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体育的璀璨星空中,苏炳添无疑是一颗耀眼的巨星。从初出茅庐的田径小将,到震惊世界的 “亚洲飞人”,苏炳添的运动员生涯堪称传奇。他多次打破全国纪录,在 2015 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 100 米比赛中,以 9 秒 99 的成绩成为首个跑进 10 秒大关的
在体育的璀璨星空中,苏炳添无疑是一颗耀眼的巨星。从初出茅庐的田径小将,到震惊世界的 “亚洲飞人”,苏炳添的运动员生涯堪称传奇。他多次打破全国纪录,在 2015 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 100 米比赛中,以 9 秒 99 的成绩成为首个跑进 10 秒大关的中国运动员 ,实现了中国田径历史性的突破;2021 年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他更是跑出 9 秒 83 的惊人成绩,打破亚洲纪录,成功晋级决赛,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速度。
然而,苏炳添的体育征程并未随着运动员生涯的落幕而结束。2025 年 4 月 25 日,他迎来了人生新的角色转变 —— 出任暨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这一任命,不仅是对他在体育领域卓越成就的高度认可,更是赋予了他推动体育教育发展、培养新一代体育人才的重任。从赛场到校园,从运动员到院长,苏炳添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
就在苏炳添担任院长后不久,一则重磅消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 全红婵拟保送暨南大学。这位年仅 17 岁,却已斩获三枚奥运会跳水金牌的天才少女,即将踏入暨大校园,开启人生新的旅程。而作为院长的苏炳添,对于全红婵的到来,有着诸多规划与期待。
全红婵,这位跳水界的天才少女,宛如一颗璀璨的流星,在体育的天空中划过一道绚烂夺目的光芒。2007 年 3 月 28 日,她出生于广东省湛江市的一个普通家庭 ,却凭借着对跳水的热爱和惊人的天赋,踏上了一条不平凡的体育之路。
2020 年东京奥运会,年仅 14 岁的全红婵横空出世,以令人惊叹的表现震惊了全世界。在女子 10 米跳台决赛中,她凭借着高超的技艺和稳定的发挥,三跳满分,最终以 466.20 分的总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夺得金牌。那一刻,全世界都记住了这个笑容灿烂、眼神坚定的小姑娘。此后,她在各大国际赛事中屡获佳绩,2024 年巴黎奥运会,她再次斩获女子 10 米跳台单人及双人两枚金牌,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奥运三金王。
2025 年 2 月 24 日,暨南大学发布《关于公示暨南大学 2025 年优秀运动员保送拟录取名单的通知》,全红婵被拟录取,拟就读运动训练专业 ,运动等级为国际级运动健将。这一消息无疑是对她跳水成就的又一高度认可,也为她的人生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5 月 6 日,体育总局科教司发布关于 2025 年优秀运动员本科保送拟推荐名单的公示,全红婵拟保送暨南大学,再次让这一消息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
全红婵等优秀运动员长期作为国家队一线成员,肩负着为国争光的重任,高强度、高密度的训练是他们日常的生活状态 。例如,为了备战重大赛事,全红婵常常需要每天进行多次跳水训练,训练时间长达数小时,这种高强度的训练对她的体力和精力都是巨大的考验。在如此紧张的训练安排下,他们很难像普通学生一样按照常规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普通的教育模式无法满足他们在训练时间、学习进度以及知识需求等方面的特殊要求,这就导致他们在追求体育梦想的同时,面临着学业发展的困境。
为了帮助全红婵等优秀运动员在学业与训练之间找到平衡,暨南大学的领导层面展开了深入的调研工作 。他们充分认识到,这些运动员不仅在体育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也应该在学术领域得到充分的发展,实现全面成长。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研讨,学校决定采取特别的培养模式,成立 “二沙精英班”,为这些高水平运动员提供专门的指导与学习支持,以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助力他们在体育和学业上实现双丰收。
在教学方式上,“二沙精英班” 将摒弃传统的 “一刀切” 模式,采用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根据运动员的训练周期和比赛安排,合理调整教学时间和进度 。比如,在全红婵临近重大比赛时,教学进度可以适当放缓,侧重于对她已有知识的巩固和复习,避免给她增加过多的学业压力;而在比赛间隙或训练相对轻松的时期,则可以加大教学力度,推进新的学习内容。同时,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让运动员无论身处何地进行训练,都能通过线上课程保持学习的连贯性。还会组织小组讨论、个别辅导等形式,针对运动员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确保他们能够跟上学习进度。
课程设置方面,“二沙精英班” 将紧密围绕运动员的专业特点和未来发展需求。在专业课程上,除了运动训练专业的核心课程外,还会增加一些与体育产业、体育管理相关的选修课程,为运动员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拓宽道路 。例如,开设体育市场营销、体育赛事运营等课程,让运动员们了解体育产业的运作模式,为他们退役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同时,注重文化课程的学习,加强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的教学,提升运动员们的文化素养,为他们进一步深造或从事其他领域的工作提供支撑。此外,还会设置一些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等特色课程,帮助运动员们应对训练和比赛中的压力,明确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
