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 vs CUI:40条交互特性看趋势

摘要:随着大模型的兴起,会话用户界面(CUI)技术开始迅速发展,是不是说传统的GUI就不行了呢?并不是,这篇文章,我们通过CUI和CUI的40条交互特性,一起来看看会如何发展。

随着大模型的兴起,会话用户界面(CUI)技术开始迅速发展,是不是说传统的GUI就不行了呢?并不是,这篇文章,我们通过CUI和CUI的40条交互特性,一起来看看会如何发展。

传统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已经成为了产品设计的标准,随着会话用户界面(CUI)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探索新的交互方式。

CUI是否会取代传统的图形用户界面(GUI)?这一问题触及了交互体验设计的本质——技术的不断演变如何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交互需求。

无论是CUI还是GUI,它们的终极目标始终如一:为用户打造直观、高效且令人满意的交互体验。

然而,不同的用户由于年龄、偏好、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对交互方式的需求也千差万别。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本文将剖析CUI与GUI各自的优势与局限,探索未来交互体验可能的演进方向,为设计师和开发者提供启发与思考。

01 基础概念

随着技术和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持续发展,人机交互(HCI)从早期的人因工程和人机系统设计,到用户中心设计和可用性的强调,再到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架构优化,直至现代的移动设备和多触点交互技术的兴起。交互方式也经历着从命令行界面(CLI)到图形用户界面(GUI),到语音用户界面(VUI)和AIGC促成的会话用户界面(CUI),还有已经提及到的自然用户界面(MUI)的持续发展变化和升级。

本文主要聚焦探讨CUI和GUI之间的优劣势价值内容,因此对GUI和CUI的概念再做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图形用户界面(GUI)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图形用户界面(GUI)的发展是计算机互动方式的一次革命。最早由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Xerox PARC)在1970年代初期开发,Alto计算机首次引入了包括窗口、图标和菜单在内的GUI元素。随后,苹果公司通过其Lisa和Macintosh计算机将GUI带入更广泛的市场,尤其是1984年发布的Macintosh,标志着GUI大众化的开始。微软随后推出Windows操作系统,进一步推动了GUI的普及,使其成为今日计算体验的标准。

GUI的普及降低了技术门槛,使非技术用户也能轻松地使用复杂的计算机系统,极大地改善了用户体验并开启了面向视觉设计和用户交互的新领域。不管是PC电脑、手机、智能设备,还是用键盘鼠标、手指触点交互控制,GUI 仍然是今天最为主流的交互方式。

会话用户界面(CUI)Conversational User Interface

CUI可以视为VUI的扩展或深化,它不仅响应语音命令,且通过模拟真实对话来提供与技术的交互,可支持更复杂的对话和任务。CUI结合了使用自然语言处理的能力,使得交互更加类似于人与人之间的对话。结合生成式AI,大幅提高对话智能性和可用性。

