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个世纪60年代,解放军开始尝试在伊尔-14运输机上安装美制照相侦察设施和苏制干扰设施从而作为侦察干扰机使用,从某种意义上这也算是中国特种飞机的起步…
和外军相比,我军的特种飞机起步晚,起点低,并且呈现长期落后的态势。
上个世纪60年代,解放军开始尝试在伊尔-14运输机上安装美制照相侦察设施和苏制干扰设施从而作为侦察干扰机使用,从某种意义上这也算是中国特种飞机的起步…
解放军的第一款大型制式侦察机,是70年代由轰-5改进而来的轰侦-5,其拆除了轰炸机械结构,在弹舱内增装2部大型中高空航空照相机和1部雷达相机,最大起飞重量22吨,最大航程约3000公里,已经可以遂行各类战役战术任务。
而解放军第一款具有“战略”性质的侦察机则是由图-4改装而来,其前身正是大名鼎鼎的美国B-29“超级堡垒”轰炸机,安装4台涡桨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66吨,航程超过6000公里,苏联曾援助我国12架机体,解放军改装4架,主要用于对中苏边境地区、越南金兰湾及台海的远程侦察。
80年代后,解放军又发展出了图-154MD和轰侦-6系列,并利用同西方短暂的的“蜜月”期,以“民间地理勘探”名义从澳大利亚引进了里尔-36侦察机,其曾对中越边境、中印边境、中苏边境以及台海进行过大量的侦察活动,为确保香港顺利回归,还曾对驻港英军的军事目标实施侦察。
不过总的来看,空军侦察力量所使用的各型飞机都存在个头过小、速度过慢、机体过老的问题,解放军也一直未拥有体系可靠的战略侦察力量。
90年代后,随着苏联解体和台独崛起,这种威胁达到了顶峰!
1994年10月27日,从航母战斗群上起飞的美军EA-6电子战机,在距离我海岸线400公里处的黄海附近海域,发动大规模电子干扰,雷达花屏、通信中断、或者显示百架战机从海上直扑。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国海空军被美国海军数次“戏弄”,造成我海空军疲于奔命的尴尬局面…
极为屈辱的是“战后”的美国海军为了纪念这个日子,特别制作了一个纪念袖标……
研制和装备大型战略侦察机以满足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已经迫在眉睫,撑起了我国的电磁信息长城的红色耳目——高新系列由此诞生!
无冕的高新机——运-8J。
远程电子警戒机,隶属于海军航空兵,数量极其稀少,据网络消息仅不到四架,主要用于在远海方向的警戒、干扰和监视任务,其设备是采购自英国的“海上霸王”雷达系统,
高新-1号——运-8CB。
隶属空军的电子战对抗侦察机,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他并不是首架基于运8改进而来的电子战飞机,但是毫无疑问,他绝对是整个高新系列电子战家族的排头兵,其机载电子设备几乎就是将图-154MD电子侦察机整个照搬下来。主要承担空军各类电子侦察、电子干扰、信息对抗任务。
高新-2号——运-8JB。
由空军的运-8CB改进而来,专门用于执行海军远海电子对抗及侦查任务,是海军旗下的第一代专用电子情报侦察机,其定位与高新-1号类似。与空军型最大的不同,海军的高新2号在取消了机腹对地侦查雷达,在机腹、机头和机身两侧加装了更多的电子侦查天线,用以探测海上舰船,同时进一步加强电子战对抗及电磁信号情报侦查能力,因此其也有中国海军EP-3之称。
高新-3号——运-8G。
