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的重庆荣昌街头,一场看似偶然的相遇,却让这座西南小城的文旅传奇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身着大红碎花袄的“卤鹅哥”林江,与身着传统夏布服饰、怀抱荣昌猪玩偶的“荣昌猪小伙”李明,在濑溪河畔的古桥上同框直播。镜头前,卤鹅的醇香与荣昌猪的憨态交织,弹幕瞬间沸
当“卤鹅哥”遇见“荣昌猪小伙”:一场草根网红的“非遗双雄会”
——看重庆荣昌如何用真诚与烟火气撬动全球流量
2025年4月的重庆荣昌街头,一场看似偶然的相遇,却让这座西南小城的文旅传奇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身着大红碎花袄的“卤鹅哥”林江,与身着传统夏布服饰、怀抱荣昌猪玩偶的“荣昌猪小伙”李明,在濑溪河畔的古桥上同框直播。镜头前,卤鹅的醇香与荣昌猪的憨态交织,弹幕瞬间沸腾:“这波联名,是川渝非遗的梦幻联动!”“为了这口卤鹅和腊肉,我要去荣昌!”
从“追星投喂”到“城市代言”:卤鹅哥的逆袭之路
林江的走红始于一场“笨拙”的跨国美食对话。2025年3月,他背着装满荣昌卤鹅的竹篓,跨越成都、香港、深圳等五城,用蹩脚的英语“Rongchang braised goose!”和油渍斑驳的大花袄,硬生生在全球顶流网红“甲亢哥”的直播间杀出一条血路。当甲亢哥咬下卤鹅竖起大拇指的瞬间,这场“追星投喂”不仅让荣昌卤鹅单日销量暴涨500%,更让林江的抖音粉丝从16.8万飙升至70万,60秒视频报价高达万元。
荣昌政府的反应堪称“教科书级”。区委书记高洪波不仅授予林江“全球推介大使”等五项头衔,更报销其五城差旅费并奖励10万元,甚至宣布节假日全区1.6万个停车位免费开放,路边停车不贴罚单,被网友戏称为“宠粉狂魔”。而林江的回应更显草根智慧:“我蹭流量,但绝不圈钱!锅里有了,碗里才有!”
“荣昌猪小伙”登场:非遗矩阵的另类破圈
如果说卤鹅哥是烟火气的代表,那么“荣昌猪小伙”李明则是传统技艺的守护者。荣昌猪,中国三大名猪之一,其腊肉制作技艺同样入选非遗。李明以“夏布围裙+竹编猪笼”的造型,在直播间里演绎从养殖到腌制的全流程,用“土味科普”征服年轻观众。当他在直播中举起一块琥珀色的腊肉,与卤鹅哥的油纸包卤鹅并排展示时,弹幕刷屏:“非遗CP锁死!”“这是要馋哭全世界?”
两人的同框绝非偶然。荣昌区委区政府早已布局“非遗矩阵”——卤鹅、荣昌猪、夏布、安陶、折扇五大非遗IP相互赋能。政府投资3亿元建设智能化中央厨房,将卤鹅保质期延长至30天;同时推动荣昌猪腊肉与夏布包装、安陶礼盒结合,打造“非遗伴手礼”。这场联名直播中,李明现场演示用夏布包裹腊肉,林江则以安陶盘盛放卤鹅,将“吃美食”升级为“品文化”。
流量背后的硬核逻辑:政府赋能与产业闭环
荣昌的爆红绝非运气。区委书记高洪波在直播间喊出“2026年卤鹅产值破10亿”的目标,背后是全产业链的精密布局:上游200万只白鹅养殖基地保障原料,中游真空锁鲜技术攻克储运难题,下游“直播+电商”矩阵覆盖全球。而荣昌猪产业则通过“公司+农户”模式,让养殖户变身“腊肉主播”,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
更值得称道的是“草根网红培育计划”。林江和李明均是该计划的受益者:政府提供短视频运营培训、流量扶持,甚至为模仿者提供“转型指导”——当山寨“卤鹅哥”上门讨说法时,林江反为其报销路费、赠送特产,被赞“大气破圈”。这种“官方搭台、素人唱戏”的模式,让流量从昙花一现变为细水长流。
启示录:小城如何接住“泼天富贵”?
荣昌的故事给出三重答案:
1. 真诚即流量:林江的油渍棉袄、李明的土味科普,比精修宣传片更打动人心。政府不避讳“蹭流量”,反而以开放姿态拥抱草根创意。
2. 产业即底气:从卤鹅中央厨房到腊肉冷链专线,荣昌用“硬基建”接住“软流量”,避免重蹈“网红昙花”覆辙。
3. 生态即未来:当快递员主动推荐非遗礼盒、民宿老板赠送卤鹅书签,全民皆成“城市代言人”,文旅吸引力自然生生不息。
此刻,濑溪河畔的卤香与腊味仍在飘散。卤鹅哥与荣昌猪小伙的同框,不仅是美食的碰撞,更是一座小城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宣言——在这里,每个普通人都能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窗口,每一份热爱终将熬成时代的“老卤”,越沉淀,越醇厚。
来源:楠楠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