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因婚内出轨多人,被妻子实名举报,引发社会热议。一场医学界的桃色新闻,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女主角董小姐,伴随着另一个大嘴董小姐的惊人之语,在国内及国际网友的“火眼金睛”下,被扒出了更深层次的学术公平与社会公平话题,演变成
近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因婚内出轨多人,被妻子实名举报,引发社会热议。一场医学界的桃色新闻,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女主角董小姐,伴随着另一个大嘴董小姐的惊人之语,在国内及国际网友的“火眼金睛”下,被扒出了更深层次的学术公平与社会公平话题,演变成一场旋涡般的国内国际传播事件。
原来,肖飞事件中的涉事人之一董袭莹,据官方履历显示,她于2014年至2018年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经济学专业,2019年强势入选北京协和医学院“4+4”临床医学博士项目,并于2023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有国际网友指出,董袭莹实际毕业的院校并非哥伦比亚大学本部,而是与其仅一墙之隔的巴纳德学院。前者仅与后者存在合作关系,巴纳德学院学历含金量实际并不高。
协和“4+4”项目明确要求申请者需毕业于国内外顶级大学,且本科专业需与医学相关或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董袭莹的经济学本科背景与这一要求存在明显偏差。
简历背后是令人细思极恐的社会真相:经济学本科毕业生如何仅用4年拿下医学博士学位?为何1年时间就能完成原本需要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其博士论文研究方向与导师专业领域脱节,这使得学历背景注水、疑似“靠关系”获取学位的学术公平与社会公平等一系列问题暴露无遗。
在传统医学教育路径中,想要进入顶尖医学学府的难度极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具备优秀的综合素质才能获得机会。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陈如月也曾申请过北京协和医院试点班项目,然而由于竞争太激烈,她未能成功入选试点班。为了学医,她不惜从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后又重新踏入高考考场,最终在2024年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就读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本博连读方向)。
当传统医学生正经历漫长的学习与规培过程,而协和医院“4+4”模式让非名校、非有情怀、甚至是道德缺陷的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不免让公众质疑,该模式是否沦为特权者的捷径,使普通医学生多年的努力显得毫无价值?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当下,医学关乎人命,董袭莹此类人却能站上手术台执刀,是否进一步加重了公众对中国医疗水平的极度不信任?
该事件暴露的不仅是医学教育领域可能存在招生不透明、培养过程不严谨等问题,更是直指中国的学术不公和社会不公平现象。
何为“4+4”
在中国,传统的医学生培养模式,需要攻读临床五年制(本科)、临床“5+3”一体化(本硕连读)或者临床八年制(本博连读),方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考试。而“4+4”模式,相当于重启了申请者的生涯规划。
“4+4”临床医学培养模式是指4年非医学专业教育,加上4年医学教育。该模式参考了美国的医生培养体系。在美国,面向非医学的本科毕业生,攻读四年医学课程之后即可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英文缩写为MD)。目前,我国只有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等少数几所头部院校实行“4+4”的临床医学培养模式。
据媒体公开报道,2018年,为培养多学科背景高层次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协和医学院启动了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面向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招收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和推免生攻读临床医学博士学位。谈到办学初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曾表示,要打破此前医学教育主要基于生物学的局限,体现医学本源的多学科性,把多学科基因植入医学机体,需要有理科、工科乃至人文、艺术学基础的人才,培养大医学人才,建设新医科。他的理念是,不断探索跨学科融通人才培养规律,培养兼具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拔尖创新医学人才。
从招生环节来看,协和“4+4”模式对申请者的本科院校、专业背景、成绩等均有一定要求,但董袭莹的案例暴露出协和的招生审核的标准掌握问题。
医学博士生的正常学制,是“5+3+4”,即5年医学本科、3年医学硕士、4年医学博士。“4+4”模式压缩了学生的培养时间,虽然在理论学习上可能通过优化课程体系等方式加以平衡,但临床能力的培养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规培是医学生积累临床经验、提升实践能力的关键阶段,将其从 3 年压缩至 1 年,显然不利于学生对各种疾病诊疗的熟练掌握和临床思维的养成。同时,国家规定临床规培需3年,但董袭莹作为四年非医学本科生仅用1年就完成规培,且跳过了脊柱外科轮转,直接参与四级肺癌手术操作,被指因“特殊关照”缩短流程。
有医学博主指出,国外(如美国)的规培通常需要5-7年,甚至更长,且对临床经验有严格要求。因此“4+4”模式是否在根源上就存在漏洞?据中国经营报报道,近期发表的论文《“4+4”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指出,现有数据显示,“4+4”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学科成绩与传统八年制模式并无显著性差异,但临床能力和科研产出略低于传统八年制学生。
引发社会关注学术公平话题
如今,肖飞已被撤职处理,但有关董袭莹的话题却愈演愈烈,还没有最终结果。报道称,董袭莹的父亲为中冶建研院的书记,母亲为北科大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祖父为协和影像领域院士,外公为材料领域外籍院士,姑姑姑父是北科大的博导。网友质疑其家族资源为其学业、职业晋升提供系统性便利。
同时有部分专家认为“4+4”模式虽有创新之处,但在招生、培养等环节存在漏洞,需建立更严格的筛选、考核与淘汰机制,确保教育公平和医疗质量;也有专家强调不能因个例否定整个模式,应客观看待其优势与不足,不断优化完善。
5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表示,对于肖某被举报所引发的相关舆情,我委已成立调查组,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联合有关方面对事件涉及的肖某、董某及有关机构等进行认真调查核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将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纵观此次事件,很难让人不联想到演员翟天临的学术造假事件。翟天临前脚在网上晒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的录取通知书,后脚却在直播中表示“不懂知网”。连基本的学术论文网站都没用过的人却成了北大博士,规培了1年的经济学本科生就可以上手术台开刀……
当特权似乎在教育领域显现时,人们多年积累的对教育不公的焦虑被瞬间点燃。当一些人可以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学历学位和学术资源时,不仅让依靠自身努力和实力拼搏的学生会感到心寒,也打击了真正潜心研究、遵守学术道德的学者,更是导致公众对学术公平的不信任,进而影响对整个社会信任体系的信心。医学教育作为培养救死扶伤人才的摇篮,承载着公众对生命健康保障的期望,更应坚守公平、公正的原则。
能否彻底调查董袭莹事件,如何对涉事人员严肃处理并给公众一个合理交代,成了相关部门需要正视的问题,并且协和医学院等应以此为契机,对“4+4”模式的招生、培养、考核等环节进行全面审查和优化,建立健全透明、公正、严谨的运行机制,加强监管,确保该模式真正培养出兼具多学科背景和扎实医学能力的优秀人才,而不是成为特权的温床。(禾见)
(大运河新闻热线:18611735190)
制作 曹宇
编校 延晨 徐蓉
一审 桂艳 张莉
二审 肖东
三审 晖军
来源:大运河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