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五一”前夕,景泰县多所学校创新劳动教育形式,组织学生走进田野、亲近自然,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研学活动,为学生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助力学生成长。
在“五一”前夕,景泰县多所学校创新劳动教育形式,组织学生走进田野、亲近自然,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研学活动,为学生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助力学生成长。
踏着暮春的晨光,景泰县第一中学师生徒步走进条山农场,现场参观了现代化农机具、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大型机械播种马铃薯等场景。在条山农场技术人员的讲解下,同学们深切感受到现代科技对农业的贡献,加深了对“科技兴农”的认识。
景泰县第一中学学生赵寿斌说:“通过今天的研学活动,让我见识了更多的现代农业机器、水肥一体化滴灌工程、大型机械马铃薯种植,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现代科技给农业生产带来的高效与便利。”阡陌之间见证农业进步,点滴之中感受科技魅力。通过此次实地研学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实地感受到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加深了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解,更激发了青年学子对绿色低碳、智慧农业的兴趣,同时也让同学们更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在条山农场劳动教育基地里,景泰县第八小学的野炊营地炊烟袅袅,小学生们在老师、家长的协助下,有条不紊地洗菜、切菜、串菜、烧烤,油盐酱醋碰撞出别样的课堂。学生张倩硕说:“在野炊中,我经过亲手洗菜、切菜、烧烤,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也明白了家长的不易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要不浪费粮食,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此次徒步野炊活动将课堂搬进自然,用劳动串联知识,以实践赋能成长,生动诠释了“生活即教育,自然即课堂”的理念,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学生家长周雪说:“这次活动非常好,让孩子们亲近自然,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成长,也让家长和孩子们之间有了亲子互动,希望学校以后多多组织这样的活动。”
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修课,实践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景泰县各学校通过开展“五一”实践研学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生活,在实践中磨砺意志,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景泰县将继续深化劳动教育,创新实践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劳动创造幸福,让实践促进成长,助力学生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绽放光彩,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来源:白银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