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千秋韵:清代何绍基十五幅经典书法作品深度品鉴(一)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7 16:28 2

摘要:在清代书法的璀璨星河中,何绍基是极为耀眼的一颗。他的十五幅经典作品,宛如十五朵墨韵奇葩。楷书的端庄、隶书的古朴、行书的飘逸,皆凝聚其毕生心血。笔锋流转间,藏着岁月的沉淀与艺术的升华,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翰墨世界,领略其独特魅力。

在清代书法的璀璨星河中,何绍基是极为耀眼的一颗。他的十五幅经典作品,宛如十五朵墨韵奇葩。楷书的端庄、隶书的古朴、行书的飘逸,皆凝聚其毕生心血。笔锋流转间,藏着岁月的沉淀与艺术的升华,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翰墨世界,领略其独特魅力。

——题记

清代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阶段,前期延续晚明书风,后期风格多样。著名书法家如王铎、傅山等推崇晚明新风,赵孟頫的行书影响深远。隶书方面,王澍等人风格独特。帝王书法也颇具特色,如康熙的清秀、乾隆的清丽。清代书法展现了古典与创新的交融。‌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清朝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书法作品。

何绍基(1799年—1873年),字子贞,号东洲等,湖南道州人,为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道光十六年中进士,咸丰初任四川学政,还主持过福建等地乡试,后在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讲学。他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书法自成一家,著述颇丰。

何绍基书法博采众长,初习颜真卿,后融汉魏笔意。其字笔法刚健又不失灵动,结体宽博且具奇崛之态,线条富有质感与韵律。行笔时提按自如,墨色浓淡相间,自成一家,尽显古朴雄浑、超凡脱俗的独特艺术魅力。

代表作品有:《邓石如墓志铭》《重葺辰沅会馆记》《贺熙龄墓志》《行书四屏》《行书杜诗六屏》《临兰亭序》《隶书七言联》《楷书何凌汉碑墓志》《隶书曹全碑》《篆书七言联》等。

清代书法家何绍基《行书题画梅》赏析

何绍基书《行书题画梅》轴,清,纸本洒金笺,行书,纵166.5厘米,横41.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其行笔柔和,点划精致,笔画粗细相济,尽显鲜明个性风格 。

释文:余之作梅聊自吟啸,岂在悦人心目。适朋远求作,写一枝以赠之。今置之禹功卷后,何堪依附古人。且云欲道其出处而圭翁已自叙之,何庸复赘。 芷谷世伯大人属。侄何绍基。

清代书法家何绍基《行书自书诗》赏析

何绍基书《行书自书诗》扇页,清,纸本,纵16.5厘米,横48.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其书以篆隶为底,用笔方圆相济,遒劲超然。扇面文气十足,自识落款,钤多枚印章 。

释文:“风定云收雨晴,月光如水十分清。流萤带润浑无力,鸣柝绵宵正有声。独坐不知零露重,闲愁时共夜凉生。”

清代书法家何绍基《隶书七言联》赏析

何绍基书《隶书七言联》联,纸本,隶书,纵128厘米,横31.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其书博采众长,此联以篆书入隶,体势沉着飘逸,尽显何氏书法独特笔墨趣味与高古意韵。

释文:赏留琼岛看华宴,道左青箱授研铭。

清代书法家何绍基《楷书八言联》赏析

何绍基书《楷书八言联》联,纸本,楷书,纵191.4厘米,横42.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其书法博采众长,此作楷书结体宽绰斜欹,笔致飘逸自由,尽显独特个性风范。

释文:古砚华笺分桂上露,清言妙理来松下风。

清代书法家何绍基《行书七言联》赏析

何绍基书《行书七言联》联,金笺本,行书,纵165.7厘米,横40.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此联赠予李佐贤,在颜字格局中,用笔圆为主,兼融北碑,笔画婉通,刚柔并济,尽显鲜明个性。