空军的第二代远程电子侦察干扰机,主要用于取代老式的轰电-6电子干扰机,执行战场电磁干扰任务,其充分吸收了海军高新2号的成功经验,在前机身两侧安装了功率更大,性能更为先进的电子通讯干扰器,因为其巨大的鼓包,也被军迷们冠以“腮腺炎”之名,实际上其内部是两部硕大的定向干扰天线。
运-8G是目前空军最为成熟的的电子战飞机型号,常年与包括美军在内的外国电子战部队交手,其可对敌方防空雷达网实施大面积的干扰,因为庞大的机体和数量众多的各类电子干扰元器件,其干扰功率极大、覆盖频率全面,即使和新一代歼-15S、歼-16D电子战飞机相比,其优势也分为明显,况且在经济性能、滞空时间上其也远胜于一般的战斗机平台。
高新-4号——运-8T。
运-8T指挥通信机,属于空军部队,主要执行空地协同指挥和通信中继任务,在外表上和运8运输型极为相似,唯一的区别是机背和机腹安装的刀状通信天线,飞机内部安装有各类短波和超短波电台,主要用于大规模空中行动中的战场调度,可以把它看作一部能够飞行的“通信基站”,类似美军的E-8“联合星”侦察机。
高新-5号——空警-200。
其背部安装了“平衡木”式预警雷达罩,其中集成了一部S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可对预警机机身两侧约240°范围内的目标进行有效探测。
高新-6号,运-8FQ/空潜-200。
是解放军海军的第一代专用反潜巡逻机,其机尾安装细长的磁异探测器,机体内声呐浮标、和电子信息处理电脑,机头的位置安装了一部大型对海搜索雷达。
高新-7号——运-8XZ心理战飞机。
与美军EC-130J相似,主要用于对电台、电视和军事通讯波段干扰、执行心理作战和民广播扰乱任务。其背部安装了一个大型刀状天线。安装有各类干扰发射器,可以对敌方的电台、广播电视网络进行通信干扰能力。
高新-8号——运-9JB电子战机
解放军海军推出的新一代电子情报收集和综合电子战飞机,主要用于执行反潜巡逻、电子战、情报收集等任务,作为高新-2号的更新换代产物,目前已经实现量产并成为海军远海电子侦察任务的主力。
高新-9号——运-9XZ心理战机
解放军第二代心理战飞机,以AM、FM、HF、电视和军事通讯波段来执行心理作战任务,主要是用来取代“高新7号”,和前一代最大的区别就是换用运-9型运输机作为平台,同时机身后部的4片大型片状收发天线也是重要特征。
高新-10号——即空警-500预警机
以运9作为载机平台,是继空警-2000、空警-200后,中国自研制的第三型预警机。主要进行空中指挥控制任务。装备了全新的数字阵列有源相控阵雷达,该款雷达拥有360度的搜索能力。
高新-11号——运-9G型电子干扰机
同样以运9作为载机平台,是号称“腮腺炎”的高新3号的接班人,具备强大的电子压制和干扰瘫痪敌方防控系统的能力。其主要任务就是为中国海空军提供长时间、大范围的电磁压制任务。从外形看,运-9G电子干扰机因为技术进步,已经安装运-8G一样的硕大电子干扰件,转而采用了过渡更为顺畅的电子干扰天线。
高新12号——运-9Z电子战机
目前我军最先进的战役级综合电子战飞机,是继高新2号运-8JB海军电子情报收集机、高新8号运-9JB海军综合电子战飞机之后的第三代综合电子战飞机。从下图中可以看到其典型特征就是位于机头的圆筒形雷达罩和位于机腹的长条形天线罩。
高新-16号——空警-700
首次曝光于北部海军航空兵某场站,其明显的特征就鼻头尺寸较长的突出物,和高新8号情报机较为接近,被军迷戏称为“奶嘴”,腮腺部分也出现了一个矩形共型雷达整流罩,又与高新11号尾段的整流罩较为接近。有媒体预测,其大概率是把高新8号上的干涉仪天线阵列给嫁接过来,主要用于对辐射源进行定位,直白点获得在海洋环境下对海洋目标的探测能力,以及增强对隐身目标的能力。
未完待续…
来源:毒客DUCK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