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从春节期间DeepSeek横空出世,一场裹挟着技术狂热与财富焦虑的风暴便席卷全网,各大社交平台涌现出各种耸动的标题,诸如“用DeepSeek,七天赚了20万”、“还不会用DeepSeek,活该赚不到钱”。这些标题之下,内容往往是在兜售所谓的“DeepSeek
【摘要】自从春节期间DeepSeek横空出世,一场裹挟着技术狂热与财富焦虑的风暴便席卷全网,各大社交平台涌现出各种耸动的标题,诸如“用DeepSeek,七天赚了20万”、“还不会用DeepSeek,活该赚不到钱”。这些标题之下,内容往往是在兜售所谓的“DeepSeek致富课”,人们并不知道,除了收割焦虑的卖课人之外,在这场似真似幻的淘金热中,到底是谁掘到了真金。直到一位1999年出生的年轻人走进香港经济导报记者的视野,我们才真正确信,DeepSeek的风口之上,确实有人在呼扇着翅膀。
【香港经济导报网讯】田闰心,本科毕业于南方科技大学,研究生就读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踏入社会就在互联网大厂供职,然而工作不到三年,年仅25岁的田闰心就利用deepseek在市场上收获了真金白银。不过,当记者表示出对他掘金成功的关切时,田闰心却表现得云淡风轻,按他的说法,“这都是小钱,一切才刚刚开始。”他口中的“小钱”指的是自己这家市场估值五千万的AI服务公司——瑾若心辰科技有限公司,创业仅仅四个月,这家公司已经获得了多位投资人的青睐,这并不是一家概念型的企业,他们的AI产品已经服务了多家知名企业,其中就包括京东。
田闰心
京东宣布进军外卖行业后,面临大量的商家入驻工作,京东的地推人员需要到各个商家逐个走访并协助其填写资料,仅填写资料都需要耗费一位地推人员半个小时左右,后续审核、回访等工作消耗的时间则更长。但如果利用田闰心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助手开展商家入驻工作,京东和商家需要消耗的人力成本将无限接近于零。
简单地说,田闰心针对京东打造的是一个AI入驻助手,商家可以在和AI对话的过程中实现全自动入驻,商家甚至可以一股脑把所有资料都给助手,由于有了Deepseek赋予的AI能力,它可以自动选择必要资料并且整理好上传到后台完成入驻。不止前期入驻,商家后续运营也可以持续使用这个AI助手,上下架、优惠活动都可以用几句话就完成,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
记者:你是怎么找到“京东外卖入驻”这个切入点的?
田闰心:其实就是在抖音上刷到了,那几天视频平台上很多京东服务商开直播吐槽工作量大的事儿。然后我就很好奇,我想能有多难,就决定自己去试试。
记者:你是说你自己亲自去跑入驻?你不是还在工作吗?
田闰心:是的,但我总要吃饭吧,去吃饭的时候我就直接去问商家有没有入驻,没有入驻我就帮他操作一下,晚上散步的时候我也找,到处跑。就这样,亲自体验了几次京东复杂的入驻流程,我才确信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跟团队讨论了几轮,就立刻投入了开发。借助了开源的力量,我大概三个小时就把1.0的版本做出来了,紧接着第二天就开始推广使用了。
这次实践显然是成功的,但田闰心对这个产品看得并不重,实现盈利后,他已经开始了新的项目。“我上个月已经把整个产品转手卖给了一家京东服务商,它只是一次小尝试,只是证明借助AI,一个人就能完成一项业务,一人公司是可能的。”田闰心告诉记者,他现在在做的就是让所有人都能利用AI开一家一人公司。
“一人公司”是田闰心在3月份的BAT闭门路演上提出来的概念,他认为AI不止能做个“助手”,多个AI甚至可以直接组成一家公司。在这个思路下,他正在开发一款名为“一人无限”的产品,正是这款还未问世的产品在BAT闭门路演上受到了多位评审的青睐,田闰心也因此拿到了多个大VC的投资意向。
一人无限产品示意
记者:可以描述一下“一人无限”是什么吗?
