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经斑驳的墙面上,悬挂的不再是褪色的“年年有余”十字绣,而是顾客手写的“被酸汤治愈的99个瞬间”;美团评论区从“装修过时”的吐槽,变成“辣度进度条设计太戳年轻人”的惊喜;抖音账号里,店主老张穿着围裙讲解非遗酸汤工艺的视频,意外收获10万点赞。
在遵义老城区,一家经营八年的酸汤鱼店正悄然蜕变——
曾经斑驳的墙面上,悬挂的不再是褪色的“年年有余”十字绣,而是顾客手写的“被酸汤治愈的99个瞬间”;美团评论区从“装修过时”的吐槽,变成“辣度进度条设计太戳年轻人”的惊喜;抖音账号里,店主老张穿着围裙讲解非遗酸汤工艺的视频,意外收获10万点赞。
这场变革的起点,是妙哉文化的一次“品牌基因重组”。
“您的鱼不缺风味,缺的是与时代对话的能力。”策划团队一针见血指出:传统LOGO中呆滞的胖头鱼被重新设计为游动的锦鲤,暗含“酸汤载舟,鲜辣破浪”的品牌哲学;门店空间植入“辣度可视化实验室”,用光影技术将非遗酿造工艺转化为沉浸式体验;更通过《酸汤手记》短视频专栏,让老板从后厨走向镜头,讲述食材背后的匠人故事。
传统与现代的化学反应
改造后的三个月,数据揭示蜕变轨迹:
- 25-35岁客群占比从18%跃至67%,人均停留时间延长40分钟;
- 衍生品“酸汤调味盲盒”上线首周售罄,带动线上销售额占比提升至35%;
- 非遗酸汤酿造技艺获市级非遗创新传播奖,老店变身文旅推荐打卡点。
不止于餐饮的“空间魔法”
这仅是妙哉文化“在地商业重塑计划”的缩影:
他们为苗族银饰打造“可佩戴的非遗档案”,让每件饰品附带工艺溯源二维码;
用“数据显微镜”为区域农产品定位消费心智,使黔东南小黄姜进驻北上广精品超市;
更将乡村振兴论坛策划成“生态智慧博览会”,让参会者在AR技术中“触摸”贵州绿水青山。
“好的品牌不应被时代观望,而要主动叩击时代的门。”妙哉文化创始人如是说。如今,他们的案例墙上又添新标签:“让蜡染讲科幻故事”“教古茶树玩跨界社交”——在贵州这片商业试验田里,传统正以优雅姿态,完成与未来的击掌。
来源:妙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