具有时空纵深感的叙事性视觉语言。学院教师团队构建线上线下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确保设计方案兼具科学严谨性与传播感染力。相关负责人表示,最终交付的科普展厅设计方案不仅通过实验室专家评审,其数据可视化模型更会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实现学术价值与社会效益的双重突破。未来,随着科普馆正式启用,学院将进一步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技能人才培养—产业需求对接”全链条,让“技能+科研”双轮驱动成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文|记者 陈卓栋 通讯员 谭棠丽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