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在线网·散文】贵州游记(一)——贵阳印象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7 16:59 2

摘要:去年三月底,和妻儿,和两个朋友,一起去了趟云南。云南温润的气候,旖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把我惊讶的神魂迷乱。记得夜宿楚雄彝族自治州那个晚上,我们在街边大排档宵夜时,巧遇四个贵州人(两对夫妻)在邻桌用餐,因为是同车旅游的游客,所以便很快热络起来。闲谈中,

贵州,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

去年三月底,和妻儿,和两个朋友,一起去了趟云南。云南温润的气候,旖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把我惊讶的神魂迷乱。记得夜宿楚雄彝族自治州那个晚上,我们在街边大排档宵夜时,巧遇四个贵州人(两对夫妻)在邻桌用餐,因为是同车旅游的游客,所以便很快热络起来。闲谈中,他们热情邀请我们来贵州旅游;还信誓旦旦说,贵州的风景很美很美,犹如人间仙境。那次,我就对贵州动心了。黄果树瀑布,小七孔,西江苗寨……在我心里“挂了号”。便心里默默盘算着:明年,一定要携家人来贵州旅游。

今年,这个时候,这个季节,我真的来贵州了。而且,趁着清明小长假(连同开斋节,一共放假6天),我、妻儿三人乘坐飞机,来了个短期度假旅游,行程5夜6天。

现在的旅游的确方便。大可不必为地不熟而发愁。打开携程网站,就有自由行和定制游,随便选择。因为时间紧,贵州旅行我们选择了定制游。儿子提前和旅行社协商定制了行程路线。因为是包车,费用稍微高了一点,但在可承受范围之内。除了司机,一路就我们三个人。非常清静、自由。

30日下午6点20,飞机降落贵阳机场。年轻的司机小陈准时来接,他殷勤地接过我们的行李箱,轻轻塞到后备箱。机场到市区20多分钟。隔着车窗玻璃,我看到了和家乡枯黄萧索环境不一样的景致:到处是葱郁的绿植,到处是五颜六色的花朵,我们仿佛从寒冬一脚踏进了春夏。不久,路灯和民居的窗户渐次亮起了灯光,黑夜慢慢将美景吞噬……

第一晚入住贵阳东景希尔顿酒店。楼层耸立到云层中,估计有五六十层之高。“全球只此一家。”大厅的穹顶贯通一二层,空间宽阔得像早期老家的灯光球场。走进房间,宽敞明亮,有沙发、写字台、淋浴、有泡澡浴缸,豪华得直晃眼。我问儿子:“这得多少钱?”儿子说:“不知道,只知道总费用,住宿行程旅行社具体安排,没说住哪家酒店。”

休息十分钟之后,三个人起身去逛街吃饭。这次旅行,除了酒店自带早餐外,旅行社不管正餐,午饭晚饭我们自己解决。在酒店外漫无目的溜达,一溜铁树吸睛,几棵高大的香樟树浓郁茂盛,红花绿叶格外养眼,不由得唏嘘了一阵子。从网上搜索附近好玩的地方,按照导航提示向馄饨广场走去。这是一条地方风味浓郁的美食街,味香园肠旺面、凯里酸汤牛肉、普天铜锅黄牛肉、施家烙锅、荷城羊肉粉、特色鹿肉馆……各式美食招牌挂满了街市两边的门楼。

“你想吃什么?”妻子问我,“我想吃脆哨。”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并补充一句:“其他的我不吃。”美食街门口有一家面馆,主打肠旺面、脆哨面。我们从店外看到了品种和价格牌。妻子说:“那好吧!那咱们就进这家店吃面。”儿子去点餐,他点了三种不同的面:肠旺面、鸡丝豆花面、脆稍面。目的是,可以相互品尝一下。一勺汤足见其味。

我要的当然是脆稍面。饭没端上来之前,我给他俩讲了一个故事,我说:“想知道我为什么要特意点脆哨面吗?”母子俩摇摇头,眨巴着眼睛望着我。我得意地说:“我读过《天上的脆哨》,说的是贵州的一种地方名吃,所以记住了“脆哨”这个名字。今天到贵阳也刚好碰上,能不品尝一下吗?”听了我的解释,她俩开心地笑了。其实,脆哨就是“酥脆臊子”的误读,也就是用五花肉制成的肉臊子。只不过肉炸的酥脆金黄,吃起来嘎嘣脆。撒几粒葱花、滴几滴香油、拌上秘制酱料,就成了一种可口地道的美食。

咱们中国,是一个重历史、重传统美食文化的国度。贵州,足可以称得上美食重灾区,到处美食美女如洪水般泛滥。

贵州好像最出名的是老凯里酸汤。广告遍布大街小巷。所以,在贵州旅游这几天,在品尝众多美食中,凯里酸汤系列就吃了两次,一次是在西江千户苗寨,吃的凯里酸汤牛肉;一次是在贵阳一大型美食广场,吃的是老凯里酸汤鱼。贵州的烤肉也很出名,风味独特,做法不同。从梵净山返回贵阳的当天晚上,在贵阳的甲秀楼附近餐馆排队吃了一顿,真的是欲罢不能,回味无穷。翌日去了青云市集,还品尝了“酸板扎—酸汤丝娃娃”, 美味合口,价格亲民。香酥鸭也是名吃,在“但家香酥鸭”店买了半只,在火车上一边看风景一边尝鲜,美味不说,还很饱腹。遗憾的是,螺蛳粉、羊肉粉等名吃没顾上品尝。有待下次补上吧!

贵阳的美食馋嘴,贵阳的文化历史和珍贵遗迹“馋心”。从黔西南的铜仁返回贵阳的当晚,顾不上历时3小时近300公里的舟车劳顿,我们赶紧去了甲秀楼。这是一个市内景区,游客众多,可以用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来形容。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来贵州旅游的游客正源源不断涌入,旅游大省的名号真是名不虚传!那晚的天气很好,一丝风没有,温度也宜人。缓步行走在对面的大桥和河弯的甬道上,宽阔的河水里倒影着甲秀楼的雄姿,延续数百年的六孔桥承接着两岸游客的往来,七彩艳丽的灯光打在巍峨的甲秀楼和桥体上,越发显出这座古楼和整体建筑古色古香的神韵来。

爱贵州,更爱贵阳。

2025年5月1日

祁万红,爱好文学,喜欢读书,喜欢用手中的笔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和美好。偶有散文作品和随笔发表在文学刊物上。青海读书会签约作者。

来源:青海在线网官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