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生活的漫漫长路中,我们常常渴望能拥有预知未来的 “超能力”。无论是投资决策、职业规划,还是日常琐事的判断,精准预测未来走向都能让我们把握先机,做出更优选择。那究竟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让我们在这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尽可能准确地窥探未来呢?答案就是贝叶斯推理。
蒋旭峰(资深金融从业者)
在生活的漫漫长路中,我们常常渴望能拥有预知未来的 “超能力”。无论是投资决策、职业规划,还是日常琐事的判断,精准预测未来走向都能让我们把握先机,做出更优选择。那究竟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让我们在这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尽可能准确地窥探未来呢?答案就是贝叶斯推理。
贝叶斯推理的诞生,要追溯到 18 世纪。其创始人托马斯・贝叶斯,身为英国数学家和长老会牧师,在概率论领域默默耕耘,留下了影响深远的贝叶斯定理。虽生前他未发表这一成果,但好友理查德・普莱斯在其离世后整理发表,使得贝叶斯定理重见天日,在统计学、机器学习、数据科学等众多领域开枝散叶,成为人们探索未知、预测未来的有力工具。
简单来讲,贝叶斯推理就是借助新出现的证据,不断计算某个假说的正确概率,并对假说进行动态调整,使预测结果无限逼近真实情况。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思维方式随处可见。
想象一下,你计划周末去户外野餐,可一大早就看到天空乌云密布。此时,你心中对能否顺利野餐打了个问号。一开始,基于以往的经验,你猜测下雨的概率是 30%,所以觉得野餐还有希望。但打开手机查看天气预报,显示当天降雨概率高达 80%,这就是新的证据。于是,你迅速调整判断,认为下雨可能性大增,决定推迟野餐计划。随着时间推移,你发现云层渐渐变薄,风也吹散了乌云,新证据又让你觉得下雨概率降低,重新考虑按原计划野餐。这个过程,就是贝叶斯推理在发挥作用,我们依据新信息,持续修正对事件发生概率的判断。
在医疗领域,贝叶斯推理更是医生诊断疾病的 “得力助手”。比如,一位患者因咳嗽、发热前来就诊。医生初步判断,可能是普通感冒、流感或者肺炎。此时,仅凭这些症状,每种疾病的可能性都难以确定。接着,医生询问患者近期是否接触过流感患者,若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流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再让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若白细胞计数正常,肺炎的可能性便会降低,而病毒感染导致感冒或流感的可能性则会上升。医生综合这些信息,不断调整对病因的判断,最终做出准确诊断,给出恰当治疗方案。
刑侦破案也离不开贝叶斯推理。警察在调查案件时,起初线索寥寥,犯罪嫌疑人众多。随着现场勘查发现指纹、监控录像显示嫌疑人行踪等新线索不断涌现,警方对每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进行反复评估和调整。比如,在案发现场发现的指纹与嫌疑人 A 匹配,这就大大增加了 A 作案的概率;若同时发现嫌疑人 B 在案发时间有不在场证明,那么 B 作案的概率就会大幅降低。警方通过逐步收集和分析线索,不断缩小范围,锁定真正的罪犯。
贝叶斯推理背后有着严谨的数学公式:
P(A|B)=P(A)*P(B|A)/P(B)=P(AB)/P(B)
P(A|B)代表在 B 条件下,A 发生的概率,即条件概率。假设 A 表示 “今天下雨”,B 表示 “天空有乌云”,P(A|B)就是在看到天空有乌云的情况下,今天会下雨的概率。
P(AB)是事件 A 和 B 同时发生的概率。比如在掷骰子游戏中,A 表示掷出的点数为偶数,B 表示掷出的点数小于 4,P(AB)就是掷出的点数既是偶数又小于 4 的概率,也就是掷出 2 的概率,为1/6。
P(A)是事件 A 发生的概率,P(B|A)是在事件 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 B 发生的概率。以抽奖为例,A 表示中奖,P(A)可能是 10% ;若已知 A 发生,即已经中奖,B 表示奖品是手机,P(B|A)就是在中奖的情况下,奖品是手机的概率,假设为 30% 。
P(B)是事件 B 发生的概率。回到前面下雨和乌云的例子,P(B)就是天空出现乌云的概率,这取决于当地的天气情况和季节等因素。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能将新证据融入已有认知,精准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让预测更科学、可靠。
