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文苑】爱“廉”说|爷爷留给我的精神财富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7 15:50 2

摘要:2025年春节,当烟花在夜空中次第绽放,阖家团圆之际,我敬爱的爷爷悄然离去。爷爷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一生坚守的廉洁品格与正直风骨,如同不灭的明灯,始终照亮着我前行的路。他的言传身教,早已深深融入我的血脉,成为我为人处世的准则。每当面对诱惑或迷茫时,爷爷的教诲便

文 | 赵丹

单位 | 正定县法院

编辑 | 尹美玉

2025年春节,当烟花在夜空中次第绽放,阖家团圆之际,我敬爱的爷爷悄然离去。爷爷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一生坚守的廉洁品格与正直风骨,如同不灭的明灯,始终照亮着我前行的路。他的言传身教,早已深深融入我的血脉,成为我为人处世的准则。每当面对诱惑或迷茫时,爷爷的教诲便会在耳畔回响,提醒我要坚守初心。

小时候大年三十那天,我都会跟着爷爷去“请祖宗”回家过年,每当“族谱”挂出来的时候,我都缠着爷爷给我讲关于祖宗的故事。那时候的我,虽然年纪尚小,但对这些故事却听得入神,爷爷告诉我在族谱上最上面位置的那一位祖先,在明朝的时候是一位清官,他一生刚正不阿,深受百姓爱戴。爷爷说,这位祖先在担任地方官员时,从不接受任何贿赂,甚至连百姓送来的农产品都婉言谢绝,他常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岂能因私利而损害公义”。他的廉洁之名,因此传遍四方,晚年辞官归乡时,两袖清风,家无余财,只带走几卷书籍和一身布衣。每当讲完这个故事,爷爷总会意味深长的看着我,轻声说道:“孩子,先人的事迹是我们赵姓家族的骄傲。我们做人做事就要像祖先一样,清清白白,堂堂正正。”那时候的我,虽然还不能完全理解这些话的深意,但爷爷讲话时的神情和语气,却深深印在我的心里。

爷爷不光教育子女做人要清正廉洁,自己更是身体力行。记得后来爷爷当选了我们村的支部书记,工作上从不因私废公,他的做法虽然赢得了村民的尊重,却也因为刚正不阿、坚持原则得罪了一些人,甚至一些亲戚朋友都对此不满。记得有一次村里集体土地承包,奶奶的弟弟想承包村南一块土地,希望爷爷能“行个方便”,爷爷当场严词拒绝并将其赶出了家门。奶奶为此抱怨,觉得爷爷太过于固执,不懂得变通。奶奶常说爷爷,“你当这官有啥用,亲戚朋友一点光儿也沾不了,人都被你得罪光了”。但爷爷总是坚定地说:“我是村支书,就得为全村人着想,村里多少老百姓都看着我呢,不能干让乡亲们戳脊梁骨的事儿。”奶奶虽常常抱怨爷爷“不懂人情世故”,但她心里都明白,爷爷的坚持是对的。

长大后,因为父亲工作还有我上学的原因,我待在爷爷跟前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是每年大年三十的年夜饭上,爷爷总是格外郑重叮嘱父亲:“你现在是国家干部,手里有了权力,越是这样,越要时刻警醒自己,不管别人怎么做,你都要守住自己的底线,宁可吃点亏,也不能丢了原则。”爷爷还告诉父亲要以赵家的祖先为榜样,做到一生清廉、两袖清风,做一个让老百姓信任的好干部。爷爷的叮嘱,不仅是对爸爸的教诲,也是对我们赵家精神的一种传承。每次听到爷爷说的这些话,我都会默默记在心里,提醒自己,无论将来做什么,都要像爷爷期待的那样。

毕业后,我顺利通过了公务员考试成为了县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助理。至今我仍记得跟爷爷分享时他的喜悦,看到爷爷激动的模样,我知道此刻我是他的骄傲。爷爷平时很关心我的工作,经常打电话询问我什么时候能“入额”成为一名真正的法官,我也会跟爷爷分享一些关于法院的奇闻异事,有时候也会聊到反面案例,爷爷听后,总是严肃的说:“孩子,你可不能羡慕那些人啊,钱不是自己的,一分都不能拿,对不起老百姓的事,一件都不能干,尤其是你们做法官的,手里握着的是公平正义,稍有不慎,就会让老百姓寒了心啊!”爷爷的话总是朴实却有力,像一把锤子敲在了我的心上,他常说:“咱们赵家世代清白,你爷爷我当村支书时,再难都没动过公家一分钱。你将来做法官,更要记住,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的一举一动他们都看在眼里,只有清清白白、堂堂正正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后来爷爷生病了,身体逐渐消瘦,衣服也显得格外宽大,但爷爷的衣服上总是端端正正地别着一枚鲜红的党徽,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戴着,党徽对他来说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一种责任和承诺,仿佛那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爷爷生命的最后时光里,我常回去看望他,爷爷问我最多的就是什么时候能“入额”,他虽不说,但我了解他的期望。

如今又是新年伊始,爷爷却已经离开了我,但他胸前的党徽和那些掷地有声的话语,依然深深印在我的心里,我会始终牢记他的教导、传承廉洁家风,带着他的期望毅然前行!

远行者去了远方,愿他都安心……

作者简介 | 赵丹,女,1994年10月25日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正定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四级法官助理,负责辅助法官办理普通民商事案件,在工作中能做到“多学多思”,热爱钻研与写作。

来源:正定法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