释文:一竹一兰清可坐,万山万水极其游。

清代书法家何绍基《题跋李邕代表作品李思训碑》赏析

清代何绍基楷书《题跋李邕李思训碑》以深厚功底运笔,结体严谨而不失灵动,笔画遒劲苍润。其跋文既彰显对古碑的尊崇,又融入个人书学见解,尽显大家风范。

清代书法家何绍基《跋墨皇本圣教序》赏析

何绍基《行书跋墨皇本圣教序》,以其独特笔势与深厚功底,在字里行间融入对经典的深刻理解。笔墨灵动间,既有古意传承,又显个人风格,尽显文人书法之韵味与魅力。

清代书法家何绍基《行楷临兰亭序》赏析

何绍基《行楷临兰亭序》书风自然和谐,点画精妙,结体虽不工整清秀,却线点变化精到。技法成熟,隐含颜字痕迹,兼具《张迁碑》天真,章法动静相宜,与原帖神韵暗合。

清代书法家何绍基《楷书重修历下亭记》赏析

何绍基书丹《重修厯下亭记》由陈景亮撰文,清咸丰九年(1859)五月刻立。原碑楷书,纵49厘米横123厘米。此为清末拓本,收录于北京图书馆《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墨纸尺寸与碑文原大相仿。

清代书法家何绍基《隶书长卷》赏析

何绍基《隶书长卷》,隶书,长卷,纵25.1厘米横309.5厘,辽宁省博物馆藏。其笔力苍劲,尽显古朴典雅之态,为隶书佳作。

清代书法家何绍基《草书金陵杂述四十绝句》赏析

何绍基《行草书金陵杂述四十绝句》,纸本,行草书,长卷,纵28.3厘米横358厘米,湖南省博物馆藏。作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时值其艺术巅峰,诗稿行草纵逸自然,尽显渊博学识,独特书风冠绝晚清。

清代书法家何绍基《黄庭坚题伯时画揩痒虎》赏析

何绍基《黄庭坚题伯时画揩痒虎》,行书,立轴,纵124厘米横31.5厘米,湖南省博物馆藏。此作以黄庭坚题跋李公麟(伯时)绘虎画为内容,行笔畅达遒劲,结体疏密有致,融篆隶笔意于行书,墨色沉郁而气韵流动,体现其晚年独特书风。

清代书法家何绍基《识跋旧拓监本定武禊帖》赏析

何绍基《识跋旧拓监本定武禊帖》为清代书家何绍基(字子贞)题跋的宋拓定武本《兰亭序》珍贵拓本。此作展现了何氏深厚的碑帖鉴定功力与独特的书法见解,其题跋内容涉及版本考据、笔法分析等学术价值。

清代书法家何绍基《行书节录宗炳画山水序扇面》赏析

何绍基《行书节录宗炳画山水序扇面》为晚清碑学大家精心之作,此扇面以行书节录南朝宗炳《画山水序》名篇,笔法融篆籀之气于行草,结字疏朗有致,墨色浓淡相宜,充分展现其"以碑入帖"的独特书学理念。现藏上海博物馆。

释文:圣人含道应(暎)物,贤者澄怀味象。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瑰、许由、孤竹之流,必有空桶(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贤(仁)者乐。不亦几乎? 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愧不能凝气怡身,伤砧石门之流,于是画像布色,构兹雲岭。夫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星伯先生诲书。年家子何绍基。

清代书法家何绍基《行书论书扇》赏析

何绍基《行书论书扇》纸本,行书,扇面。纵18厘米横51.5厘米。此作以行书阐述书学理论,笔法融篆籀之气,结字疏朗有致,墨色浓淡相宜,充分展现其"以碑入帖"的独特书学理念,是研究清代扇面书法艺术的重要作品。

欣赏了何绍基十五幅书法作品,深感其艺术魅力非凡。楷书作品中,他融合颜体的雄浑与欧体的严谨,笔力遒劲,结体端庄;隶书圆润舒展,风骨内蕴;行书则飘逸洒脱,墨韵生动。其用笔或逆锋取势,或率性而为,展现出深厚功底与独特风格,令人赞叹不已。

赏名家书法,悦从容人生。读者们,观赏了听月为你分享的清代何绍基以上这些作品,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来源:听月工作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