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三点,我蹲在沙发缝里找遥控器,电视屏幕上是曼联绝平里昂的补时进球。朋友突然甩来一条帖子:“菜鸡曼联进个欧联四强就吹神迹?当年穆帅带拐杖帮夺冠,你们可是连奖杯都嫌脏!”
凌晨三点,我蹲在沙发缝里找遥控器,电视屏幕上是曼联绝平里昂的补时进球。朋友突然甩来一条帖子:“菜鸡曼联进个欧联四强就吹神迹?当年穆帅带拐杖帮夺冠,你们可是连奖杯都嫌脏!”
我一口冰可乐差点喷到猫身上——这届网友,果然人均“双标大师”。
作为十年红魔老粉,我太懂这种“薛定谔的荣耀”了。2017年穆帅拄着拐杖捧起欧联杯时,多少人嘲讽那是“豪门之耻”?《太阳报》直接开团:“靠伊布一条腿和德赫亚两只手偷来的冠军”。如今索帅带着半支残阵冲进四强,社交媒体却刷屏“索圣奇迹”“DNA觉醒”——同一个欧联杯,怎么换个教练就成“史诗”和“鸡肋”的量子叠加态了?
2017年决赛夜,曼联伤病名单能组一套首发:伊布拄拐、罗霍拄拐、卢克·肖拄拐……替补席坐着刚拆石膏的拜利。穆帅赛后冷笑:“诗人靠嘴赢奖杯,我们靠瘸子赢冠军”。结果呢?《曼晚》标题:“曼联赢了,但足球输了”。
再看今年:博格巴刚复出又伤退,拉什福德脚踝肿成馒头,卡瓦尼的肌肉像被哈兰德借走了。最离谱的是马奎尔——这位能用头槌解围自家角球的硬汉,居然在空门半米处把球踢给门柱!赛后他捂脸哀嚎的表情,简直能做成“曼联限定版”痛苦面具。
同一个医院,同一批病号,只因主治医生换了白大褂,疗效就从“庸医害人”变成“医学奇迹”——这科学吗?
当年骂穆帅的人,潜意识里认定“曼联就该踢欧冠”。如今挺索帅的人,早被英超争四虐到PTSD:“能进欧联四强?谢天谢地谢裁判!” 说白了,我们对曼联的期待,已经从弗格森的“三冠王”缩水成“别被保级队灌5球就行”。
穆帅夺冠后怼记者:“奖杯会刻上‘功利’二字吗?” 索帅绝平后摸着头傻笑:“孩子们拼到抽筋” ——一个像拿着手术刀的冷面杀手,一个像给全队发糖的幼儿园园长。球迷天生偏爱“养成系”,正如小姐姐总对渣男前任咬牙切齿,却对暖男现任的土味情话疯狂截图。
记得大学时和室友争论穆帅,他甩出一句:“你看球费电!冠军就是正义!”现在他朋友圈刷着索帅的表情包配文:“科学养索,曼联复兴!”
其实哪有什么双标?不过是我们在时间里悄悄调换了立场。当92班已成传说,当C罗的倒钩变成集锦里的0.5倍速播放,我们早该明白:足球从不是非黑即白的数学题。弗格森时间会流逝,伤病潮会涌来,但那些在泥坑里打滚的、拄着拐杖跳舞的、对着门柱骂街的瞬间——才是曼联最真实的“神迹”。
所以,别吵了。打开冰箱拿出啤酒,敬2017年瘸着腿捧杯的穆帅,也敬2023年缠着绷带冲锋的B费。毕竟,能让我们凌晨三点又哭又笑的,除了前任的短信,只剩这支永远在“坑底与巅峰之间反复横跳”的红魔了。#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来源:戏说体育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