田闰心:它是一个多智能体协作平台,这里面汇集了很多AI智能体,而每一个智能体都是你的AI员工。举个例子,你要开一家公司,首先会有一个AI来扮演咨询公司的角色,利用企业咨询的知识库,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帮你生成多个AI员工,目前从数据分析师到策划、美工、客服我们都可以生成专业的智能体。工作模式是这样的,举个例子,你用“一人无限”去创办自媒体公司,那你只要发布任务,然后从拆解任务到最终生成图文视频会由所有员工分工接力完成,你只需要等成果就好。
记者:那有无法生成的AI员工吗?
田闰心:当然有,比如说你是房地产中介,线下一定要有人带看房,所以“一人无限”的解决方案是,扮演HR角色的AI员工会帮你直接对接招聘App,一键发布招聘要求。注意,我不是想替代人类员工,我是希望每个人都有无限的资源去做他自己最想做的事,这也是我们这个产品的口号。
田闰心所述的产品愿景在当下并不罕见,他们被称为“AI Agent”,不同于豆包、deepseek等大语言模型,OpenAI将AI Agent定义为“以大语言模型为大脑驱动的系统,具备自主理解、规划、记忆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能够自动化执行复杂任务。”通俗说就是使用者只需给AI Agent一个目标,它就可以直接交付结果。市场上有许多公司正在研发AI Agent产品,其中不乏字节跳动、百度这种大企业。提及这一点,田闰心并不回避,“我对抗的就是中心化的大公司,我要开创一个去中心化的AI时代,并且我相信我有这个能力。”
对抗的底气
田闰心给记者展示了一项专利,专利名叫“基于边缘计算和MOE架构的大语言模型推理服务”,这是他过年期间受deepseek的技术原理启发撰写的一篇专利,这是他创业的源头,同样也是支撑他一切构想的底层技术。这项专利的基本思路是建立一个设备网络,并将蒸馏或者量化后的小模型部署在网络中每个人的终端设备上,在设备闲置的时候,将空余的算力利用起来,从而为用户提供模型推理服务。
据田闰心阐述,这项技术有三个优势,首先成本很低,仅使用闲置设备的算力,可以避免高额的服务器支出。其次效果好,多个模型同时解决一个问题,择优回答。最后,稳定性高,由于其算力不来源于厂商的服务器,而是他建立的设备网络,理论上只要网络上的设备足够多,可提供的算力就是无限的。“我已经通过专利库匹配了,在待生效的流程中。在中国我是是唯一有专利去做这件事情的人。”田闰心自信地介绍。
记者:这项专利跟deepseek有什么关系呢?
田闰心:早在新加坡读书的时候我就有过类似的想法,我当时参与了斯坦福大学发起的一个叫Folding @home的项目,简单讲就是将一个需要很多算力的任务切分成小任务通过P2P网络分发给所有人,把网络上的闲置算力都利用起来了。我就一直想这个算力能不能用在别的地方,直到deepseek的出现,才彻底启发了我。
首先,deepseek R1是MOE模型(mixture of expert),它不是单独一个模型的能力很强,而是把模型参数分到各个小模型,然后把这些专家模型聚合起来回答,简单说就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其次deepseek不依赖于高端显卡提供的算力,所以普通人的设备都可以本地化部署一个小型的deepseek,这也让我的想法成为可能,曾经也有这么小规模的参数量的模型,但是他们的效果都非常差。
记者:那这项专利是如何支撑你目前的开发的“一人无限”产品的呢?
田闰心:产品后端完全是基于这个专利,基于这个去中心化网络的,使用的所有AI模型都是P2P的,使用者不需要买服务器,不需要付API费用,让我们的成本可以做到非常低。
记者:目前“一人无限”这个产品已经是可用状态了吗?
田闰心:商用的产品还处于研发阶段,但是我们开源的产品已经研发完了,等于我先做一个免费的东西出来,我要借助开源的力量,把影响力做出来,当然商用产品也很快,预计5月中旬就能发布。
从2月写出专利,到3月就服务了第一批客户,从4月拿到第一笔投资,到5月产品就可以上线,田闰心的创业速度确实非常快,他一直向记者强调这样一句话——「世界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任何大事也不过就是从一个想法一个动力开始的,我有动力,有想法,我搭一个草台班子没准儿就真能做个大事出来。”说完,他将手上的烟掐灭了,重重地咳了几声,这个习惯,是他创业后才染上的。
本刊记者:金石开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