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价面包被疯抢 有人买3个冰箱囤货 这面包有什么特别之处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8 23:49 3

摘要:近来,烘焙市场掀起一股“贵价面包”热潮。一条看似普通的吐司售价高达140元,碱水包定价40-50元。

近来,烘焙市场掀起一股“贵价面包”热潮。一条看似普通的吐司售价高达140元,碱水包定价40-50元。

即便如此,消费者仍趋之若鹜,甚至有人购置3个冰箱囤货,订单需提前半年预约。

这种反常的现象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消费逻辑与市场策略。

商家为在竞争中突围,纷纷强调“手作”“天然”等概念。

例如,盒马推出的欧包使用比利时进口酸面团,经历48小时慢发酵;网红品牌“黄油与面包”则主打现烤工艺,限量供应惠灵顿牛排牛角包等创意产品。

手作面包店更将食材堆砌到极致,部分产品甚至被调侃为“包子化”面包,以独特风味吸引消费者。

高价面包的吸引力已超越饱腹功能,已成为年轻人表达生活态度的符号。

消费者愿意为高颜值设计、网红场景买单,如北欧风店铺“JOJO丹麦下午茶”通过环境氛围激发冲动消费。

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更让面包成为“打卡”标配,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晒出高价面包与精致包装的图文,成为获取社交认同的途径。

商家通过限量生产、延迟发货等方式制造稀缺感。

例如,白领周琪下单三个月仍未收到面包,订单积压至数千号。

为应对漫长的等待期,消费者转向囤货,甚至衍生出“冷冻即永久”的保存秘笈,将面团冻成“僵尸面包”在二手平台流通。

这种囤积行为进一步推高了市场需求,形成循环。

商超品牌如大润发、山姆通过代购加价和限量发售策略,将土豆面包等单品炒至原价三倍,吸引黄牛入场。

同时,连锁品牌通过社群运营、KOL投放强化“网红”标签,例如“UH祐禾”以转发推文领券活动制造排队盛况。

尽管高价面包热度不减,但其背后的浪费问题也引发争议。

部分门店报损率超50%,宁愿丢弃也不愿打折,以维护品牌溢价。

消费者在追逐潮流的同时,也需警惕过度消费与资源浪费。

面包行业的未来,需在创新与理性之间寻找平衡。

来源:云朵日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