起点不重要,迭代才关键。在贝叶斯推理的世界里,初始判断的准确性并非决定因素,持续迭代才是通往真相的关键。就像判断远方走来的人是男是女,最初我们可能仅凭猜测,正确率只有 50%。但随着对方逐渐走近,我们获取到越来越多的信息,如头发长度、身高、体型等,每一条新信息都成为调整判断的依据。这个过程不断重复,每一次调整都让我们更接近正确答案,最终实现 100% 准确判断。
这种特性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启示。在人生的道路上,许多人担心输在起跑线上,认为一开始的优势就能决定最终的成败。但贝叶斯推理告诉我们并非如此。比如学习一门新技能,有的人起步早,有的人起步晚,起步早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起步晚的人如果能持续学习新知识、不断改进学习方法,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对这门技能的掌握程度会逐渐提升,最终可能超越起步早却停滞不前的人。就像著名画家摩西奶奶,她 76 岁才开始学画,起步不可谓不晚,但她凭借对绘画的热爱和持续学习,不断提升绘画技巧,在艺术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80 岁举办个人画展,成为励志传奇。这充分说明,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重要的是持续迭代自己的认知和能力,与时间做朋友,在正确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信息越充分,结果越可靠。信息是贝叶斯推理的 “燃料”,信息越丰富,推理结果就越精准。在人工智能领域,这一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以图像识别技术为例,谷歌训练人工智能识别狗和猫时,为其提供成千上万张猫狗图片。这些图片包含了不同品种、姿态、背景下的猫狗,每一张图片都是新的信息。人工智能算法基于这些海量信息不断调整参数,优化识别模型。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它对猫狗特征的把握越来越精准,识别准确率如今已高达 99%。
再看自动驾驶汽车。特斯拉通过各种路测收集大量用户开车数据,涵盖不同路况、天气条件、驾驶习惯等。这些数据让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不断学习和改进,使其在面对复杂路况时能更准确地做出决策,提升驾驶安全性和可靠性。例如,在遇到突然闯入马路的行人时,系统能迅速根据过往数据判断最佳应对策略,避免碰撞事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在不自觉地运用这一原理。购买商品时,我们会查看商品评价、比较不同品牌和款式的参数,收集的信息越全面,做出正确购买决策的概率就越高。找工作时,我们深入了解公司背景、岗位要求、行业前景等信息,才能更好地判断这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
金融投资领域
在风云变幻的金融市场,贝叶斯推理助力投资者做出明智决策。比如股票投资,投资者起初对某只股票的走势可能仅有一个大致判断,上涨或下跌概率各占 50%。但当公司发布财报,显示业绩大幅增长时,这就是新的利好证据,投资者会调高该股票上涨的概率,考虑增加投资。若同时行业动态显示竞争加剧,对公司发展不利,投资者又会结合这一负面信息,重新评估股票走势,调整投资策略。通过不断关注公司财务状况、行业趋势、宏观经济政策等多方面信息,投资者运用贝叶斯推理持续优化对股票价格的预测,提高投资收益。
风险评估与保险行业
保险行业利用贝叶斯推理评估风险、制定保费。以车险为例,保险公司在确定保费时,会考虑车主的年龄、驾驶经验、车辆类型等初始信息,预估其发生事故的概率。若车主年龄较大、驾驶经验丰富且车辆安全性高,初始风险评估较低,保费相对也低。但如果车主在保险期间内发生了交通事故,这就是新的风险信号,保险公司会依据贝叶斯推理,结合事故严重程度、事故原因等信息,重新评估车主的风险水平,适当提高保费。这种动态风险评估机制,使保险费用更加公平合理,保障了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双方的利益。
贝叶斯推理作为一种强大的思维工具,为我们提供了从已知探索未知、预测未来的有效方法。它让我们明白,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不必害怕初始判断的不准确,只要保持开放心态,持续收集信息、迭代认知,就能不断提升预测的准确性。无论是个人成长、职业发展,还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贝叶斯推理都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立场)
来源:董希淼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