以下分别整理了GUI和CUI的十大优势价值和十大劣势特征,期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GUI 的十大优势直观性:GUI通过图标、菜单等视觉化元素帮助用户快速了解功能入口,形成明确的操作预期。例如,用户可以根据界面上的按钮和图标轻松找到所需的功能选项,减少了对操作说明的依赖。分类导航:在GUI中,可以轻松的对复杂信息进行分类和导航,用户可以清晰的理解信息和流程之间的关系,及上下文的联系。多任务操作:使用GUI时,用户可以同时进行多个任务,GUI允许用户在操作过程中随时中断,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轻松恢复任务。例如在后台播放电影文件的同时使用网络浏览器浏览互联网。操作中断后可恢复:在多任务处理或意外中断的情况下,GUI能够帮助用户保存进度,让他们随时切换回原来的任务。例如,正在编辑的文档或未发送的邮件草稿都会被自动保存。普遍适用性:GUI在大多数场景下都能方便用户进行操作,除了在驾驶、运动或双手受限的特殊场景下可能会产生不便。确定性与稳定性:GUI的功能性和操作流程以及获得的结果都是确定性的、稳定的,这为用户提供了可靠的交互体验。减轻记忆负担:通过结构化的信息呈现(如目录、选项卡),GUI帮助用户快速定位需要的信息,无需记住复杂的指令或操作路径。视觉吸引力:GUI通过视觉设计增强了品牌识别度,还可以加强情感表达和一理解性,并提升了信息理解的确定感和安全感。设计易于标准化:便于跨团队、跨产品、跨业务建立一致的交互规范。快捷键支持:对于高频操作任务,快捷键可以显著提升效率,避免了重复点击的麻烦。GUI 的十大劣势信息架构复杂性:随着产品功能不断增加,分层菜单结构可能变得复杂,导致信息架构难以理解。例如,一些企业级软件可能会因为层级过深而增加用户操作成本。场景限制:在运动和驾驶过程中,或双手受限的情况下(如在厨房工作时或残疾人士),GUI无法很好地支持用户需求。例如,在厨房烹饪时,用户可能无法通过触摸屏操作设备。设计与开发成本:GUI的设计和开发变得更加复杂,特别是在支持跨平台设计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成本,相应的更改或升级版本可能需要重新设计和开发。操作效率:使用GUI时,获得结果的操作成本较高,通常需要经过多次点击操作才能触达结果,导致操作效率偏低。硬件依赖性:GUI受限于硬件设备,跨平台设计难度大,可能出现兼容性问题。学习成本高:对于复杂的专业工具或企业软件,GUI界面可能需要用户花费时间学习和适应。隐私风险:GUI在特定场景下可能会暴露信息,容易泄露隐私。例如在ATM或自助终端输入密码时,容易被他人窥探。功能固定性:GUI的功能是既定的,这既是其优势也是缺点,往往很难满足特定的用户需求或偏好。初学者适应性: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需要额外的时间来熟悉复杂的界面。文化差异问题:GUI产品在跨国应用时,可能会产生不同文化中的颜色、符号引发的误解或歧义。CUI 的十大优势自然语言对话:CUI支持自然语言对话,是人们最熟悉的沟通方式,无需过多学习成本,对各年龄段人群更加友好。减少记忆负担:CUI不需要用户记忆复杂的操作,直接通过自然语言进行输入,只需通过对话表达需求。硬件依赖性低:CUI不需要屏幕显示,不需要复杂的图形渲染,使得硬件设计不再受限于屏幕考虑,会更为轻巧和便捷,特别适用于各种物联网设备。多样化输入方式:CUI相对输入方式更加多样,用户可以各种方式表达请求或查询(包括文本、语言、文档、链接、图片、视频等信息方式),且不受限于固定的指令限制。对话上下文记忆:CUI可以保持对话连贯性,记录用户的偏好和历史对话内容,提供更个性化的体验。灵活处理开放式任务:在探索性强的任务(如搜索信息或进行多选决策)中,CUI 的开放式输入能快速捕获用户的真实意图,适应灵活需求。多语言支持:CUI可以支持多语言,打破传统GUI中语言限制的壁垒,通过语言和语调建立更人性化的连接。适应特定场景:CUI可以更好地解决驾驶时手不离方向盘眼不离前方马路的场景,还有下厨时手不方便操作的场景,以及残障群体不方便操作的场景。易扩展性:功能增加时无需重构界面,只需扩展语义模型,降低开发成本。支持长尾用户需求:相比 GUI 的预设选项,CUI 的开放性允许用户提出非主流需求(长尾需求),例如特定领域的知识查询。CUI 的十大劣势明确性要求:CUI需要用户有较为明确的问题和提问方式,如果缺乏有效的预期引导,对普通用户来说在大多数日常场景下是有挑战的。用户控制感弱:CUI难以让用户完全掌控流程,依赖系统的主动引导和反馈,以及用户的提问方式引导。片面性理解:由于上下文信息难以完整同步,对话内容会出现片面性的问题,进而影响交互质量。信息过载风险:当生成的内容过多过载时,相对可视化的表达,会增加用户更多注意力和理解的成本,难以快速概览信息或选择,尤其是在多任务场景中,CUI不适合同时处理多个任务或复杂操作。信任风险:生成的内容可能会存在虚假情况,用户很难甄别真假,会造成缺乏信任感。隐私和环境干扰:在嘈杂环境中语音交互易受干扰,同时信息的语音输出也容易被旁人听见,会存在信息隐私性问题。数据质量依赖:CUI的表现高度依赖训练数据的质量,低质数据会导致不准确或误导性的反馈。缺乏层次化结构:CUI的对话流程缺少像GUI那样的层级或导航机制,难以快速回溯。输入误差风险:自然语言的多样性导致系统可能误解用户意图,尤其是在方言、口音或语法不清晰的情况下。错误纠正困难:在 CUI 中,用户更改或纠正错误输入比 GUI 更复杂,通常需要重新表述意图,而不是直接调整选项。04 总结与畅想

GUI和CUI的优劣势差异较为明显,它们在不同的场景和需求下各有所长。在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融合了CUI和GUI优点的交互方式,这种融合的交互方式演进是必然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CUI还是GUI,它们都只是交互方式的差异,而AI的能力可以加持这两种界面。未来GUI可能80%是生成式GUI,还有20%的GUI是较为固定的信息框架结构入口,其他的GUI都不需要既定的架构和框架来组织,而是随用户需求响应呈现。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我们正站在一个全新的未来格局的门槛上。最初当移动设备开始挑战桌面电脑的统治地位时,它们仅仅被看作是桌面体验的袖珍版。但不久之后,我们便意识到移动设备拥有独特的潜力,它以一种我们从未预见过的方式重塑了世界。如今我们基于现有的世界观来看待人工智能的发展,而未来将展示它如何以意料之外的方式改变我们的体验。未来的人机交互将更加智能、自然和个性化,必定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

本文由 @邓钧_LINKUX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