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至4月,延安市科技馆以第三十三届“科技之春”宣传月为契机,构建起“馆内+馆外”的全域科普生态,为市民打造了一场覆盖全年龄段的科技嘉年华。活动期间,科普服务公众94295人次。其中场馆接待公众50916人次,策划开展各类科普活动304场服务公众43
2025年3月至4月,延安市科技馆以第三十三届“科技之春”宣传月为契机,构建起“馆内+馆外”的全域科普生态,为市民打造了一场覆盖全年龄段的科技嘉年华。活动期间,科普服务公众94295人次。其中场馆接待公众50916人次,策划开展各类科普活动304场服务公众43379人次(开展科学实验展演13场,科普短剧展演7场,主题活动5场,科普讲座1场,主题展览1场,科普放映24场,科学家精神专题展览辅导19场,科学课191课时,机器人竞赛培训25期,志愿者培训11期,流动巡展7站)。
沉浸体验:构建多维科普场景
此次“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延安市科技馆依托场馆精心策划了多项科普活动。“互动体验,科普同行”展品展演活动将科技馆打造为可触可感的科学探索空间,太空舱、VR等展品前每周末排起长队,孩子们戴上眼镜穿梭于现实和虚拟之间;地震小屋通过模拟不同震级震感,配合视频讲解,使防震减灾安全知识深入人心;机械墙前探究齿轮传动原理、魔幻钢琴前倾听光影旋律,更成为公众竞相打卡的“网红”展项。
在科普剧场,科学实验展演活动于每周末定时开展,大气压、液氮、氦气、水、静电等系列科学实验表演轮番上场,累计开展科学实验表演13场7011人次现场观看。在主题展厅,4月初推出了“感知与错觉”—视错觉科学艺术主题展,展出错觉画、双关图、两可图共53幅,展出1个月吸引了8309人观展。在影视中心,《探秘寒武纪》《物种灭绝》定时播出,揭示气候变化带给地球生物的影响,累计放映24场2223人次观影。
馆校协同:播撒科学创新火种
深化“双减”背景下的科学教育加法,延安市科技馆与市区多所中小学校构建了深度合作机制。面向宝塔区创新实验小学开展的“科技馆里的科学课”示范活动,教学内容围绕学校课标设计,积极融入科技馆场景氛围;面向宝塔区知新小学开展的“校园科学课”示范活动,则是反向输送科普资源。这种“请进来+走出去”的双向联动,使4732名学生受益,累计开展科学课191学时;机器人竞赛培训更成为青少年创新人才的孵化器,于每周六和周日开展培训25期,指导培训700人次青少年机器人爱好者学习编程控制和机械设计,备战延安市第九届青少年机器人大赛。
科普大篷车也始终在路上。联合黄陵县科协走进黄陵县文体广场、桥山中学,助力延安市第三十三届“科技之春”宣传月主场活动;联合青少年宫走进宝塔区甘谷驿小学、富县牛武中心小学,开展“红粉笔”支教暨流动少年宫走基层活动,为学生送去知识与健康的“双礼包”;联合凤凰街道办北门口社区走进宝塔区第五中学,实现了科技馆、学校、社区三方联动。“科技之春”期间,科普大篷车共流动巡展7站行驶815公里服务公众17145人次。
志行延安:打造最美风景线
“志行延安”科技志愿服务在本届活动中初次亮相,延安大学物电学院的19名大学生经过培训,周末驻场科技馆,身穿“蓝马甲”,开展秩序维护、展品看护、展品讲解、协助体验等志愿服务,服务时长超170小时。值得一提的是,大学生们深度参与科普,创作了“光”系列科学实验。另外15名中小学生经过11期系统培训,化身展厅“科普小演员”,开展科普短剧志愿表演。目前,小小志愿者们已经能够熟练表演《小小细菌旅行记》《如此专家》等3个剧目,上台表演7场吸引了1200多名公众现场观看。
红色传承:科技史中的精神之“钙”
革命圣地,活动深度挖掘延安红色科技基因,延安市科技馆特别策划推出了“讲活科技历史,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活动。为19个来馆团队1556名公众专题讲解“圣地科技之光”“延安时期党领导下的科技社团”专题展厅,讲述延安时期的科技发展、科技人才、科技政策等,再现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的场景,让公众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感悟科学家精神的永恒价值。另外,走进科技馆,序厅LED屏不断循环播放钱学森、钱伟长等科学家故事,三楼科学家长廊吸引着驻足者对话古今中外科学家,院士墙展览展示着45名在延建站院士专家伟大成就,共同组建了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精神图谱。
主题活动:科学与文化的共鸣
3月5日,“童心献礼,致敬最美的她”主题活动在科技馆温情启幕,市青少年宫幼儿园30名少年儿童参加。3 月20日,“科技点燃梦想,AI引领未来”科普讲座开讲,延安大学杨延宁教授主讲,面向科技前沿,183名师生现场聆听报告;4月2日,延安市科技馆、延安新东康复医院联合开展“科技之光,点亮星星的孩子”主题公益活动,为70名“星星的孩子”搭建探索世界的桥梁;4月4日至6日,清明“科”游记,为来馆公众开启了一场“传统+科学”的奇妙之旅!20多名青少年现场报名参与;4月23日,开展了“书香润初心,红色咏流传”读书分享会,开启了一场科技馆里的思政课;4月26日,延安市科技馆与远方花海艺术中心联合开展科普写生活动,200多名学生走进科技馆军事科普展区,使科学、历史和国防爱国教育完美融合。
本届“科技之春”宣传月凸显四大创新价值:一是系统统筹,精心策划,活动密集,通过大量的科普内容供给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二是打造“红色科普”IP,将延安精神、科学家精神融入现代科普,构建延安地域特色科普;三是示范推动深化馆校合作,建立可持续机制,带动全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四是建立健全志愿者培训和服务体系,壮大科普队伍。(供稿:延安市科技馆)
来源:陕西时代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