师资配备上,“二沙精英班” 将汇聚校内外的优秀教师资源。校内,选拔教学经验丰富、对体育领域有深入了解的专业教师担任任课教师 。比如,邀请在运动训练学领域有深厚造诣的教授,为运动员们讲解专业知识,传授科学的训练方法;邀请资深的文化课程教师,为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文化辅导。校外,聘请体育界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成功的体育企业家作为兼职导师 。这些校外导师可以凭借自己的丰富经验和广阔视野,为运动员们带来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实践经验,提供职业发展方面的指导和建议。例如,邀请著名的体育经纪人,为运动员们讲述如何进行个人品牌打造和商业合作;邀请体育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分享体育科技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让运动员们了解体育与科技的融合创新。
暨南大学的体育历史源远流长,自 1906 年建校之初,便将体育教育视为育人的重要一环,开设了以体操为主的体育课程 。此后,学校体育事业蓬勃发展,1932 年成立体育委员会,体育课正式成为必修课,校园体育氛围愈发浓厚。在田径、游泳、篮球、足球、棒球等项目上,暨南大学声名远扬,培养出了符保卢、徐亨、戴麟经、陈镇和等众多杰出体育人才 。符保卢在 1936 年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上,成为中国进入奥运复赛的第一人;陈镇和则是中国足球的传奇人物,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5 年,暨南大学成为国家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之一,在田径、游泳、羽毛球、网球、武术、篮球、足球等项目上屡获佳绩,连续五届荣获全国大学生运动会 “校长杯” 。2015 年,体育学院正式成立,进一步推动了学校体育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多年来,暨南大学的体育健儿们在国内外赛场上摘金夺银,累计获得金牌 2000 余枚,银牌 2300 余枚,铜牌约 4000 枚 。在东京奥运会上,谢思埸、陈艾森勇夺两金一银,苏炳添更是以 9 秒 83 的成绩震惊世界,成为首位晋级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运动员,并获得男子百米接力铜牌 ;2024 年巴黎奥运会,谢思埸成功卫冕跳水男子三米板冠军,严海滨和队友一起创造了中国田径队男子 4×100 米接力赛季最好成绩。这些辉煌的成绩,彰显了暨南大学深厚的体育底蕴和卓越的体育教育成果。
如今,“二沙精英班” 的成立,无疑为暨南大学的体育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是对全红婵等优秀运动员的特别关怀,更是对中国体育教育模式的一次大胆探索和实践。它有望为那些在体育领域极具天赋和潜力的运动员们,提供一个更加优质、个性化的成长平台,帮助他们在体育和学业上实现双丰收 。未来,随着 “二沙精英班” 的发展和完善,相信会有更多像全红婵一样的优秀运动员从这里走出,他们将在国际赛场上继续为国争光,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同时,“二沙精英班” 的成功经验,也可能会被其他高校借鉴和推广,从而推动中国体育教育事业朝着更加科学、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为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全红婵拟保送暨南大学以及 “二沙精英班” 的消息一经传出,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成为网友们热议的焦点话题 。各大社交平台上,相关话题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阅读量和讨论量数以千万计,网友们纷纷各抒己见,表达着自己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和期待。
在微博上,话题 #全红婵保送暨南大学 #、# 二沙精英班 #一度占据热搜前列 。众多网友在话题下留言,送上对全红婵的祝福。“全红婵妹妹太优秀啦,期待她在暨大开启人生新旅程,学业和跳水都能更上一层楼!” 这样充满鼓励与期待的评论获得了数千个点赞 。还有网友对 “二沙精英班” 的培养模式充满好奇和期待:“这个二沙精英班听起来好厉害,希望能为全红婵提供最适合她的教育,让她全方位发展。”
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关于全红婵和 “二沙精英班” 的视频播放量累计达数亿次 。许多博主制作了相关视频,分析全红婵进入暨大后的发展前景,以及 “二沙精英班” 可能带来的影响。视频下方的评论区热闹非凡,有网友感慨:“全红婵是我们的骄傲,相信暨大的特别培养模式能让她变得更优秀。” 也有网友从自身经历出发,表达对体育人才培养的关注:“我也是体育生,深知训练和学习兼顾的不易,希望二沙精英班能给全红婵这样的运动员提供更好的支持。”
在知乎上,相关问题 “如何看待全红婵保送暨南大学并将进入‘二沙精英班’?” 吸引了众多体育爱好者、教育专家和普通网友的参与讨论 。大家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有专业人士分析了这种特别培养模式对中国体育教育的创新意义:“二沙精英班的设立,是对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大胆探索,有望为其他高校提供借鉴,推动中国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也有网友从全红婵个人成长的角度进行探讨:“全红婵在跳水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暨大并加入二沙精英班,能让她接受更好的教育,提升文化素养,为未来的人生道路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来源:聊壹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