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外卖及即时零售领域风云变幻,京东与美团两大巨头的激烈交锋,吸引了整个行业乃至全社会的目光。这场大战,不仅关乎两家企业自身的发展,更对商家、骑手、消费者,乃至整个行业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京东VS美团
2025 年,外卖及即时零售领域风云变幻,京东与美团两大巨头的激烈交锋,吸引了整个行业乃至全社会的目光。这场大战,不仅关乎两家企业自身的发展,更对商家、骑手、消费者,乃至整个行业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今年 2 月,京东高调进军即时零售领域,其外卖业务增长迅猛。4 月 22 日,“京东外卖日单破 1000 万” 的消息登上热搜,彰显了其强劲的发展势头。京东入局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后的战略布局。长期以来,即时零售市场被美团和饿了么两大巨头主导,美团凭借 700 多万骑手网络和先进的调度系统,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提出的 “30 分钟送万物” 更是直击众多对手的痛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京东选择此时布局即时零售外卖市场,不失为一种 “防守性进攻” 策略。
自 2 月 11 日开展 “品质堂食” 商家招募计划起,京东便展现出十足的诚意与决心。刘强东另辟蹊径,严格把控商家入驻标准,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消费体验。随后,京东宣布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还考虑为骑手家属安排工作,兼职骑手也统一购买医疗险。这一系列举措,犹如一记记重锤,在行业内激起千层浪。消费者看到了京东的担当,外卖小哥感受到了关怀,舆论声浪也大多倾向于京东。4 月 21 日,刘强东送外卖后与骑手聚餐的视频引发热议,他承诺所有兄弟退休金不低于 5000 元,进一步提升了京东在外卖市场的关注度。
京东的来势汹汹,让美团严阵以待。美团在 3C 市场积极布局,快速拿下国家补贴后又提供 100 元平台优惠券,试图狙击京东。在骑手权益保障方面,美团在京东宣布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后,迅速跟进,宣布将骑手保障纳入计划并立即实施。双方你来我往,竞争激烈。
从本质上看,京东与美团的争端是互联网巨头在本地生活服务与即时零售领域竞争加剧的体现。随着中国消费市场向 “线上下单、短时送达” 模式转变,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在 2025 年将突破 1.2 万亿元,年均增速超 50%。美团与饿了么已占据 7:3 的市场份额,京东试图凭借自身物流优势,如强大的冷链和仓储网络,打破现有格局,重构行业规则。而美团则通过 “闪购” 业务,不断侵蚀京东在 3C 家电等核心领域的市场份额。双方在骑手、商户、用户资源等方面展开了 “零和博弈”。例如,美团闪购借助高频外卖流量带动全品类销售,威胁京东的 “次日达” 模式;京东则以 “品质外卖” 吸引美团的高端用户。
在战略层面,京东自 2021 年起开始本地化转型,成立同城购事业群,整合达达集团,将小时购业务提升至首页入口,并于 2023 年推出 “京东买菜”,自建前置仓并联合沃尔玛等商超,对标美团买菜。美团则不断进行零售化扩张,其闪购业务日均订单量突破 800 万单(2023 年数据),还试点 “明日达超市”,涉足京东传统优势的标品电商领域。
在配送能力上,京东达达拥有 100 万骑手,美团专送则有 620 万骑手;仓储网络方面,京东拥有超 1500 个云仓和 200 万㎡冷链,美团有 4000 + 前置仓;技术投入上,京东无人配送车覆盖 20 城,美团无人机配送已在深圳落地。双方在各个维度上都展开了激烈角逐。
商户资源争夺同样激烈。美团曾被指要求商户签署 “二选一” 协议,而京东到家则将平台佣金从 8% 降至 3%,美团随即推出 “新商户首年 1% 佣金” 计划。此外,京东通过供应链金融获取商户经营数据,美团则利用餐饮 ERP 系统构建数据壁垒。
目前来看,京东美团大战尚无明显的胜负之分,但消费者无疑是这场大战的最大受益者。双方的补贴与优惠活动,让消费者享受到了更实惠的价格和更优质的服务。对于商家而言,虽然面临着平台选择的难题,但也获得了更多的流量和曝光机会。这场大战也促使行业加速变革,无论是配送效率的提升,还是服务质量的优化,都将推动即时零售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来源:艾路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