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闺蜜夺走男友多年后旧情复燃"、"老公离世想再婚遭小叔子阻挠"——这些看似真实的情感纠纷,实则是精心设计的骗局。近日,央视曝光了直播行业中的"剧本式连麦"黑色产业链,揭露了从廉价演员到拉人头入局的全套诈骗套路。
"闺蜜夺走男友多年后旧情复燃"、"老公离世想再婚遭小叔子阻挠"——这些看似真实的情感纠纷,实则是精心设计的骗局。近日,央视曝光了直播行业中的"剧本式连麦"黑色产业链,揭露了从廉价演员到拉人头入局的全套诈骗套路。
谢谢爱阅读的您,每天为您带来最新、最热的社会新闻和世界历史,别忘了点个关注,第一时间获取更新!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
记者卧底调查发现,这些情感直播间里的"苦主"大多是收费低廉的"麦手"。他们按照写好的剧本表演,每分钟仅赚取五毛钱的"麦费"。一位记者上午扮演"父母离婚争产"的女儿,下午又变身"新婚发现丈夫出轨"的悲惨女人,一天转换多个角色,收入却不足20元。
这些"麦手"需要通过付费加入所谓的"专业团队",接受培训后才能获得表演机会。培训内容包括如何避开平台违禁词、如何制造剧情爆点等。新人往往需要自编剧本才能通过考核,原封不动照搬"剧本库"的内容很难获得上麦机会。
调查发现,"麦手"只是这个黑色产业链的最底层。更赚钱的是"主播助理"和"客服"职位,前者通过差价赚取中间利润,后者则负责"拉人头"发展下线。升级为"主播助理"需再交499元,"客服"则需599元,每拉一个人入职就能获得相应提成。
"这就像新版知识付费,交更多的钱就能买到更多资源和赚钱手段。"一位内部人员如此推销这套模式。实际上,这是一套典型的传销式运营,靠不断吸纳新人交费维持运转,真正能靠表演赚钱的"麦手"寥寥无几。
这类直播诈骗的主要受害者往往是中老年人。数据显示,许多老年人对直播间里的人物关系深信不疑,每月在直播购物上的花费可达3000元以上。有老人花费40余万元购买所谓的"古董",还有人不惜借钱购买号称能治病的"神奇水杯"。
子女们发现后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帮助父母维权。但由于很多交易没有正规购买链接,或是使用了老人身份注册的店铺,退货退款变得异常困难。一些受害者家属组成互助群,共同应对这场针对老年人的"精准诈骗"。
专家指出,这类诈骗直播能够盛行,暴露出平台审核机制和行业监管的漏洞。虽然各大平台已开始清理违规直播间,但要彻底铲除这条黑色产业链,还需要建立更完善的主播信用评价体系和实时监控机制。
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面对直播间里离奇夸张的剧情时保持理性。记住:那些让你义愤填膺的"真实故事",很可能只是一群每分钟赚五毛钱的"专业演员"在按剧本表演。
来源:岩主7r0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