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剧中她饰演的保险精英胡曼黎,遭遇丈夫出轨、职场暗算,从年薪百万的“开单王”沦为失业单亲妈妈。
2025年4月17日,孙俪的新剧《蛮好的人生》开播即霸屏。
剧中她饰演的保险精英胡曼黎,遭遇丈夫出轨、职场暗算,从年薪百万的“开单王”沦为失业单亲妈妈。
观众一边吐槽剧情“狗血”,色诱丈夫、手撕小三、浮夸台词,一边又忍不住为孙俪的演技鼓掌。
被丈夫推开时的错愕眼神,深夜啃面包充饥时的麻木吞咽,都让这个“疯批女主”多了几分真实感。
争议背后,是孙俪的又一次“冒险”。
43岁的她,敢演一个“又强又讨人嫌”的角色,敢用上海话骂出“侬脑子瓦特了”,甚至敢在镜头前展现中年女性的疲惫与狼狈。
导演汪俊说:“她不怕丑,只在乎真。”
而这份“真”,恰恰照见了孙俪的人生底色。
一个从小被生活摔打过的女孩,从未停止过与命运较劲。
01
她强得虚张声势,但也弱得让人心疼。
《蛮好的人生》前四集,胡曼黎的确像个“疯女人”。
发现丈夫出轨后,她冲到小三公司大闹,却反被羞辱;
回家试图色诱丈夫挽回婚姻,却被一句“我对着你硬不起来”击溃;
撕毁藏书时狰狞的表情,被网友调侃“像黑社会讨债”。
但争议之下藏着现实隐喻。
胡曼黎的“疯”,是中年女性生存焦虑的极端投射。
她中专毕业拼到行业顶端,却因性别和年龄被轻易踢出局;她供丈夫读博买房,却被嫌弃“没文化配不上我”。
编剧李晓亮坦言:“这不是爽剧,是想撕开光鲜职场背后的性别歧视。”
孙俪的表演,恰恰放大了这种撕裂感。
她涂着艳丽口红昂首阔步,却在无人处蜷缩成团;她骂人时中气十足,但手抖到打火机都按不响。
有观众批评她“演技模式化”,但更多人力挺:“换个人演早成闹剧了,只有孙俪能让狗血里长出骨头。”
就像当年《安家》里的房似锦,被骂“冷血中介”,却因她一个蹲在楼道啃包子的镜头让人破防。
这一次,孙俪依然选择“不讨喜的真实”。
02
没有伞的孩子,只能拼命跑。
1982年,孙俪(原名孙丽)出生在上海石库门的老房子里。
12岁那年,父母离婚,父亲留下2000元后消失。
母亲白天当售货员,晚上做保洁,累到晕倒也不敢请假。
因为女儿的舞蹈课学费还没凑齐。
“我缩在被子里听妈妈哭,发誓一定要让她住上大房子。”
15岁,她参军入伍,在文工团练舞到膝盖淤青;退伍后被分到餐厅当服务员,却偷偷报考艺校。
2001年,她孤注一掷参加新加坡选秀,拿下亚军却因合约陷阱错失机会。
回国后,她把名字从“孙丽”改为“孙俪”,经纪人问为什么,她说:“‘俪’字像破茧的蝴蝶。”
命运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
2003年,《玉观音》剧组遍寻“安心”不得,导演丁黑看到孙俪的素颜照时惊呼:“就是她!眼里有破碎的纯真。”
毫无表演经验的她,硬是靠“笨功夫”演活了缉毒女警安心的三重人生。
纯真恋人、悲痛母亲、破碎的复仇者。
电视剧播出后,21岁的她捧回金鹰奖,颁奖台上第一句话是:“这个奖是给我妈妈的。”
03
演员的脸,会替角色说话。
《玉观音》爆红后,孙俪却陷入“清纯陷阱”。
《幸福像花儿一样》找她演文工团女兵杜鹃,导演高希希说:“她跳舞时像白鸽,但一喊卡就躲角落看剧本。”
这部剧让她遇见邓超,也让她学会“用生活喂演技”。
剧中杜鹃给受伤男友喂饭的温柔,正是她观察病房护工的结果。
真正的蜕变始于《甄嬛传》。
为拿到角色,她自录“惊鸿舞”视频发给郑晓龙;
开拍前闭关数月,写下几十万字人物笔记,连甄嬛每个阶段的咳嗽声都设计了不同频率。
从齐刘海少女到黑化太后,她的面相悄然变化:眼尾下垂显悲悯,嘴角紧绷藏杀机。
网友戏称:“孙俪的每道皱纹都是戏。”
此后,《芈月传》里她对着千军万马演讲,《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她蹲在街头啃馍,到了《安家》时期,她的下颌线越发锋利,眼神淬炼出都市女性的冷硬。
制片人曹平评价:“她像玉石,被角色一刀刀雕出了光泽。”
04
如今的孙俪,阔别三年重回荧幕,先是空降一部悬疑片《乌云之上》,本以为能拯救四月,却不曾想高开低走。
但随后的《蛮好的人生》尽管褒贬不一,但不少观众边骂边追,已经不能自拔。
“娘娘”的实力还是有目共睹的。
拍摄《蛮好的人生》时,她坚持加入“公益保险咨询”剧情。
她说:“逆袭不该只有复仇,还要让行业变好。”
戏外的她更像个“反卷达人”。
陪孩子用树叶做贴画,给邓超煮“黑蒜养生汤”,甚至在剧组开画展。
其余时间种菜、练书法、收养流浪狗。
网友笑她“像退休老干部”,她却说:“演戏掏空我,生活填满我。”
这种“干净感”或许源于她的信仰。
家中设佛堂,日常抄经,她说:“佛让我学会放下恨,比如和父亲和解。”
回看《蛮好的人生》,胡曼黎在预告片里喊:“跌下去的是台阶,爬上去的是人生!”
这何尝不是孙俪的人生?
她成长在国产剧最火的时候,穿越流量时代仍能坚守本心。
在同辈演员里,她的演技已经做到最好,是好是坏,观众自然会说话。
来源:谈古论今俏书生一点号