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宁市依托冬季气候温和、光热资源充沛的自然条件,因势利导,利用粮食、水果、蔬菜等农作物收获后冬闲田,通过科学规划、品种升级、机械化作业和精细化管理等具体措施,指导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等轮作发展马铃薯产业,推动“冬闲田”向“致富田”转型,有效地提升了土地附加值、促
南宁市依托冬季气候温和、光热资源充沛的自然条件,因势利导,利用粮食、水果、蔬菜等农作物收获后冬闲田,通过科学规划、品种升级、机械化作业和精细化管理等具体措施,指导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等轮作发展马铃薯产业,推动“冬闲田”向“致富田”转型,有效地提升了土地附加值、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2024年全市冬种马铃薯面积超过7万亩,2025年春收总产量约14万吨,总产值超3.6亿元,净利润超1亿元。
马山县古零镇羊山村冬种马铃薯喜获丰收。 唐家福 摄
科学谋划 巧用闲田轮作提升价值
在冬春两季交接农闲时期,充分利用撂荒地和冬闲田,通过公司经营、短期土地流转、合作社托管等方式,动员种植大户和农民参与,不断整合零散土地,推广“稻—薯”“菜—薯”“果—薯”等轮作模式种植马铃薯,即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又得到薯叶肥田的效果。冬种马铃薯良好的种植效益,除本地涉农企业参与外,还吸引一批外省企业前来发展设施冬种马铃薯产业,辐射带动当地大批农户加入冬种队伍,农作物种植“N+1”和新型主体带动“1+N”模式初见成效。如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通过推广“晚稻+冬种马铃薯”模式,将500余亩高标准农田打造成连片示范基地,既减少连作障碍,又提高土壤肥力。该镇同富村、三景村冬种马铃薯面积达到2000多亩,平均亩产超过3000公斤,总产值达到1500多万元。
隆安县金穗农业基地冬种马铃薯获得丰收。 秦培钊 摄
普及新品 科学种植提供全程服务
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和科研机构、种业等相关部门密切协作,积极开展“研、种、推”融合课题研究,引进沃土5号、雪川珍妮、希森4号等一批早熟、抗寒、抗疫病、高产且适合南宁市冬春种植的马铃薯优良新品种,指导参与企业和农户在10月中旬左右种植,在春节前后市场价格较高的时候采摘上市,实现利益最大化。据了解,2025年春收马铃薯平均亩产2000公斤左右,平均单价约2.6元/公斤,每亩纯利润在1000-1800元之间。同时,由南宁市农技部门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全程参与生产指导服务,协助解决种植户在马铃薯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点问题。据统计,截至2025年4月30日,全市共开展农作物生产新技术指导560次,接受技术咨询930人次,举办技术培训班35场,培训人数1640人次。
隆安县冬种春收土豆特写。 秦培钊 摄
科技赋能 机械化节约成本增效益
引入起垄机、播种机、收获机等设备,在马铃薯规模化种植区域推广“统一整地、统一种植、统一管理”模式,全程机械化种植,水肥一体化管理、水雾防霜技术,指导降低种植成本。针对冬春霜冻灾害对马铃薯种植生长影响大的特点,结合气象测报,推广水雾防霜技术、无纺布覆盖防霜、增施抗冻调节剂等技术措施,积极应对极端天气。同时,还成立了气象为农服务专家联盟,组织农技、农气、农机、植保、土肥等方面的专家,全程为冬种马铃薯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如马山县古零镇羊山村的马铃薯基地通过机械化作业,播种效率提高10倍,使人工成本减少60%,收获成本从每亩600元降至200元。
马山县古零镇羊山村冬种马铃薯收获现场。 唐家福 摄
来源:南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