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十余年如一日,田顺姬以护理服为战袍,用双手托起生命之光。从青涩学子到护理骨干,从呼吸科“守夜人”到ICU“生命卫士”,她用行动诠释着南丁格尔精神的时代内涵。让我们走近这位获得“先进工作者”“抗疫先进个人”等多项殊荣的白衣战士,聆听她的生命守护故事。
二十余年如一日,田顺姬以护理服为战袍,用双手托起生命之光。从青涩学子到护理骨干,从呼吸科“守夜人”到ICU“生命卫士”,她用行动诠释着南丁格尔精神的时代内涵。让我们走近这位获得“先进工作者”“抗疫先进个人”等多项殊荣的白衣战士,聆听她的生命守护故事。
二十余载淬炼专业匠心2002年,田顺姬怀揣着救死扶伤的理想,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现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附属医院)毕业,从此扎根临床一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的夜班见证了她“鹰眼般”的敏锐——无数次在监护仪跳动的曲线中捕捉到细微异常,整夜守候在突发气胸的老人床前直至晨曦微露;老年患者氧饱和度骤降的危急时刻,她凭借肌肉记忆完成整套急救操作,为后续治疗赢得黄金十分钟。2020年调入ICU时,她已成长为呼吸与危重症的护理专家,却毅然选择从零开始:“监护仪上的每个数字都是生命密码,我必须成为破译专家”。为掌握科室各类尖端设备的操作方法,她虚心请教、勤学苦练,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100多例次临床观察数据。正是这般执着,让她在转入ICU半年后便能独当一面。
抗疫战场上的“生命摆渡人”
2022年7月,青岛疫情告急,田顺姬第一时间申请参加支援:“作为一名ICU护士,我不上谁上?”在方舱医院的日日夜夜里,她与团队完成了200余名患者的护理工作。有一次她累得在缓冲区倚墙睡着,手里还攥着未拆封的降压药——那是她为患有高血压的队友准备的,却总忘记自己也在带病坚守。为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她与队员们用防护服绘制笑脸图案,用方言录制温馨提示,更曾连续2小时跪地操作,为八旬老人疏通被痰栓堵塞的气道。
病房里的“温情卫士”
在田顺姬的护理哲学中,“技术是铠甲,仁爱才是灵魂”。
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面对赵爷爷因佩戴无创呼吸机产生的强烈抗拒,她化身“心理治疗师”蹲在床边为赵爷爷循环播放同类患者的康复视频。“您看这位大爷刚开始比您还急躁,现在都能爬山啦!”她轻声细语、关怀备至,趁老人情绪平复时,手把手教他进行缩唇式呼吸锻炼、上下肢肌肉力量恢复训练等。同时,为了让赵爷爷出院后继续坚持,她把科室的宣教卡片及视频二维码都给了赵爷爷。出院前夜,赵爷爷神秘地塞给她一个铁盒,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宣教卡片:“闺女教的我全学会啦!二维码我都收好了!”
在24小时无陪护的ICU,田顺姬和团队努力将基础护理做到极致。面对全身结满汗痂、散发着异味的长期卧床患者,她总是毫不犹豫地主动上前:“来,咱们洗个澡就舒服啦!”四盆温水、八条毛巾、四十分钟,当她为流浪多年的刘大娘擦净身体时,在场的医护人员无不为之动容。
早已练就“百般武艺”的田顺姬如今因工作需要又回到了陪伴她近二十载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生与死的交界线上,田顺姬继续用专业筑起生命防线,以仁爱点亮希望之光。她的故事让我们看到:所谓英雄,不过是凡人披上了责任与信念的铠甲。这种在平凡中坚守、于危难处逆行的精神,正是新时代医务工作者最动人的注脚。
(通讯员:李婧、董晓婷)
来源:悦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