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将军的妻子有多美?端庄贤良眉清目秀,恩爱一生育四女二儿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7 18:37 2

摘要:田普原名田明兰,1924年出生于山东莱阳市沐浴店镇西朱兰村的一个贫苦农家,在那个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年代,田普的童年充满了苦难。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田普原名田明兰,1924年出生于山东莱阳市沐浴店镇西朱兰村的一个贫苦农家,在那个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年代,田普的童年充满了苦难。

7岁时,父亲不幸离世,原本就贫困的家庭瞬间失去了顶梁柱,生活愈发艰难,年仅9岁,她便被无奈地送给人家当童养媳,从此过上了寄人篱下、饱受欺凌的生活。

命运的齿轮在1939年悄然转动,这一年,八路军第五支队来到了田普的家乡,这支充满正义与希望的队伍,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田普灰暗的世界。

年仅15岁的她,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了八路军,从此踏上了革命的征程。

初入部队,田普被分配到第五支队被服厂当工人,在这个平凡而又重要的岗位上,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用自己的双手为前线的战士们制作衣物,为革命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后来,她又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调入宣传队做演出宣传工作,在宣传队里,她用激昂的歌声、动人的舞蹈,鼓舞着战士们的士气,传播着革命的火种。

1941年,许世友将军率部来到胶东地区,彼时,田普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在部队中崭露头角。

此时36岁的许世友将军,一心扑在带兵打仗上,无暇顾及个人生活,始终孤身一人。

没了贴心人照料,他日子过得愈发随意,吃饭没了准点,饿了就随便对付两口,饱了便搁下碗筷;衣服脏了也浑不在意,就这么一直穿在身上。

老部下们瞧在眼里,心里满是心疼,私下便合计着要给将军张罗一门亲事,后来经吴克华热心牵线,田普与许世友得以相识。

初次见面,田普给许世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眉清目秀、端庄贤良,而许世友将军的豪爽大气、英勇无畏,也让田普心生敬仰。

照片中就是许世友和田普的合照,那时候的两个人都还很年轻,田普也是眉清目秀的,笑容温婉大气,站在许世友将军身旁,非常般配。

两人一见钟情,彼此的心中渐渐泛起了爱情的涟漪,第一次正式见面时,田普精心准备了一双“拥军鞋”送给许世友,许世友则赠送给心爱的姑娘一颗子弹头。

自那之后,两人书信不断,成了彼此心灵的寄托,信里,他们畅聊革命理想,也分享生活琐碎,感情随着一封封信件,如同春日里的藤蔓,不断滋长蔓延。

1943年春天,万第大捷后,在战友们的祝福声中,许世友和田普举行了一场简单而又特别的婚礼。

婚礼现场,没有喜庆的鞭炮,没有奢华的装饰,有的只是一包喜糖、一杯清茶,还有一帮生死之交的战友。

但是这场婚礼却充满了别样的浪漫与温馨,婚礼上,许世友将军当场表演了一套少林拳,他那矫健的身姿、精湛的武艺,引得众人阵阵喝彩。

表演结束后,许世友突然掏出驳壳枪,指向了新娘田普,随着“叭、叭、叭”三声枪响,只见田普头顶和双肩的花儿纷纷坠落,而她却面带微笑,镇定自若。

原来,这是许世友特意为新娘准备的一个“惊喜”,也是他向众人展示自己对田普的信任与爱意,这一独特的婚礼环节,成为了两人爱情故事中一段难忘的佳话。

婚礼刚过几天,有人匆忙捎来口信,说田普的母亲病重垂危,让她赶紧回家探望,田普心急如焚,临行前,许世友递给她一把手枪,千叮万嘱让她防身,没想到这把枪真派上了用场。

仅仅过了两天,田家一位亲戚神色慌张地赶来报信:“田普被当地反动派绑架了!”许世友一拳砸在桌子上:“反了天了!”原来,田普回家后被赵保原残部的散兵游勇盯上了。

这帮人之前被许世友打得落花流水,对许世友恨得牙痒痒,他们埋伏在路边,瞅准时机抓了田普,想拿她去邀功请赏。

军情紧急如火,许世友片刻不敢耽搁,立刻派警卫排排长带人火速赶去营救,最终,田普被成功救回,可却落下了脑震荡的后遗症。

解放战争时期,田普便成为了许世友将军的生活秘书,那时候许世友将军转战各地,指挥着千军万马,为解放事业浴血奋战,而田普则默默地陪伴在他身边,照顾着他的生活起居,为他排忧解难。

1951年,抗美援朝战火正炽,许世友将军接到毛泽东主席的点将,即将奔赴朝鲜战场,彼时,他的妻子田普正怀着身孕,即将临盆。

身为一名军人的妻子,田普深知丈夫身上扛着保家卫国的千钧重担,心中虽满是不舍,却毫无怨言,临行前,她深情的想请丈夫为腹中孩子取个名字。

许世友将军豪情满怀,脱口而出:“闺女就叫‘抗美’,儿子就叫‘援朝’!”

这简单的几个字,不仅体现了许世友将军的爱国情怀,更饱含着他对妻子和未出生孩子的深深爱意。

送将军出征的那顿晚饭,田普特意加了四个菜、一壶茅台酒,看到酒,许世友将军笑了,这笑容中,既有对即将奔赴战场的豪情壮志,也有对妻子深深的不舍。

而当许世友将军凯旋时,小援朝已经3岁了,看着可爱的儿子,许世友将军心中满是愧疚,他深知自己错过了孩子成长的重要时刻,但为了国家和人民,他无怨无悔。

许世友将军和田普夫妇育有四女二儿,他们分别是长子许光、二子许建军、三子许援朝、长女许丽、次女许桑园、三女许华山和四女田小兵(许金建)。

这张照片,是许世友将军和儿子许援朝、女儿田小兵的温馨合影,定睛一看,这俩孩子和父亲长得那叫一个像。

眉眼间、神态里都透着相似劲儿,任谁瞅一眼,都能瞬间瞧出这是将军的儿女,儿子气宇轩昂,女儿温柔端庄。

在教育子女方面,田普和许世友将军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和理念,许世友将军一生节俭,对子女的要求也十分严格。

他从不利用自己的职权为子女谋取私利,而是鼓励他们靠自己的努力去奋斗。

他常说:“你们是革命的后代,不能躺在父辈的功劳簿上睡大觉,要自力更生,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在这种家风的影响下,子女们从小就养成了勤劳、朴实、坚韧的品质。

许世友将军一生刚正不阿,公私分明的原则早已融入他的骨血,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坚守如初。

1979年春节,中越自卫反击战筹备工作紧锣密鼓,许世友将军全身心扑在战事上,根本无暇回广州与家人团聚,夫人田普心疼丈夫,便带着儿女们奔赴战场探望。

到了司令部所在的宾馆,喜爱花木的田普瞧见宾馆门口的花开得娇艳欲滴,忍不住连声赞叹,临走时,宾馆经理见她如此喜爱,便从花圃里挑了几盆花相送。

这事儿传到许世友将军耳朵里,他顿时变了脸色,立刻让警卫员去把花追回来,严肃地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要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我们怎么能占公家便宜,拿宾馆的花呢?”

警卫员心急火燎地追到机场,可飞机已然起飞,最后,许世友将军坚决按市场价格付清了花款,这才安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公私分明的崇高品格。

晚年时,许世友将军选择在南京安度晚年,起初,因身体偶有不适,又闲来无事,他便常让司机开着配给自己的军用吉普车出门。

有时候是出去兜兜风,感受感受外面的新鲜空气;有时候则深入群众中间,和老百姓唠唠家常,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想尽自己所能为百姓做点实事。

后来,许世友将军得知南京部队军用汽油供应十分紧张,就连部队首长的车用油都是按定额分配的。

他心里琢磨着,自己可不能因为个人出行给部队添麻烦,于是当即就让司机把车停进了车库,此后,除非有必要的公务活动,否则那辆吉普车就再也没动过。

南京部队司令员聂凤智听闻此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赶忙亲自登门拜访,他诚恳地对许世友将军说:“首长来南京休养,是我们的光荣,再怎么样也不在乎首长用车的那一点油,您停车省油,我们心里难受。”

许世友将军嘴上笑着答应了聂凤智的建议,可实际上依旧雷打不动地坚持着自己原先定下的省油原则。

许世友的廉洁还表现在对子女和身边人的严格要求上,他的两个孙子在他生前的部队当兵,但他从未向任何人打招呼予以照顾。

两个孙子后来都以普通士兵的身份转业回到新县,至今仍是普通干部。

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也都知道,自己要想得到比较好的发展,只有靠努力工作,要想让许将军打招呼,不仅不能如愿,还会受到训斥。

2017年6月30日10时40分,田普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她的离去,让无数人感到悲痛和惋惜。

她与许世友将军携手走过的四十余载春秋,她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妻子,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培养出了优秀的子女,传承了良好的家风。

家庭生活报——开国上将许世友的家风孝顺与廉洁2019.2.28

烟台日报——许世友与夫人田普的故事2012-02-04

来源:平观千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